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简介
本文以《你产生的“微塑料”正在污染世界之巅》为题,通过科普短文的形式向大众介绍了日益严重的“微塑料”问题。从珠穆朗玛峰上发现微塑料为引入,分别简要介绍了“什么是微塑料”,“微塑料的危害”和“为塑料问题的现在和解决措施”,并为大众普及了日常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是解决微塑料问题的必要路径,提出了5种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缓解“微塑料”问题的环保方式。为大众科学地传达“微塑料”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呼吁大家关切“微塑料”问题,从日常生活和实际行动中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人类举着文明的火把,走出洪荒,但人类不是唯一的主人。
——《文明的呼喊》
引言
随着2018年在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发现的微塑料。毋庸置疑的事实已然明确:人类产生的塑料已经污染了整个星球。人们惊奇的发现,原来带领人类走出蛮荒的工业文明正在悄然改变人类的命运,蚕食人类的未来。而始作俑者,竟是人类自己。
而在人类最后一寸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山顶附近,科学家也从采集的每一个雪样中都发现了微塑料。雪样中每升水平均含有 30 个微塑料颗粒,而污染最严重的样本中,每升平均含有 119 个微塑料颗粒。在大本营周围发现了最高浓度的微塑料,登山者和徒步旅行者在那里度过的时间最长。科学家们猜测,这些微塑料很可能来自登山者使用的衣服、帐篷和绳索。
什么是微塑料?
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3亿吨,其中,约有10%的塑料会进入海洋,这些塑料的化学性质稳定,难以降解,会在海里存在数百年以上。塑料颗粒可以有各种形状和大小,但其中长度小于 5 毫米的被称为“微塑料”。
微塑料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2004年,由英国海洋生态学家Richard Thompson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一文首次提出。然而,微塑料不是最近出现的问题。大约五十年前,微塑料首次出现在个人护理产品中,塑料越来越多地取代天然成分,它们原封不动地通过水道进入海洋。最初这个问题对消费者来说还比较陌生,后面随着微塑料在个人化妆品的广泛应用,“微塑料”的问题逐渐严重。美国在 2015 年通过无微珠水域法案(第 114-114 号公法),禁止销售含有微塑料的化妆品。该禁令于 2017 年生效。
微塑料的危害
可怕的是,这些微塑料简直无孔不入。人们会从食物和水以及呼吸等方式接触到这些“颗粒”。聚丙烯是非常常见的塑料材料,我们日常使用的水壶、杯子、饭盒、食物包装都源于这种材料。而微塑料脱落是聚丙烯的普遍特性。根据科学家估计,如果父母用塑料瓶内的热水中摇晃来配制婴儿牛奶,他们的婴儿最终可能每天吞下超过一百万个微塑料颗粒。并且根据发表在《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上的一项研究,从细胞水平上来说,即使是人们通过食物接触到的微塑料量级也会对人体细胞造成损害,破坏细胞活动。怀孕大鼠肺部的微塑料颗粒会迅速进入胎儿的心脏、大脑和其他器官。除此之外,微塑料可被鱼类、鸟类和底栖动物等海洋生物摄入,可伤害消化道系统,或刺激胃肠组织产生饱胀感导致海洋生物停止进食;并且微塑料可吸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作为载体输移有毒有害物质。最终微塑料会通过水产品和食盐等沿食物链向人类传播。
“微塑料”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案
而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是对人类最严厉的警告,而人类产生的微塑料正在污染人类需要的每一滴水。目前,海洋微塑料近年来已成为倍受关注的全球性新兴海洋环境问题。在2016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将微塑料污染列为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塑料生产、使用和出口国(2016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7717万吨,出口1038万吨),我国的微塑料问题也尤为突出。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在我国的确立,大众对“微塑料”污染机制和风险的逐渐认识,“微塑料”问题正在逐渐被关心和防范。
但普遍来说,“Reduce, Reuse, Recycle”, 3R(减少,重复利用,回收)原则在缓解“微塑料”问题的主要路径,而对微塑料产生源头加以控制是解决“微塑料”问题的重中之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众对微塑料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微塑料”问题的解决进程。因此,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和避免产生微塑料应是我们自身对环境的承诺和实际行动。
改变我们的洗衣服的方式,尽量以较低转速来洗衣服或者选择手洗。这是因为,塑料制成的衣服是世界上微塑料污染的最大来源之一。单次衣物可以通过洗衣机产生的废水和烘干机的废气向环境释放超100万条微塑料。
购买天然材料制成的衣服,与其选择用塑料制成的服装,不如寻找只使用棉、丝、羊毛、大麻和亚麻等天然材料的品牌。
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几乎所有塑料最终都会分解成微塑料。因此,减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可能会大大对微塑料对环境产生污染和治理压力。
尽可能选用公共交通工具。汽车轮胎是微塑料的来源之一。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数公里时,轮胎与道路的摩擦会导致轮胎破裂并脱落塑料颗粒,然后暴露在空气中,并在空气的推动下污染更多的地方,甚至加剧“PM 2.5”。
参考文献
[1] Lim X Z. Microplastics are everywhere—but are they harmful?[J]. 2021.
[2] Napper I E, Davies B F R, Clifford H, et al. Reaching new heights in plastic pollution—preliminary findings of microplastics on Mount Everest[J]. One Earth, 2020, 3(5): 621-630.
[3] Ragusa A, Svelato A, Santacroce C, et al. Plasticenta: First evid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placenta[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1, 146: 106274.
[4] Fournier S B, D’Errico J N, Adler D S, et al. Nanopolystyrene translocation and fetal deposition after acute lung exposure during late-stage pregnancy[J]. 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 2020, 17(1): 1-11.
[5] Crawford C B, Quinn B. Microplastic pollutants[M]. Elsevier Limited,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