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红绿灯的城市交通 ——让拥堵的交通流畅起来
投稿人:祥瑞世局 投稿时间:2019.06.20 22:50 访问量:

没有红绿灯的城市交通

——让拥堵的交通流畅起来

开车都讨厌红绿灯,总想设法绕开红绿灯。交叉路口设红绿灯是为了对无序的车流加以指挥,防止交叉车流的互相干扰。但是这样以来车辆常常要在路口停车排队等待,走走停停,频繁制动加速,迟滞了车速,耽误了时间,加大了废气排放,消耗了更多能源。在高峰期还易造成人为的交通拥堵。于是,人们发明了高速公路,用全立交全封闭来防止交叉车流的互相干扰。但是,这需要大量投资和空间,在拥挤的城市里无法全面推广。现在提出第三种取消红绿灯的方法,比较容易全面推广,使拥堵的城市交通流畅起来。

一,没有红灯的道口更流畅

红绿灯是一种断通式的交通指挥方法,堵住一方放行另一方。按照大禹治水的经验,堵不如疏,即不要红灯停,而是引导部分车流绕行来避免冲突。道口只设直行和转向灯,没有红灯,不需要也不允许车辆在道口停留,就可以使整条道路车流顺畅起来。直行车没有绿灯时就只能绕行,不是盲目绕行,而是有规定路线可循,不致绕行太远。于是设计了几套绕行方案,以这些绕行方案作为基本车流方式的单元模块,再以这些单元模块进行排列组合,拼凑出各种全城车流阵列,各城市各区域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车流阵列。

无需建立交桥,只是改变一下交通管理方式就能在全城取消红绿灯,自然是一种低成本、简单易行的减少交通拥堵的模式,代价是部分车辆要有限绕行,与红绿灯造成的不便和浪费相比还是值得的。

如果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能够有效隔离,再多修一些人行过街天桥,那么这样就和高速路相似了。而且投资很少,方法简单,上马快。

二,仿蜘蛛网车流阵列

车流阵列有多种,在此仅举一例,即仿蜘蛛网阵列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像北京市这样的摊大饼式发展的城市,而且街道走向基本上比较规整。比如,北京市至今修了六道环城线,和几条放射线,这种环城线加放射线的构型就是仿蜘蛛网结构。环城线的好处是可以大大减少通过城市中心区的车流,而放射线的好处是可以大大减少城市中心区与外围的车辆进出时间。现在把这一构型加以全面推广,即把非环城线的现有街道也分组成更多的同心环(多边形环)。于是,整座城市出现像指纹一样层层密布的环城线,所有环线都没有红灯,都像高速路一样畅通无阻,很难发生拥堵。而在半径方向上尽管也没有红灯,但是却要绕行一些远路,其目的就是给穿过城市中心增加一点难度,让可以走环城线的司机不会去穿过市中心区,从而减少城内交通压力,但这样径向穿越速度较慢。为了加快径向通行速度,也可以在径向上修几条高架桥,来连接内环和城外。这些高架桥与城际公路接合,便于城际往来。比如,东南西北方向各修一条放射线高架高速路。因为内环圈小,所以出城上高架很近,有利于快速出城;而外环很大,离高架远的车辆走高架要费些绕行时间,就可能就近绕行穿越环线,这样有利于远途车辆走进内环

推行没有红绿灯的城市交通技术简单易行,非常适合经济上不太富裕、建设立交桥比较吃力的城市,容易全面开花。资金实力雄厚的中心城市则可以与少量立交桥、高架桥结合,有利于各方向全面提速。现有部分高架桥的城市则可以与这些高架桥结合起来加以整合,效果也会很好。取消红绿灯是所有司机们的期盼。

rixinh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