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对医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计算机在医学科学中的应用情况比较初步,普及率较低,大部分用作病历的储存。少量用作远距离专家会诊。人工智能计算机不普及。只有大城市才有计算机控制的人工检测和手术。
1 当前的应用状况
(1)储存病历
主要是个人的病历,个别研究部门有病种的计算机研究。
① 按个人病历:又可分为两种
A、生病去医院的病历:内容主要有:个人姓名、性别、年龄、工种、疾病特征、诊断、药物或治疗种类、疗效、家族史、备注等资料。
B、每年体检资料: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表为例。内容主要有:个人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眼压检查、普通视力检查、全口牙病系统集成与治疗设计、耳鼻检查、前鼻镜检查、胸部正位DR、乙肝五项、糖类抗原测定(CA19-9、化学发光法)、血常规、肾功能三项、血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化学发光法)、肝功能五项、癌胚抗原测定(CEA)(化学发光法)、血脂五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体检)腹部+泌尿系彩超+图文报告、颈动脉彩超(颈总颈内动脉)+图文报告、心电图(十二通道级以上)、尿液分析(九联以上仪器)等。最后提交总检结论与建议
② 按疾病种类病历:按疾病种类组合在一起便于综合研究。一般分:疾病类型、性别、年龄、症状、用药、效果等栏目。
(2)医学基础信息处理。
医院的信息系统主要是为患者进行各种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提供各种诊疗技术的场所。通过对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病理报告进行分析,并进行数据整合,以便提供一种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
(3)远距离专家会诊:遇到疑难病症,电话或计算机专家会诊。
借助信息及电信技术来交换相隔两地的患者的医疗临床资料及专家的意见,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可以节约医生和病人大量时间和金钱。
(4)部分专家系统已开始应用,但国产尚不够普及。
传统疾病诊断主要是基于过去的史料,根据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推理,这种诊断准确度取决于医生的个人知识结构及经验,会因为医生的不同客观情况产生偏差。
为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效率。
2 今后应用前景
(1)根据个人病历,个人病史研究,疾病如何发展、变化的。特别诸如对癌症的发展变化等。
(2)根据各种病历研究各种疾病的起因、病症、治疗效果。一般应用统计学或各种数学方法在计算机上进行分析。
(3)人工智能技术的普遍使用:
① 计算机自动观察和诊断系统(人工智能):系统中储存有大量各种疾病诊断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疾病表面和内部特征等,以确诊病人的病症。又快速又准确。
② 计算机控制的各种手术:主要是对内脏和大脑的手术。
(4)根据“未来十大医学技术:人类寿命可达1千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03/04/11263728_452113450.shtml)。文中提出以下设想,现转摘如下供参考:① 头部和身体整体性移植;② 生命暂停;③ 下载人类意识;④ 人造器官;⑤ 器官打印;⑥ 局部大脑移植手术;⑦ 抗衰老生化酶;⑧ DNA修复;⑨ 大脑-计算机界面;⑩ 神经义肢技术。
其中的“器官打印”和“大脑-计算机界面”值得我们推敲。这是计算机在医学中的最高阶段。
(5)医学科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机进行研究,深刻了解疾病和健康的真正原因。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计算机或计算机技术在今后的应用中将发挥高、精、尖功能。计算机应用的前景非常辽阔。当人类达到这一步时,不知人生有多美妙。这就是计算机化、自动化、人工智能化给人类带来的福音。但愿,这样的时代早日到来。
东华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 邹云康 医师 周芸 退休教师 王京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