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学
海洋既是生命的摇篮也是生命的支撑
投稿人:韩永全 投稿时间:2023.12.23 16:01 访问量:

呼吁全人类慎用海洋资源,海洋既是生命的摇篮也是生命的支撑,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海洋资源。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已达成共识,下面我主要论证海洋也是生命的支撑者。

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 (水产) 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四项。海洋矿物资源主要有石油、煤、铁、铝钒土、锰、铜、石英岩等。海水化学资源主要有氯、钠、镁、硫、碘、铀、金、镍等,它们溶解在海水中,其性质同海洋矿物资源一样,都是矿物资源 (区别于生物资源),包括被海洋覆盖着的地下资源, 说明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丰富资源是维持地球生命的主要支撑者。

我们仔细研究、分析一定会得出结论:无机物种类、状态的多样性是形成有机物的基础,有机物、无机物种类、状态的多样性,首先形成生命的生存环境——为生命的形成做准备,进而再形成生命。

低等生命应该是高等生命的支撑者,尤其是动物的支撑者。也就是说,只有低等生命种类繁多、数量极其巨大、覆盖面极其广泛,才能催生更复杂的生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新的、复杂的生命提供广阔的、稳定的、长期的、舒适的生存环境,即出现新的、智能的生命。下面我用典型事例说明,海洋既是生命的摇篮也是生命的支撑。

我们以食物链为例,类比推理。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共同构造的,源头开始于生产者光合作用锁定太阳能。食物链能量的流动是递减的,能量在食物网传递的平均效率是10%——20%,即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所以必须有庞大的低等生物,才能出现生物的多样化,才能有高等生物诞生的可能,诞生后才能继续生存,图解如下:

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就是植物,可以说藻类是植物的鼻祖,假设没有植物,整个食物链中的源头被切断,所有的动物都将不复存在,而且是数量、种类极大的植物支撑着动物的存活,植物数量、种类的减少,必将引起动物种类、数量的急剧减少。可以说,地球最后消失的生物一定是植物。现代科学证实,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存活的数量极其有限,这是生态系统失衡的前兆或表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植物数量、种类的减少,导致中间食物链的动物数量、种类锐减少,难以支撑顶端食物链的动物存活。现在流行说法——大数据有大智慧,这里我要说,大数据(种类、数量繁多的植物)隐藏着大智慧(高等动物及人类)、支撑者大智慧的存在。

理论推测,藻类、珊瑚礁、地衣等低等生命数量的减少,必然导致地球上动、植物的锐减,必然导致地球生态环境的失衡、破坏,甚至出现颠覆性的生态环境的“动荡”。地球上最后消失的生命应该是藻类、珊瑚礁、地衣等低等生命,并且藻类、珊瑚礁、地衣等低等生命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地球上的生物将会只有藻类、珊瑚礁、地衣等低等生命的存在。也就是说,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是命运共同体,甚至前者更重要。高等生物的多样性,才是庞大的低等生物健康发展的体现,才是生态系统平衡、健康发展的真实写照。

只有低等生物生机勃勃,高等生物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否则即使高等生物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必将走向衰败甚至灭亡。

海洋存在着藻类植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藻类是生命的主要支撑者。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有3万种左右。藻类虽然主要为水生,但无处不在,分布范围从温带的森林到极地的苍原。某些变种可生活于土壤中,能耐受长期的缺水条件;另一些生活于雪中;少数种能在温泉中繁盛生长。利用藻类,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藻类是海洋的重要资源,更是生命的支撑。海洋的藻类生存受到威胁,所有的生物都会收到威胁,可以肯定地说,受到的威胁比藻类还要大。

海洋还存在者珊瑚礁,珊瑚礁也是生命的主要支撑者。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同样地,珊瑚礁也是海洋的重要资源,更是生命的支撑。珊瑚礁的生存受到威胁,其它的生命收到的威胁更大。

所以说当低等生命,例如藻类、珊瑚礁、地衣等的生存受到威胁时,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会受到威胁,对高等生命的影响更大,甚至会造成灭顶之灾。

地球70%以上被水覆盖着,深邃的海洋一定影响着地球或主宰着地球的环境状态,决定着非生物和生物的命运走向。人类一定要慎用海洋资源,以免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藻类、珊瑚礁、地衣数量是庞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人类在利用海洋资源,尤其是海底开采,一定要科学论证,全方面考察,慎之再慎,在没有万全之策之前,决不能贸然行事,否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千万不能认为,海洋巨大,人类的行为不会影响海洋环境,至少不会给海洋环境造成灾难性影响。如果这样认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我们的子孙或将失去地球家园。

陆地占地球表面不到30%,人类在陆地的活动,已经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采矿所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气候变暖,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利用陆地的资源要比海洋的资源容易,换句话说,利用陆地资源比较好控制,容易按照人类的意愿运行。尽管如此,人类在利用陆地资源的过程中,已经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海洋占地球表面70%以上,如果人类利用海洋资源达到利用陆地资源的程度,在不可控、又难于控制的情况下,海洋的环境必然会遭到巨大的破坏,必然会对地球陆地生态造成巨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大气层的体积比地球上水的体积大,至少和水的体积相当,占地球表面不到30%陆地的人类活动,影响着大于地球表面水体积的空间,如果在地球表面70%的水域及以下活动达到陆地的活动程度,还不是科学的,那后果可想而知。

人类对陆地的了解要比海洋的多一些,人类对陆地深处也知道的很少,例如人类探索陆地深处不过10多千米,海底深处我们知道的更少,不科学地利用海洋资源,出现问题比陆地更难解决、补救更加困难或无法补救。

海洋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海洋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海洋的生态环境是陆地生态的主要影响者。海洋生态的变化,不仅影响着海洋的生态,例如威胁到藻类、珊瑚礁等低等生命的正常生长,一定也会影响到地球陆地的生态变化及气候的变化,海洋生态必须引起人类高度重视,全人类一定要慎用海洋资源。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及海底地下资源一定不能影响到海洋生命——藻类、珊瑚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