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行 两校征文评选 2022年
  • 2022年
    《山海经》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作者:韩丹 访问量: 20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地理著作,详细记载了中国各山系的植物分布状况。它记载的植物种类,分布区域及其效用等远远的超过了同时期其他的一些地理著作[1]。本文对山海经中的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地理分布进行分析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1)通过与当今植物记录对比发现,《山海经》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共54科104属208种,在这208种植物中有59种植物无法界定出其属分类阶元,其中54种植物既不能界定科级分类阶元也不能界定属级分类阶元,还存在有5种无名植物,在《山海经》中仅仅表明了这5种植物的存在,并没有具体的名字;(2)在植物记载中,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共28种,蔷薇科第二共11种,菊科第三共8种;在植物使用价值中药用植物占有最大比重,药材数量达59种;(3)在山海经所记录的植物地理分布上,我国华中,西北,华北地区植物科属种较多,按省份划分可以看出河南,陕西,湖北,山西等省份植物种类较多,辽宁、北京植物种类最少,其中北京仅仅记载了一个植物种类;(4)在科级分类单位水平上,陕西省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是3.24,植物多样性高,科内结构最复杂;在属级分类单位水平上,河南省香农指数是3.67,植物多样性高,属内结构最复杂;(5)《山海经》中记录的广布种植物有松、柏、臭椿、竹子、梓树等植物,狭域种有川?,櫰槐,槭树等植物,同时每个省份都有其特有的物种。

    《山海经》不仅记载了人文、社会、神话、宗教,也涉及到地理、植物、森林和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内容极为丰富[2]。1997年在昆明召开了第三届《山海经》研讨会,经过这次研讨会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山海经》成书时间应不晚于唐尧、虞舜时代,作者有大禹和伯益。从大禹到周朝初年的历代帝王都派人调查了解世界情况,使《山海经》的内容不断完善。因年代久远, 沧桑变化以及民族的兴衰等, 使书中文字变得难解难读, 以至在研究中形成不同的流派见解[3]。山海经被称为最古老的地理人文志,超越时间的限制,充满想象地展示了一幅幅神奇的生活画卷。《山海经》记述了中国和中国以外地区的上古历史地理各方面情况 [4]。

    《山海经》全书共18卷,共约31000字,其中的五藏山经分为5篇,其以山为纲,分东,南,西,北,中五个山系,《西山经》的大致范围为,北面到今宁夏盐池西北,陕西榆林东北一线,西南至甘肃鸟鼠山,西北到新疆的西南角;《北山经》的大致范围是东起河北太行山东麓,西抵达今内蒙,宁夏古腾格里沙漠贺兰山,北抵内蒙阴山以北;《东山经》的大致范围是北起莱州湾,东到今山东成山角,南抵安徽;《南山经》是西至湖南西部,东至今浙江舟山群岛,南到广州南海;《中山经》的范围大致是今河南、四川一带。本文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前提下,对《山海经》中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进行考察,通过对《山海经》植物的总结分析可以推断当时人民生活范围及其在该地区的活动强度,对研究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记录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范围可以推断当时该植物存在区域的气候状况,这对于研究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山海经》中植物记载数据统计发现,《山海经》中植物共分为54科104属208种,详见表1。

    表1 《山海经》记载植物科中包含的物种数

    科名

    种数

    科名

    种数

    科名

    种数

    科名

    种数

    科名

    种数

    木犀科

    3

    1

    唇形目

    1

    伞形

    3

    蝶形花

    1

    百合

    6

    藁本

    1

    山棕

    1

    大戟

    1

    龙胆

    1

    3

    鼠李

    3

    马兜铃

    2

    芍药

    1

    五加

    2

    1

    锦葵

    5

    毛茛

    1

    香蒲

    1

    玄参

    1

    禾本

    28

    报春花

    2

    3

    杨柳

    3

    旋花

    1

    紫葳

    2

    棕榈

    2

    蔷薇

    11

    茜草

    2

    1

    3

    8

    槭树

    1

    麻黄

    1

    胡椒

    1

    马鞭草

    4

    苦木

    2

    无患子

    2

    1

    山毛榉

    1

    7

    芸香

    5

    紫草

    1

    天南星

    1

    酢浆草

    1

    2

    壳斗

    6

    桦木

    2

    唇形

    1

    芭蕉

    1

    薯蓣

    3

    1

    漆树

    2

    马钱

    1

     

    从表1可以看出,按照科所含种的多少排序,《山海经》中植物种类最多的科是禾本科,共28种,占总数的13%,其次是蔷薇科,共11种,占比5.29%,排在第三位的是菊科共8种,占比3.8%,排在前列的还有豆科(7种),百合科(6种),壳斗科(6种),锦葵科(5种),芸香科(5种),马鞭草科(4种),木犀科(3种),桑科(3种),樟科(3种),薯蓣科(3种),鼠李科(3种),柏科(3种),伞形(3种),杨柳(3种),共计126种,占总种数的50%;在《山海经》记载的植物种类中,含2种(少种科或单种科)以下的科有紫葳科(2种),茄科(2种),报春花科(2种),苦木科(2种),马兜铃科(2种),无患子科(2种),桦木科(2种),漆树科(2种),茜草科(2种),五加科(2种),柿科(2种),天南星科(1种),松科(1种),香蒲科(1种),藁本科(1种),兰科(1种),唇形目科(1种),山棕科(1种),槭树科(1种),胡椒科(1种),紫草科(1种),大戟科(1种),山毛榉科(1种),芍药科(1种),榆科(1种),唇形科(1种),马钱科(1种),蝶形花科(1种),龙胆科(1种),玄参科(1种),麻黄科(1种),旋花科(1种),蓼科(1种),酢浆草(1种),毛茛科(1种),芭蕉科(1种)。单种科科数,所包含的种树占总科,总种数的68.52%,23.08%,其中11科含有2种植物种类,有26科仅包含一种植物种类,像这种少种科或单种科占科数比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山海经》中记载植物种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此说明各个科所包含的植物总数是《山海经》中提到的所有的植物种类,包括之前提到的54种没有科阶元的植物在内。

    在对《山海经》记载的植物进行地理分布研究分析时,首先是按照大范围的区域对植物种类分布进行总体概况分析,按照中国现有的一种区划方式,将中国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等7个区域,在这里为方便研究大范围《山海经》记载植物的分布状况,我们采用了这种区划方式,统计各个区域植物种类数量,分别计算各个区域的植物种类占比。得出结果如下表2。

    表2 植物种类分区域科属种占比

    区域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华北

    28

    53.85%

    38

    36.19%

    52

    24.76%

    东北

    1

    1.92%

    2

    1.90%

    2

    0.95%

    华东

    20

    38.46%

    28

    26.67%

    40

    19.05%

    华中

    38

    73.08%

    65

    61.90%

    113

    53.81%

    华南

    3

    5.77%

    3

    2.86%

    3

    1.43%

    西南

    24

    46.15%

    27

    25.71%

    28

    13.33%

    西北

    36

    69.23%

    53

    50.48%

    82

    39.05%

    从上述表2中可以看出各大区域科数占总科数比值大小依次是:华中、西北、华北、西南、华东、华南、东北,属数占比:华中、西北、华北、华东、西南、华南、东北,种数占比:华中、西北、华北、华东、西南、华南、东北。华中地区科属种分别以73.08%,61.90%,53.81%的占比位居第一位,西北地区是69.23%,50.48%,39.05%的占比位于第二位,华北地区以53.85%,36.19%,24.76%的占比排在第三位,借来的几个地区科属种顺序发生了变化,西南地区科数较多,但属种数是低于华东地区的,东北和华南地区的数量相对较少,占比较低,山海经中记载的植物种类主要还是分布在华中,西北,东北地区,少部分分布在东北,华南地区,这与古代的生活习惯,气候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更明确各个地区的植物对比,将上述7个区域划为省份,以省份为单位进行小块区域研究,得出表3。

    表3 植物种类各省份科属种占比

    省份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北京市

    1

    1.92%

    1

    0.95%

    1

    0.48%

    重庆市

    10

    19.23%

    10

    9.52%

    13

    6.19%

    内蒙古

    13

    25.00%

    13

    12.38%

    16

    7.62%

    广西

    3

    5.77%

    3

    2.86%

    3

    1.43%

    宁夏

    3

    5.77%

    3

    2.86%

    4

    1.90%

    新疆

    16

    30.77%

    18

    17.14%

    25

    11.90%

    河北

    8

    15.38%

    8

    7.62%

    11

    5.24%

    山西

    23

    44.23%

    25

    23.81%

    33

    15.71%

    辽宁

    1

    1.92%

    2

    1.90%

    2

    0.95%

    江苏

    3

    5.77%

    3

    2.86%

    4

    1.90%

    浙江

    6

    11.54%

    6

    5.71%

    10

    4.76%

    安徽

    13

    25.00%

    20

    19.05%

    28

    13.33%

    江西

    3

    5.77%

    4

    3.81%

    4

    1.90%

    山东

    6

    11.54%

    8

    7.62%

    9

    4.29%

    河南

    23

    44.23%

    50

    47.62%

    93

    44.29%

    湖北

    20

    38.46%

    28

    26.67%

    51

    24.29%

    湖南

    15

    28.85%

    21

    20.00%

    30

    14.29%

    广东

    3

    5.77%

    3

    2.86%

    3

    1.43%

    四川

    12

    23.08%

    15

    14.29%

    19

    9.05%

    陕西

    29

    55.77%

    32

    30.48%

    47

    22.38%

    甘肃

    16

    50.00%

    22

    20.95%

    29

    13.81%

    青海

    9

    17.31%

    10

    9.52%

    11

    5.24%

    在《山海经》记载中,天津,上海,西藏,香港,澳门,吉林,黑龙江,福建,海南,贵州,云南,台湾没有出现植物,为方便观察,在上面的表格中把这部分省份删掉。表格中展现了各个省份植物种类的科属种分布,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植物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各个区域存在很大的差异,山海经中记载的植物主要分布在重庆,内蒙古,新疆,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其中,陕西省植物是29科32属47种,占山海经记载植物总科数的55.77%,总属数的30.48%,总种数的22.38%,是所有省份中最多的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陕西省的植物种类不是最多的,远低于河南、湖北等地。表格中,河南省23科50属93种,科属种的占比分别是44.23%,47.62%,44.29%,可以看出是所有省份中植物种类最多的,湖北地区植物分为20科28属51种,科属种的占比分别为38.46%,26.67%,24.29%,其具有的植物种数是排在第二位的,但是其科属占比均是低于陕西省的。在对山海经植物数据进行整理发现,每个省份都有其独特的植物种类,内蒙古特有的植物是枳,橝(无考证);重庆市特有的植物种类是椰子树,白理木(无考证),杨树;新疆特有的植物种类是向日葵;河北特有的植物种分类是芎?;山西省特有的白桵,萚(无考证),苦枥木,植楮(无考证),鬼草(无考证),天婴(无考证),薝卜,麻黄,白术,芫荽;浙江特有的植物种类是牡荆;安徽特有的植物种类是机木(无考证),阳桃;山东特有的植物种类是扶桑,女贞;湖北特有的植物种类是芭蕉,栎木,龙须草;湖南特有的植物种类是扶老竹,菌竹(无考证);四川特有的植物种类是通脱木;陕西特有的植物种类是薜荔,无刺枣,单条草,盼木(无考证),孔雀草,黄花蒿,燕草,杜蘅,天葵,白茅,青薠(无考证),秦艽;甘肃省特有的植物种类是女床草(无考证),珊瑚朴,赖草,弞杻树(无考证);青海特有的植物种类是水松,最后,独有植物最多的是河南省,种类高达40种,包括榉树,荀草(无考证),枣,蔓荆,魔芋,紫苏,醉鱼草,五倍子,艾蒿,锯齿草,蚰蜒草,夙条(无考证),乌酸(味酸的食物或一种植物),东方香蒲,菟丝子,黄棘(无考证),无条(无考证),天楄(无考证),蒙木(无考证),牛棘,帝休,扶桑,郁李,亢木,梨(一种草名),?草(无考证),蓟柏,翠柏,苦槠树,蒲公英,无患子树,紫藤,桑树,河南省特有植物较多,其中有两个植物名字在词典中并未找到,这两种植物没有现在相应的植物与之对应。除了上述的各省份特有的植物种类,还存在一些植物分布范围比较广,其中构树分布范围为最广,在辽宁,浙江等12个省份都存在,柏树,竹分布范围在11个省内,桑树,檍树(无考证),青檀树分布在9个省份,柞树,梓,柘树,楠木分布在8个省份,漆树,山韭菜分布在7个省份,他们在多个省份中都能找到合适的生存环境,这与上面那些特有的植物相比较而言生存能力较强,适应环境较广,根据记载植物种类的分布范围可以推断出相应的气候状况,我们对《山海经》记载植物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气候变迁。

    将从山海经中统计的植物科属种分布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了更加直观的观看植物的地理分布现状,我们将统计所得的数据带入ArcGIS进行等级分析,得出《山海经》中的植物在不同分类阶元下的地理分布状况。

    图1 山海经记载植物的科的等级分布图

    图2 山海经记载植物的属的等级分布图

    图3 山海经记载植物的种的等级分布图

    为了从整体上描述植物的地理分布,用ArcGIS软件制作了植物科、属、种等级分布图,在做图过程中采用自然间断点,分为5个等级。第一张图展示了科的等级分布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等级是河南,湖北,山东,陕西四地,第二等级分布在这四省西面和北面地区;第二张图展示了属的等级分布图,第一等级是河南省,第二等级是围绕河南四周的湖北,山东,陕西等省份,第三张图是种的等级分布图,第一等级是河南省,第二等级的省份相对于属的等级分布图而言,多了新疆。山东,湖北等地虽然科数较多,但是植物种类数不多,新疆虽然科属数不多,但是植物种比较丰富。总体上来讲,山海经上记载的植物种类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地区,主要是以河南为中心四周扩散的模式,河南省拥有最多的植物种类,湖北、陕西等地紧随其后。山海经记载的植物多出现在中国中部地区,这与我们对现在植物分布的认知存在差异。 在我们目前的认知中,热带地区是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在中国,就是南部地区是植物最多的地区。那里的气候高温多雨,平均温度在16℃以上,这样的气候适宜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中云南地区几乎集中了热带,亚热带,温带至寒带的所有物种,在全中国约3万多的高等植物中,云南省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约占据中国所有高等植物中总数量的62.9%。云南“植物王国”“药物宝库”的称号名不虚传[5]。这种偏差的出现其实不难理解,古时人类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并不强烈,环境中存在着很多的未知,古代人民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研究四周的环境和植物;当时交通不发达,人类的出行有限,对外界的认知有限,当时人类的需求也是有限的,所以山海经中记载的植物种类是远远小于真实的植物种类的;其次,我们一直强调的中州地区是指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自古时起,人类的生活区域就是集中在现在的河南,湖北,华北地区,所以人类对这部分地区认知相对比较熟悉,活动能力较强,山海经上记载的植物种类在这部分地区分布的也相对较多,这并不违背植物随气候变化的规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种类较多,这可能是与编纂我所使用《山海经》版本的时间有一定关系,《山海经》内容是不断完善的,我收录植物种类的这版《山海经》是汉朝刘向所作,秦朝是汉朝前一个朝代,秦朝都城咸阳位于陕西,当时的陕西省备受瞩目,所以对当地环境的认知较为熟悉,而汉朝是秦朝之后的第一个朝代,当时陕西的关注较多,对陕西的环境比较熟悉,所以《山海经》记载的陕西省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多。

    从上述《山海经》植物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山海经》记载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由此推断出上古时代人民主要在上述这些地区范围活动,由于河南省的植物种类远远高于其他省份,通过植物的集中分布分析我们可以推测人民在河南的活动强度最大,对周围环境了解最深入;(2)不同的植物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一致,在很多研究中植物都可以作为环境指示剂,可通过植物的这种习性推断当时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山海经》中多个省份都有其特有的植物种类,根据研究发现这些植物的习性可以用来推断当时的气候类型,这些特殊的植物种类为我们研究古环境做了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孙晓琴.《山海经全集精绘》:这是一次全面的地理方位考证[J].全国新书目,2020(01):34-37.

    [2] 陈宣红.中华悠久的文明史与《山海经》研究的意义[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01):7-11.

    [3] 王红旗.《山海经》研究的现实意义[J].地图,2000(02):63-64.

    [4] 胡远鹏.《山海经》研究的意义[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4):37-41+53.

    [5] 余志坚.气候对云南变成植物王国中的作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34(0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