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学
大脑的数据处理机制
投稿人:唐一飞 投稿时间:2022.10.31 16:27 访问量:

大脑的数据处理机制,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双重数据处理机制!

什么叫双重数据处理机制,用我们生活中的原理解释:

就比如,我们开车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就假如是A城市,我们不认识路,那我们从地图上去找路,根据地图标记,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我们就找到了路,这就是第一个数据分析!

可是,我们去A城市,找到了路,那开车去,怎么开?这路上,行人、红灯等等,这些具体怎么处理,那又要进行一次数据分析!

这个原理,我就叫做双重数据分析原理!

为什么我会认为大脑的数据机制,使用了这个机制?

第一个原因, 大脑有精神问题,人工智能,没有精神上痛苦的,这种精神痛苦怎么来的呢?是判断冲突。

就比如,你很爱你母亲,可是你现在的工作,当前的生活条件,你的能力,却达不到你母亲的要求,你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这时候,脑子就会感觉,很有精神压力,这种压力,明显来自一种判断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大脑还无法执行返回操作,不会认定为错误判断!

为什么明知道是冲突的,大脑还无法执行返回操作呢?为什么不认定是错误判断呢? 那么答案,就一个,这两种判断,不是来自同一个系统的判断!这两个答案,是两个系统,两种数据得到的判断,这两个答案,在它们自身的数据系统里,判断都是正确的,可是两个系统的答案,汇聚到一起,两个答案却冲突了!

这两个系统,谁都奈何不了谁,那么就会出现,冲突无法执行返回操作,只能任由大脑不停的发生数据冲撞,从而就导致了精神痛苦无法消除的特点!
第二个原因,大脑的情感判定。

比如说:有个人,母亲因病去世了,然后,他阿姨收留了他,他母亲跟阿姨是两个不同的人,可是,阿姨给了他母亲一样的爱,那么,他会在感情上,把阿姨,也当做另外一个母亲,大脑这种认知,是怎么来的呢?

答案是,情绪反馈,他阿姨做的事,在他脑子里,产生的情绪,跟他母亲做的事,在他大脑里产生的情绪类似!从而导致他对阿姨,也产生了一样的感情。

情绪又是怎么产生的?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是生活得失引起的,这生活得失,换句话说,就是能引起我们生活变化的事,或者物,或者人等。

这道理,就像交通路线图的拐弯点,情绪,就代表了生活中的“拐点”,

大脑如果根据这种“拐点”,做第二重数据处理,那么我们大脑,只要通过这个情绪数值做归类、统计,大脑就能很准确的计算出,我们怎么取舍,就能做到哪些事!

为什么要单独把这种“拐点”提取出来,单独组成第二重数据?

这道理,就像我们去远方,我们为什么要用地图辨别方向呢?地图把地形中,一些拐弯,变化,标志性的地方做标注,我们一看,就会知道方向,大脑也是如此,把生活中,对生物引起某些变化的人、事、或者物等,做某些特殊标记,就跟我们画地图一样,通过这种标记进行统计、归类,大脑就会非常容易计算出当前环境,怎么抉择,会得到什么结果,如果环境缺失某些东西,也可以通过类别,很容易找到功能类似的东西替代。

而这种得失的标记方式,就是用情绪反馈标记的,这同时,又解释了大脑,是如何产生情绪的。

另外,还有以下一些,原因,也吻合大脑使用了双重数据系统。

第三原因,我们经常说,我们脑子里想的,不一定是身体上做的,我们身体上做的,不一定是脑子里想的,行为和思维两者这种特性,比较符合双重数据处理机制。

第四个原因,大脑有双重数据表达机制。

我们的大脑,有精神上的喜、怒、哀、乐、恐惧、震撼等等情绪表达,还有身体上的痒疼酸甜等感知表达机制,这种双重表达机制,人工智能的那种数据模式,是解释不了的,用双重数据机制,就可以解释清楚!

以上几个原因,我认为,大脑就是用了用双重数据认知机制的原因。

可是,有人会说,我们读书,背书的时候,没有产生任何情绪,没有发生生命中的转折点,为什么我们通过读书,也可以认知呢?

那我们学习能力,跟大脑的哪个功能有关呢?跟思维,思维功能是什么?根据我的理解,思维应该是数据模拟!什么叫数据模拟?

就比如,飞机驾驶员训练用的模拟驾驶,也就是在电脑端进行模拟飞行!

如果我们大脑,也有这个功能呢?而且这个功能就是思维呢?那么我们大脑,就可以在数据不执行的前提下,在大脑里面,通过“拐点”的模拟计算,就能把要做的事,行不行得通,在大脑里给计算出来。

同样,大脑也可以从这种数据模拟中,计算出更多的“拐点”,通过这种功能,我们可以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学习,也能知道很多的事。

用我说的双重数据处理机制,是可以完美的解释大脑的情感、思维、精神压力等等问题的。

从这,也能看到,我们的大脑,应该有两种大方向的智商,一个是大局观方向的数据分析,这种智商,指大脑的远见,有点类似诸葛亮那种高瞻远瞩的智商,一个是,当前环境的数据分析,代表是人对当前环境的数据处理能力,也可以说,是小孩子的那种聪明。

而这两个数据分析系统,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就跟汽车的导航系统和操作系统,分两个独立的数据库,独立的数据分析系统,所以这两种智商,应该也是比较独立的存在。

所以聪明的孩子,不见得有远见,像姜子牙那样的智者,也不见得比那种聪明的小孩子脑筋急转弯厉害。

用我说的双重数据机制,可以完美破解大脑的情感、精神压力、思维、智商等等问题的,并且跟我们大脑在生活中的种种特点,都吻合。

我认为,大脑就是用了双重数据机制,这个机制,可以除了能解释大脑所有功能特性外,还能吻合长久记忆的很多特点!

比如我们的记忆,只有功能效果,没有感官效果的特性!

就比如,我们被人扎了一针,很疼,变成记忆之后,我们会记得,被针扎会很疼,但是却没有疼的效果,这就是,记忆只有功能效果,没有感官效果,这个双重数据认知机制,跟这也为完全吻合的。

我们的记忆,有提取特性,就比如,我们去庐山玩,我们总是能记得,一些比较突出的事情,却不会记得,在庐山上,我们看到了多少棵树,每棵树,多少片叶子等,这种对我们没任何影响,没任何作用的信息,会被过滤掉,这种机制,也吻合记忆这种特性。

所以,我认为,大脑应该就是用了双重数据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