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我国嫦娥六号登陆月球背面的视频,发现月球背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许多圆形坑。此前人们对月面的环形山都认为是小行星样陨石撞击形成的。如果小行星或陨石撞击形成,肯定会有各种不同的撞击方向,并且都会与月面倾斜。从而形成一边浅一边深的不规则椭圆形坑。但这次嫦娥清晰的拍照,如截图图1所示,月背大大小小的圆形坑圆的令人难以置信。其形成机理,用原有理论无法解释。不过,刚好为太阳系行星形成的悬臂断裂模型提供了证据。根据太阳系行星形成的悬臂断裂模型,悬臂依次从最外端断裂。若直接从悬臂上断裂下来,无论质量大小,都形成绕太阳公转的原始行星[1]。它们都服从开普勒第三定律。而从原始行星上断裂下来的则形成行星的卫星。在悬臂断裂前,原胚月球在原胚地球与原胚金星之间。由于冷却和收缩,悬臂在月球处发生了竖裂,形成了一条包含原胚月球的主束和在月球北极外的一条小的分束。小的分束在太阳系的内层岩石行星(包括火星)的形成之前先行断裂。分束的断裂,使原胚地球和原胚火星的北极都向外倾斜,其中地球倾斜了大致23.5度。有关地球自转的形成早已经讨论过,不再重述【2】。当早期原胚月球和原胚地球一起从悬臂上断裂下来时,形成连接在一起的原始的地月双星体系。它们既围绕共同质心自转,又围绕太阳公转。如图2所示,它们两翼残留的岩浆团块还保留着原来悬臂围绕太阳转动的动量。原胚月球两翼残留的岩浆团块,跟随原胚月球一起围绕地月共同质心旋转。它
特别说明:化学键的核心就是共用电子对的变化,离子键是电子的得失。本文所指的化学键是指共用电子对两个电子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是参与化学键两个电子或多个电子之间的距离。离子键可以理解为从无到有的变化或者从有到无的变化。化学能的形成:本质是物质化学键长、短的变化而形成的能量。当一些物质由于化学反应变化为另一些物质,物质的化学键的平均键长变短,是吸热反应;物质的化学键的平均键长变长,就是放热反应。化学能的本质也是质量和能量的转化,只不过质量变化太微小,现有测量工具无法测量罢了。分析、论证如下:我2022年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春季会议的论文“最基本的粒子”论述到:基本粒子是相互绕转的两个元电荷,基本粒子的质量、空间半径是可变的,变化规律是:M2R=Q,其中M是基本粒子的质量、R是基本粒子的空间半径、Q是常数。录用截图摘要如下:其实,非基本粒子也遵循这个规律,只是常数Q的大小不同罢了。将这一规律应用到化学键长的变化,化学键的本质是相互绕转的电子。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质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能量的变化。具体到化学能,以氧气、氢气形成水分子化学键长的变化为例解析化学能的形成。氧气、氢气共用电子对两个电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一定小于氢、氧共用电子对之间的距离。根据粒子的绕转规律,绕转粒子距离变大,粒子对的质量必然减小。具体到氧气、氢气生成水的过程,就是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和大于生成水的质量,质量的损失是由于水化学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火星为何呈现出红色,即从地球上观测到“火星红”的现象。传统观点认为火星表面的赤铁矿覆盖是导致其红色的原因。然而,通过对月亮的颜色变化和其他行星颜色原理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火星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在距离太阳的位置接收到的太阳光主要是红色波段。本文从多个科学角度出发,探讨了行星颜色与太阳光反射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行星颜色形成的奥秘——行星表面的气体对太阳光进行完全反射,而由于各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不同,它们所接收的太阳光能量也不同,因此反射出的颜色各异。此外,我们还发现,行星颜色的变化规律与火焰温度和颜色的对应关系相一致。关键词:火星红;赤铁矿覆盖;水星最近却最暗;月壤;血月;晚霞1 引言火星为何呈现红色?流行的科学解释是赤铁矿的广泛分布,使得火星表面或大气中含有大量红色成分,从而赋予了火星独特的红色外观。尽管这一解释初听起来合理,但深入探究后便能发现其不足之处。例如,月亮的颜色会发生变化,难道是其表面的物质成分发生了改变?随着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火星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在火星所处的遥远位置,太阳光主要表现为红色。接下来的讨论将从多个角度出发,结合最新的科学发现,对这一现象进行论证。2 月壤颜色与地球观测差异的推理首先考察月壤的颜色,一般说法是灰色。有些采集自月球的土壤样本呈深色,也可能是因为采集的是深层土壤,或者其他地区的月壤可能是黄
一、宇宙质量和半径的关系我在《宇宙膨胀是现象宇宙收缩才是宇宙的本质》一文章中论证了宇宙的最大半径和质量的关系,也论证了宇宙可视半径的最大值和宇宙半径最小值的关系,那就是:宇宙可视半径的最大值等于宇宙半径的最小值,并且宇宙半径的最大值等于宇宙可视半径最大值的2倍。数学描述:R1=2GM/c^2——(1)、R2=GM/c^2——(2),其中,M是宇宙的质量、G是万有引力常数、c是光速、R1是宇宙的最大半径、R2是宇宙可视半径的最大值。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宇宙的可视半径在膨胀,宇宙的半径在收缩,但是宇宙的可视半径始终存在于宇宙的半径之中,直到宇宙的半径等于宇宙可视半径的最大值为止。结论1:不论是宇宙半径的最大值,还是宇宙可视半径的最大值都和宇宙的质量成正比;宇宙的可视半径越小,可视宇宙的密度越大,宇宙的半径越小,宇宙的密度越大;宇宙的半径在收缩,宇宙的可视半径在膨胀。二、宇宙的密度和宇宙半径的关系假设宇宙是一个球体,球体的体积公式是:V=4πR^2/3,宇宙的密度ρ=M/V。对于方程R1=2GM/c^2——(1),变形得:M/R1=c^2/2G,两边同除以4πR1^2/3转化为质量除以体积得密度,并化简得:ρ1=3c^2/8πGR1^2——(3), ρ1是宇宙的最小密度。对方程R2=GM/c^2——(2)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结论:ρ2=3c^2/4πGR2^2——(4),ρ2是可视宇宙的最
摘要:根据石油天然气的碳氢比例和燃点,提出地球上的天然气通过逐步的脱氢聚合反应,形成石油、煤炭的观点。关键词:碳氢比例 燃点 脱氢聚合反应1.前言石油和天然气(简称油气)是我国特别重要的能源。油气是怎样生成的?主流理论认为是有机成因。另外还有一些无机成因理论。有机成因理论认为:海洋和湖泊中的动、植物包括水生的浮游生物(鱼类、藻类)和各种微生物(有孔虫、介形虫)等的遗体中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有机物质部分被埋藏在封闭的沉积岩中,在一定的深度、温度等适宜条件下,经历了生物化学、热催化、热裂解、高温变质等阶段,“去氧加氢、富集碳”,就陆续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而这些封闭的沉积岩就是生油岩,即沉积岩中的碳酸盐岩和泥岩、页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比较成熟的理论有干酪根热降解油、低熟油、煤成油。主要证据是:1、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田99%以上都分布在海相和湖泊相的沉积岩中;2、石油具有生命有机物质所特有的旋光性;3、石油中存在生物标志化合物;4、在实验室中利用生物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可以获得烃类物质;5、石油成分的复杂性。有机成因理论也成功地指导了油气勘探,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油气。但也发现了一些用有机成因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如在火山喷出的气体和熔岩流中发现油气。另外,也可以在实验室中用碳和氢的化合物合成油气。据此,有人提出无机成因理论。无机成因理论认为:油气是
我们知道,太阳的质量是太阳系质量的99.87%,角动量却是太阳系的0.73%;太阳系中行星的质量是太阳系的0.13%,角动量却是太阳系的99.27%(1)(2)。对太阳系这种角动量分布异常问题星云说“束手无策”。本人认为,太阳系角动量分布异常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太阳系造成的。太阳系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证据:1、质量守衡经科学家们观测,太阳的质量是太阳系质量的99.87%,太阳系中行星的质量是太阳系的0.13%(1)。那么太阳的质量+太阳系中行星的质量=太阳系(原始太阳)的质量。也就是99.87%+0.13%=100%。这足已证明太阳系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2、角动量守衡太阳角动量是太阳系的0.73%,太阳系中行星的角动量是太阳系的99.27%(2)。那么太阳的角动量+太阳系中行星的角动量=太阳系(原始太阳)的角动量。也就是0.73%+99.27%=100%。这足已证明太阳系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3、能量守衡(转动能量守衡)因为天文计算中不可能绝对准确,所以我们可以把天文学家们关于太阳、行星的质量,太阳、行星的角动量占太阳系的百分比看成是整数。也就是把太阳的质量看成是太阳系质量的99.%,太阳系中行星的质量看成是太阳系的1% 、太阳的角动量看成是太阳系的1%,太阳系中行星的角动量看成是太阳系的99% 。这也就是说太阳的质量和行星的质量之比为99/1,太阳的角动量和行
硝酰氯(NO2Cl)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一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的值得重视的气体。100℃稳定存在,大于120℃分解为二氧化氮与氯气,可以与有机物发生硝化、氯化、氧化、加成等反应,遇到氨气、水等会发生分解反应。 1、NO2Cl+2NH3=NH2Cl+NH4NO2 2、NO2Cl+H2O=HCl+HNO3人们对硝酸溶解在硫酸中的热效应、蒸汽压、电导、冰点下降、拉曼光谱等性质的研究后认为硝酸被分解,产生了硝基阳离子——NO2+。因此,硝酰氯(NO2Cl)的结构被认为是NO2+Cl-。但是,作者认为这种结构也存在疑问。例如硝酰氯在发生氯化作用时,Cl-NO2共价键必须发生均裂,否则就无法产生氯化作用。又如NO2Br,溴原子的电负性小于氮原子,如何能从氮原子上面夺取电子形成NO2+Br-的离子型结构呢?以硝酰氯NO2+Cl-的离子型结构来看它的水解反应机理,在强极性溶剂水分子的作用下,Cl-NO2共价键发生异裂,Cl-离子与H+离子、NO2+离子与OH-离子作用产生HCl与HNO3,似乎很容易就阐明了反应机理,其实并非如此简单,还有更加复杂的过程。事实上,硝酰氯水解首先产生
1.0旋转系中的陀螺运动1.1宇宙是一个多层次的旋转系。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是最低层次的旋转系。月球绕地球旋转,地球绕太阳旋转又是较高层次的旋转系。太阳绕轨道中心旋转是更高层次的旋转系,等等。1.2. 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做了许多科学实验,其中一项是陀螺实验。实验显示,转动的陀螺轴向在天宫一号内始终保持不变。我们知道,天宫一号是一个绕地运行的飞行器,与地球组成一个旋转系。其运行方向时刻在变化着。在天宫一号内运转的陀螺,其轴向相对天宫一号的外空间也应时刻变化着。通过这个太空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结论1:太空中,在旋转系中旋转的陀螺轴向始终保持不变,相对旋转系以外的空间,陀螺轴向随旋转系的变化而变化,并保持同步。1.3白道面旋转系及其特点地球及月球绕其公共质心旋转,月球的运行轨道称为白道。地球中心绕地月质心亦有自己的运行轨道,称之为地球绕质心轨道。白道与地球绕质心轨道同在白道面内,组成白道面旋转系,白道面旋转系绕太阳旋转。在这个旋转系中存在两个旋转的“陀螺”,一个是月球,一个是地球。尽管它们的轴向指向不同,但各自的指向相对白道面旋转系始终保持不变。根据结论1,可以得出两个推论。推论1:月球轨道与黄道的两个交点即升交点和降交点在白道上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两至”点在白道上的位置亦始终保持不变。推论2:交点月是月球和地球绕其公共质心旋转的真正周期,也是月球绕地球
我们在探究氢卤酸的强度规律时,发现只有氢氟酸是一种弱酸,这让人们感到迷惑:按照酸的概念,酸在水溶液中会发生电离产生水合氢离子,或者说给出氢离子并与水分子结合为水合氢离子;那么共价化合物的卤化氢之中,唯有氟元素的电负性最强,应该最容易夺取氢原子的电子从而产生氢离子,故其酸性应该最强,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挑战了人们的逻辑推理,人们不得不寻求一些原因来解释已知事实。例如,有人认为是氟化氢共价键太强之故。那么没有强大的吸引力又如何夺取氢原子的电子?也有人认为氢键的作用影响了氢氟酸的电离作用等等。然而,却没有人问一句:“是不是酸的概念有什么问题呢”?你若探讨铍元素卤化物的性质,会发现它与氢的卤化物有很多类似的性质。比如它们溶液的导电性问题。eF2是一种吸水性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很慢,但是有很大溶解度,溶液的电导低,是一种弱电解质。这与HF溶液类似。BeF2中,键离子性为80℅,基本为离子化合物,而其它卤化物基本为共价化合物。然而,BeCl2等卤化物则是强电解质,这与HCl、HBr、HI在水溶液中是强电解质的性质类似。离子化合物的卤化铍——BeF2是弱电解质,而其它共价化合物的卤化铍则是强电解质,那么用电离理论来解释这些化合物的导电性显然不合适。从这一系列化合物的导电性对比可以发现电离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溶液除了存在离子导电机理外,还存在其它方式的导电机理,例如碱金属液氨溶液的溶剂化电子导
自从太阳系行星形成的悬臂断裂模型诞生以来[1],有关行星及其卫星起源的根本问题已经相继得以解决。现将太阳系行星自转形成时的受力情况分析如下。为方便起见,这里没有考虑行星与其卫星一起断裂时的复杂情况。在断裂前,如图-1 a)所示,构成原胚行星A的B、C点与A一起,以同样的角速度绕太阳系的共同质心(Sun)向东转动。在断裂过程开始之后,A与悬臂间的距离拉大,之间的系带变细。同时以A为中心发生重力分异作用,密度大的液态岩浆物质向A的中心集中,大部分易挥发性的气态物质被逐渐排挤到外围。在整个断裂过程中,B、C两处的物质向A集中。如图-1的b)所示,B处物质的运动是向着远离太阳方向的运动,半径RB增大。根据角动量守恒有理,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B处物质在向A集中的同时,如B处三个箭头所示产生了向后(向西)运动,但在断裂后的地球来看,仍是在向东转动。在断裂过程中C处物质的向A集中,是向着太阳的方向运动,半径RC减小。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仍然向东转动的角速度增大了。总之,在断裂过程中由于B、C两处物质向A的集中,产生了原胚行星A向东自转的趋势。当断开时A的自转就开始了。 断开后,由于A的重力分异作用,A整体开始向球形转变和演化,密度大的物质集中形成A的核心部分,A的引力密度增大,还由于温度的不断降低,使A的整个体积缩小。在缩小过程中,不但B、C方向上,在所有方向上的物质向A的集中,遵照角动量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