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地震的区域划分、传导、周期性
投稿人:陈小华 投稿时间:2024-06-25 22:01 访问量:

6级以上地震包含着相当的信息量,6级以上地震的统计数量不会太少,也不太多。附:全球地震分组统计表、分月统计表、年平均数统计表。

一、统计数采纳中国地震台网 197910月至20232月全球6级以上地震数据。

(一)、根据全球16区域划分法和凹陷环、洋中脊的特点,结合局部构造之间顶撞、撕裂、扭曲作用,分成16个组:

1组:以阿留申群岛中西端与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顶撞活动为依据东界至西径155°,北至北冰洋,南至北纬45°的千岛群岛南端及北太平洋,西界至俄罗斯东部的上扬斯克山脉、鄂霍次克海。

2组:以日本群岛与马里亚纳-- 小笠原群岛顶撞活动为依据,北界连接库页岛,南界连接琉球群岛,2+包括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及相邻西太平洋区域。

3以菲律宾群岛与中国东部大陆架顶撞运动为依据,包括东经115°以东、长江以南的中国大陆及其周边海域台湾岛及其东部海,南部至里曼丹岛 

4组:以印度尼西亚群岛为主体, 西北至尼科巴群岛,以六甲海峡为界与6组的中南半岛分割开, 北接加里曼丹岛与3组为界东界以东经135°为界与5组分割,南与澳大利亚本岛相望,4+ 西界至非洲大陆以东的南印度洋南纬35°以北区域。

5东经135°以东、赤道以南,西径155°以西,麦夸里岛以北的大洋洲区域。

6组:青藏高原的东北至东南部,包括东经115°以西的东经83°以东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东北部、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宁夏、甘肃、陕西,南以马六甲海峡为界与4组分割,北以塔里木盆地南缘为界。

7组:青藏高原西北部,以兴都库什山脉与青藏高原顶撞运动为依据,包括东亚五国、富汗巴基斯坦天山山脉,7+包括东经115°以西的蒙古高原。

8组:以朝鲜岛顶撞长白山为依据,东经115°以东日本海以西、长江以北、上扬斯克山脉以南区域。

9组:以伊朗高原顶撞小亚细亚半岛运动为依据,北至高加索山脉东至兴都库什山脉南端,南至非洲大陆不包括印度洋),西至东经25°线,不包括地中海)。

10组:欧洲大陆 以及东经25°以西的非洲大陆地中海,东部以爱琴海、黑海与9组为界。

11组:以阿留申群岛东端与阿拉斯加加拿大大陆区域顶撞运动为依据,西界以西径155°1组为界。加拿大西部太平洋中分离出的岛屿纳入12组。

12组:北美大陆美国区域以及科勒拉系至巴拿马,12+包括东太平洋赤道以北)、北美大陆东部。

13组:以墨西哥湾和加勒海包含的海域、岛屿,以及南美洲大陆的委内瑞拉道以北),不包括科迪勒拉山系。

14组:以南美大陆赤道以南区域,以及巴拿马以南的科迪勤拉山东,南至合恩角。14+包括西经155°以东 南纬50°以北的东南太平洋区域。

15组:南极大陆及其陷环,有明显的洋中脊构造与其它板块、小组分割开。印度洋以南纬35°阿姆斯特岛与4+组分割,太平洋以麦夸里岛与5组分割,大西洋以布韦岛与16组分割。

16组:大西洋洋中脊及其向北延伸入北冰洋的海底山脉,包括冰岛。

二、统计结果解说

)、数据上有缺失,影响对比结果主要影响月份年度之间对比。对小组之间对比影响微小。

分组统计表解说。

11.2.3.8地震数占总量的22.82%)。位于16区域中的2区。地震特征是围绕岛弧山脉顶撞运动和西北太平洋张裂展开。8组的朝鲜半岛与长白山顶撞运动相关的地震相时偏少一些0.34%)。

2412.47%)。地震集中在印度尼西亚群岛,4+的印度洋虽面积大,但地震少。200412-20054月期间529911 16),集中爆发的地震高峰,显示了小组内地震关联性。 

3524.6%)。地震发生在环澳大利亚本岛周边的岛弧、海洋上,本岛没有录到6级以上地震。是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 用一块厚钢板澳大利亚本岛的外围薄边环澳大利亚地震带被挤压卷起,来形容5组的构造和地震活动,比较合适。相比较,同样处于区域边缘、经度相似的夏威夷群岛,火山熔岩流活跃高烈度地震活动却很少,非常像一个地幔上涌的突破口,处于海洋板块扩张活动中,形成的火山岛屿被逐渐摊平。

46.76.07%)。地震特点是围绕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地震多,震源相对较浅。高原中央6级以上地震很少这与5组的澳大利亚本岛有相似。

592.76%101.31%)。地震主要在伊朗、土耳奇、地中海北部及欧洲大陆。9+的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东部只占1/4

6111.92%),127.63%),132.38%),149.6%),(21.3%)。11组与1组之间是阿留申群岛,在统计上倾向归纳于1组, 所以11组偏少。美洲大陆上科迪勒拉山系在西边连接南北。北美大陆西侧是南北速率不同的向东扩张运动,南快北慢,出现加利福尼亚湾这种分裂活动。南美大陆是由东向西减速,在科迪勒拉山系抬升隆起。地震统计上12.14组多一些,13组只归纳墨西哥湾加勒比海的岛屿和海域。13组与4组是对称关系, 岛弧构造上也有相似性,地震活跃度要低很多,这与该区域整体地质活动相似。地震主要在科迪勒拉山系上。东南太平洋上14+地震的活跃,显示该区域的不平静,与之对称的是1区的青藏高原。

7155.68%)。 19958月一9月地震显示该组内地震的传导性地震集中在南极大陆凹陷环的洋中脊上。不规则的洋中脊和似圆形的南极大陆组成一个类似大型齿轮的构造影响着周边板块运动。

8162.74%)。地震集中在大西洋洋中上。

9从地震活跃度关联性独立性角度看:全球地震可以归纳出两大热点,太平洋西部的1.2.3.4.5.6.7.8.9.10组合70.3%),1.2.3.4.559.57%),5组是最活跃小组。太平洋东部的11.12.13.14小组21.53%),15.16组相对独立。

10从构造形态对比上看。地震多发于构造顶撞运动1.2.3.6.7.8.9.11),扭曲活动4.13和薄弱上翘5.6.7.14.15组边缘区域。高大的青藏高原、南极大陆、广阔的澳大利亚本岛非洲大陆中央却相对平静。说明地壳变得厚重后,地震频率降低蠕变是主要的地质活动单、薄、易折的构造容易产生烈度大频率高的地震。北冰洋到北美大陆格陵兰岛屿之间凹陷区相对平静。

1116区域划分和地理极移的角度看,O1所在非洲大陆东经25°),O2所在的太平洋中部西经155°),是相对平静的点。长期地理极移延长线东经115°西经65°是贯穿两大地震热点的主导线,依此线地震带有对称性。显示极移、坐标0对经纬度影响,是主板块运动、地震、地质活动的主要根源和力量。

)、 分月统计表解说

1. 地震统计显示存在两高两低的波动。两高是3.4.5月和9.11.12月,两低是1.2月和6.7.8月。10月偏低。

2.一年12月的划分,其背后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更深层的是银河引力对地球公转运动的作用。冬至和夏至是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两低份公转轨道与银河引力方向斜交,银河引力改变公转轨道的方向两高月份公转轨道方向与银河引力方向相同或相反银河引力加速度对公转速度影响最大。

分年月平均数统计表解说。

1.从统计表结果显示,有1992-19962004-20072011-2014 3个比较明显地震高峰期。1979-1991年期间统计地震总数偏低, 其中19821990年两年稍高一些,1983.1989.2003.2008-2010明显偏低。

2.地球年周期变化,背后是太阳黑子平均11.5年周期变化。太阳黑子运动是太阳表面流场流体运动,是太阳系活动固壁边界层。其影响整个太阳系流场运动,影响地球的公转自转运动,影响地球地质运动。

 陈小华   202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