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差作为一种天文现象是客观存在,这是经过古今中外的天文学家长期观测发现的客观事实,因此其真实性是无须讨论的。
牛顿是地一个试图解释岁差原因的人,他提出的“陀螺”假说可以解释2000多年以来,春分点向西移动的现象,但并没有给出力学证明,也不能解释其他相关的天文现象,因此,牛顿的解释只能算是一种不完善的科学假说。
在发现岁差现象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人们一直关心的是它在历法方面的意义,这是必然的。因为由于岁差的存在,春分点一直在向西移动,这肯定会对历法的正确性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不考虑岁差的影响,仍然沿用2000多年前的历法,那么实际的春分点和历法上面规定的春分点将误差29天左右.这样一来,历法就失去了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作用,特别是对农业生产活动将造成巨大的损失。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太阳系和宇宙空间认识范围的扩大,人类对探索和研究地球本身演变历史的需要,岁差问题就不仅仅是关系到历法的课题了。根据本人多年对岁差现象全面,系统的研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终于发现岁差现象的真实原因是打开地球演变史大门的钥匙。中国古代传说和天文,地理记录对破解岁差之迷的确有重要的旁证意义。本人在这方面已经积累和整理了重要的资料证据。
地球自转轴的“进动”是牛顿“陀螺”假说的概念。它可以,也仅仅能够解释春分点西移现象。而不能解释其他相关天文学现象。这也是牛顿假说的“软肋”。要推翻牛顿假说,需要拿出全面系统和严格的科学证明推翻牛顿假说既不能靠力学或者物理学定理,更不是仅仅画几张示意图可以办到的!唯一能够证明牛顿假说正确或者错误的,只能是天文观测资料,地质和地理方面的历史记录,以及对这些客观材料的合理论证.示意图只能帮助读者更容易了解作者的观点,一般来说它是不能作为论证的依据的。
猜想和科学假说是不同的。离科学理论更有很大的距离。科学是严谨的学问,科学理论的论证和成立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我的确首先提出了和牛顿假说不同的新的岁差假说-----地球的自转轴沿赤经14H方的旋转运动,为了使得这个假说进一步完善,我正通过《科学智慧火花》栏目编辑组与有关专家学者联系,希望能够合作共同创力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岁差理论。从而推动中国人在地球科学方面的理论创新事业发展。按照我提出的假说,地轴和黄北极之间的这个角度的确在增加,相应的黄赤交角也在变大,地轴和黄北极交角为0度或者180度的时代已经离现代很久了,而那个时代正是人类文明在古埃及和两河流域萌芽的时期。
地球自转轴变化的角度和黄赤交角变化角度是同步的(它们之间仅有90度的固定角度差)。而春分点移动角度和地轴旋转角度之间应该存在函数关系。
我认为应该这样表述岁差::地轴的旋转造成了岁差现象,同时引起黄赤交角的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变化,回归线也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之间移动,这样就造成了春分点西移现象。
黄赤交角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在短时间(比如数年或者数十年)内用一般的测量方法是难以察觉的。判断黄赤交角是否在变化,需要对较长时期的相关天文地理观察资料或者记录进行对比分析才能作出结论。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今后能够制造出精密的观察工具来进行短期观测分析。准确地说,地球的黄赤交角为23.46度是近现代的测量数值。据我所知,北回归线标志塔的设立也是近在上世纪的事情,至今也还没有南回归线标志物,而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原子钟出现之前,回归线标志塔的位置可能不一定是准确的。因此,进一步收集相关准确数据,对找到“岁差”真实原因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