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保护是当今全球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目前普遍认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到来。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评估显示,我国的脊椎动物濒危状况更为严峻,22.02%的脊椎动物处于受威胁等级;其中,37.5%的两栖动物、30.8%爬行动物、25.9%哺乳动物、22.3%的鱼类及11.2%的鸟类处于受威胁状态。最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共列入野生动物988种(类),其中脊椎动物有858种(类),占比86.8%。因此,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严峻,急需继续深入研究珍稀濒危动物的濒危机制,创新濒危物种解危技术和有效方案,保护和复壮濒危动物小种群。濒危旗舰动物保护是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抓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保护生物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动物监测新技术、多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在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濒危旗舰物种的濒危机制、演化适应、遗传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我国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保护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如如何快速高效地解析物种的濒危机制,濒危物种解危技术和手段尚不成熟、不系统,如何将保护生物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保护实践,逐渐增多的人与濒危动物冲突的问题如何化解等。
水体黑臭是一种严重的水污染现象。当水体遭受超过其自净能力的有机污染时,有机物好氧分解使水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降解不完全的有机物经厌氧生物分解生成硫化氢、氨、硫醇等发臭物质,同时形成黑色物质,使水体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的气味。黑臭水体识别主要针对感官性指标,百姓不需要任何技术手段就能判断。如果某水体颜色、气味异常到引起周边百姓不适的,即可初步判断为黑臭水体。
离子液体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一类重要介质,为反应/分离绿色新体系创建提供了重大机遇,在化工、材料、能源和环境等诸多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潜力和前景,引起了学术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国际科学前沿和研发热点。但是,随着对离子液体基础和工业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随之不断出现,其核心是离子液体的科学本质认识和产业化应用技术薄弱。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科研人员必须承担起完成这一承诺的责任。“双碳目标”的追求和达标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考虑到我国的发展阶段,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更大挑战!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对于噪声污染防治有了新的要求,目前噪声污染投诉居高不下的新形势对科技研发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噪声源和投诉对象等新变化又为噪声污染防治带来新的机遇。新版本《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开始实行,新阶段要有新作为,声学所认真总结这些年噪声污染防治的经验,2022年8月22日组织召开“香山科学会议”第66次特别会议,提出了“宁静中国”科技行动计划,“宁静中国”理念的提出在国内科技界树立了一面旗帜,对于噪声治理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智能制造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工艺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工艺技术,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驱动力。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和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制造模式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发展要素及价值链。不但推动中国制造业获得竞争新优势,还促进全球制造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我国以立法形式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这是党中央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一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SI)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低温区(<120K)高准确度热力学温度测量对大科学装置、前沿科学、新能源、深空探测、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19年,SI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七个基本单位全部采用基本物理常数定义,从实物计量进入了量子计量新时代。其中,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由玻尔兹曼常数重新定义。
中国是世界上养蜂大国,蜂群数量近千万群,蜂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蜜蜂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它为森林,草原和农业授粉创造价值是蜜蜂产品生产价值的几十倍,全球85%的开花植物和95%的果树都需要蜜蜂授粉。几千年来蜂蜜等产品一直作为健康食品和传统中医药在民众中使用,蜜蜂的养殖和生产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
土地的盐碱化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农业问题,全球大约有 10 亿公顷盐渍化土壤不能被有效利用,我国的盐渍化土壤约有 15 亿亩,如何能让这些盐碱地上也能长出作物,从事多年植物耐盐碱基础研究的谢旗研究员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在改革开放后发生很大变化。新的需求也决定了我国大农业的结构必需改革以适应新的大食物观。谢旗研究员基于多年的植物耐逆领域的研究基础,着眼我国大农业结构改革的方向,将盐碱地开发利用的研究聚焦在一个古老的谷类作物——高粱身上。高粱是世界第五大谷类作物,抗旱、耐盐碱和瘠薄土壤,具有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能力,谢旗研究员及其团队通过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对高粱进行了耐盐碱的品种选育,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高粱中成功锁定了一个调控耐盐碱性状的重要基因,同时在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中通过基因编辑手段获得了高耐碱性盐的作物。谢旗研究员以高粱研究工作为例,分享土地高效可持续利用模式;基础研究在分子育种过程中的贡献以及应用研究中监测田间性状的重要性等方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