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
蛇绿岩带与大洋脊的形成过程
投稿人:钟希瑞 投稿时间:2024-11-24 09:24 访问量:

中生代的地球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地壳。白垩纪末期,小行星环撞击地球导致地台活化,陨石坑冲击波层流逆掩和顺推形成了新的地壳,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都增加了。

环太平洋断裂带和特提斯构造域是白垩纪末期小行星环俯冲、撞击留下的痕迹。陨石坑冲击波层流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裂解的金属氢聚合的二氧化硅衍生硅酸盐;大型陨石坑冲击波层流里逆掩的硅酸盐叠加形成蛇绿岩套(缝合带),顺推的硅酸盐形成蛇绿岩带。大洋脊是顺推的蛇绿岩带与逆掩的铁镁质橄榄岩对冲形成的地质构造。

显然,硅酸盐不会析出二氧化硅。事实上,陆下地幔也没有辉岩、铁镁质橄榄岩这些所谓的基性岩和超基性岩。

附:郯庐断裂带上陨石坑冲击波层流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裂解的金属去聚合的二氧化硅及其衍生的硅酸盐。

一、金属氢聚合的二氧化硅。

二、石英(二氧化硅)衍生的花岗岩。

三、石英(二氧化硅)衍生的棱柱状玄武岩。

作者简介:钟希瑞,陨落地质学门下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