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同源于低纬度形成台风与副高压旋转方向为何相反
投稿人:徐列明 投稿时间:2016-09-06 12:19 访问量:

如果按气象理论解释:因热气流上升形成地表低气压、是周围气流向低压区汇聚而形成了逆时针旋转的台风(北半球),台风旋转方向是地球偏向力形成的南北力差结果(因为赤道、低纬度向东偏向力大于高纬度),问题是像小范围形成的龙卷风、地面旋风、火龙卷不存在偏向力力差的条件下又是如何形成与台风旋转方向一致的旋风?其二、如果台风是地球向东偏向力形成,那么台风轨迹就应该在向东偏向力推动下向东移动,就像西风带形成解释为地球偏向力向东偏向一样,可为什么台风在同样偏向力作用下没有像西风那样向东而总是向西移动?其三、如果台风旋转是周围地面气流向低气压汇聚产生旋转,那么台风旋转就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旋转,而事实上台风却是自上而下的高空气团带动旋转、与理论不符;其四、依据气象理论气流上升形成逆时针旋转,那么台风降雨即水汽流的下沉就应该是改变原先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旋转、事实上台风旋转并为此而改变;其五、如果台风果然是低气压,那么低气压的台风又是凭什么以无中生有的力可以向陆地移动?只有台风高空水汽高压释放转化为降雨才最终耗尽携带高压气团成为了低气压,而不是台风风暴就是低气压。

如果把覆盖全球高空西风带看成是一条向东流动的河流,那么在河面上向前漂流的云团就犹如小船,那么漂流小船南北两侧的任何一侧如果遇到阻力或施加一个向前漂流相反的力,那么小船就会原地旋转,如果这个相反的力来自于北侧,那么小船旋转就是逆时针(如北半球);如果这个相反的力来自于南侧,那么小船旋转方向就是顺时针(南半球)。台风旋转形成机制同于此理。赤道、低纬度海洋水汽受热上升,在高空西风作用下水汽云团就像小船一样向东运动,经过水汽不断积累凝聚,在水汽对流低温凝聚作用下形成雨滴降落,小船(水汽云团)北侧气温略低于南侧,靠近大陆一侧(西北方向)尘埃凝聚核量大并且也与冷锋相对,于是西北侧降雨量大于东南侧,水汽转化为水滴结果、使得水汽压减弱,从而扩大了东南--西北方向气压差,于是推动台风加速向西北方向移动;小船(水汽云团)北侧增加的降雨就像小船“北侧增加了一个相反力”作用,如果上升气流是向东漂流的话,那么降落雨滴就是地球引力向西拉拽力,于是在小船西北侧拉拽力作用下,小船(台风气团)就地向北侧旋转,于是台风就形成了逆时针旋转漩涡;从另一角度理解、由于台风水汽汇聚量巨大、决定了海陆气压差大、台风东南方流向陆地西北方向强大气压,犹如无形的高墙阻挡了气流原来方向、迫使气流向北旋转,形成逆时针旋转;就像朝东电扇吹风面对东南墙角阻挡决定了风扇气流由东向北逆时针旋转。

同源于赤道低纬度方向的副热带高压为何旋转方向与台风相反?按气象理论认为那是因为气流下沉形成的顺时针旋转漩涡,问题是副高压同样来自于赤道低纬度方向,它在向北(北半球)扩张移动的过程中同样应该是在向东偏向力作用下移动(低纬度线速度高于高纬度),那么下沉南侧气流向东偏向力就应该大于北侧下沉气流向东偏向力,按偏向力理论形成漩涡就应该是向北旋转的逆时针旋转方向,何来顺时针旋转方向?其次、像城市热岛效应就是因为高楼大厦钢筋水泥沥青地面形成热辐射难以扩散流动形成强大上升气流,造成城市高空高压;另外像公认的山脉高原如青藏高原形成的副高压都是地面热气流上升形成的高空副高压,它们都像台风那样由气流上升形成的旋涡,如果按照气象理论解释的那样,那么这些副高压就应该像台风那样形成逆时针旋转,而事实上它们作为副高压都是顺时针旋转;其三、气流下沉又如何可以保障长期稳定高空副高压?气流下沉又是如何可以绝热压缩变暖?按此逻辑、水汽压缩了1000多倍转化的降雨岂不是应该是高温降水?两极常年大量下沉气流绝热压缩变暖,岂不是成为了暖极了吗?可见当今气象理论对此充满多重自相矛盾现象陷入不能解释困境。

气象理论对副高压高温形成机制解释也是本末倒置,它把地面高温形成机制归之于高空气流下沉绝热压缩变暖,那么像沙漠、盆地、等特殊地形形成的高温高压都是高空气流有意选择下沉的结果吗?像高原、山脉尤其是喜马拉雅山区域高空高压也是气流下沉结果?这些高海拔区域之所以容易形成高压,那是因为低海拔区域地面光辐射形成气温气压在上升到高海拔区域地面时、气温气压已经随着海拔上升扩散大幅降低,而高海拔地面光辐射形成气温、气压却仍然在地表并没有扩散降低,(如海拔为零的海平面形成的气温、气压在上升到5000米高空时气温已大幅度下降扩散,而高原5000米的地面气温气流还没有上升)。显然高温高压形成机制来自于地面持续不断光辐射支撑气流上升堆积积聚结果。副高压与台风气旋之所以形成漩涡,首先因为它们两者漂浮于空中形成的重力已被引力拉拽,停止了向东漂移、于是才有了旋转;而副高压之所以是顺时针方向旋转,那是因为副高压气旋相对于台风而言比较稳定于某一南北纬度区域内,由于赤道东风带作用削弱了副高压南侧(北半球)西风带向东推力,而北侧由于中高纬度西风带加强作用使得北侧副高压气旋向东推力大于南侧(这从气象卫星图中高纬度云系向东速度大于赤道、低纬度就可证实),从而完成了由东向西旋转,出现了顺时针旋转方向;其次、从另一角度看,副高压气旋是海陆气压对持结果,副高压在重力作用下如果是静止的话,那么相对于地球自转就是反自转(顺时针)加之陆地一侧纬度高获得西风加速作用,因而决定了陆地北侧向东速度大于低纬度海洋,于是副高压形成顺时针旋转。

由于副热带高压不是纯粹水汽云团,它是由地面强烈光辐射形成干燥暖气流物质上升支撑而存在暖高压,而不像台风是由高含量水气流上升支撑,因而副热带高压没有降雨和气流下沉引力坠落减压作用,故副高压只要有持续不断热源提供就可以长期维持。像沙漠、山脉、高原区域、盆地、沿东海岸暴雨后(水汽、尘埃含量大幅度降低光辐射增强)低纬度区域可以长期提供持续强辐射地面高温,从而形成地面高压的同时长期源源不断提供上升气流物质,故这些特有地貌也就容易形成副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