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部名为《破冰行动》缉毒主题电视剧横空出世,一经播出便风靡全国,成为当时大家茶前饭后经常谈论的话题。其中的“塔寨村”、村主任“东叔”更是让我们印象深刻。剧中对于走私毒品的人员、对于长时间吸毒的瘾君子描绘的淋淋尽致,一遍又一遍给我们敲响禁毒警钟。时隔数年,我们再次回到塔寨村,再次回到《破冰行动》,了解一下为什么毒品的“魅力”如此之大,为什么要对毒品进行强烈打击?
众所周知,《破冰行动》的冰,指的是冰毒。冰毒,又名“甲基苯丙胺(MA)”、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很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块状的冰糖,故被称为“冰毒”。冰毒对中枢神经有强烈的刺激、兴奋作用,让人连续兴奋一段时间,而不觉疲劳。下图是它的形态和化学结构。它的结构看似十分简单,但是它的发现,它被定义为毒品的过程十分曲折且漫长。
甲基苯丙胺是由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于1893年自麻黄碱成功合成。1919年由绪方章完成了结晶化。人们知道苯丙胺类物质具有使人兴奋的作用,因而被人们广泛使用治疗各种疾病、各种不适,它在医学上的巨大作用是人们忽略了它的危害。日本与德国在二战时期因为这种药品具有提神兴奋,能让士兵变成超人,不知疲倦,可以一直为战争卖命。如此之后,这种药品就被滥用,两国大批量生产甲基苯丙胺给前线士兵服用,将这种药品命名为Pervitin,Pervitin被充当兴奋剂使用。我们后来观之,给士兵服用毒品看似让他们变得无敌,其实是让他们慢性死亡。由此之后有大量德军、日军还有高强度工作人员留下了深深的毒瘾。
在战后,人们依旧没有注意到冰毒的成瘾问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颁布法令将甲基苯丙胺规定为处方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制造甲基苯丙胺的地下工厂开始普遍,掌握制造方法者开始自行生产并非法贩售予平民。之后冰毒又被当作一种非处方药,人人可以使用,可以说这彻底成了成瘾者的福音。成瘾者越来越多,它们发现自己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需求量越来越大,发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弱不禁风,饱受摧残,由此前往医疗机构求助的成瘾者也越来越多。这就让全世界思考,甲基苯丙胺真的是个良药吗?为什么会让人如此上瘾?对甲基苯丙胺的管制从这开始,人们这才意识到,甲基苯丙胺是一种毒品,它并不是所谓的良药。1996年11月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兴奋剂专家会议上,一致认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将逐步取代本世纪流行的鸦片、海洛因等常用毒品,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在我国,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在法律上正式将甲基苯丙胺纳入毒品管控。2018年甲基苯丙胺成为我国“头号毒品”。当初的毒品,让它们意外成为毒品是我们自己的失误,医学用它们镇痛、麻醉等,由于了解不充分,只看到了它们的优点,而忽略了量的问题,致使它们让人上瘾,成为毒品。而如今的冰毒等毒品,就是为了制毒而制毒,为了创造出“高质量人类”而制毒,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制毒。
试想,如果塔寨村投入大量精力在新型毒品研究,那么它的“模范禁毒村”的伪装将会更难撕下。众所周知,冰毒的结构最容易比较容易识别,苯环、碳链、氨基,如果基本结构有这么一个骨架,要么是冰毒要么就是和冰毒相关的物质,都是冰毒的衍生毒品,它们的效果不尽相同,但都会将人摧残致死。制毒人员长期同缉毒警察作斗争,想尽一切办法将冰毒的基本骨架隐藏,并且具有和冰毒效果差不多或者效果更强的毒品。这样可以躲避检查,进行交易谋得利益。不法分子利用科学家论文里的发现,盗窃科学家智慧结晶,将其用于制毒非法途径,令人悲哀。同时,制毒吸毒人员不顾科学家警告,只是将财富放在第一位,这种行为更加可耻。下面我将把一些常见的的毒品的化学结构给大家展示出来,逐个介绍,我们会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看一看冰毒的基本骨架,它就是是苯丙胺(如图所示):
我们再来看看冰毒的结构式,苯丙胺的结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冰毒的主要成分就是苯丙胺的氨基的一个氢被甲基所取代得到。
再后来,随着对毒品研究的深入,毒品研究科学家研究出了新型毒品,虽然本意是好的,提前发现新型毒品从而将其扼杀在摇篮,但是一旦研究出向世界公布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我们以浴盐(甲卡西酮)、摇头丸(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与K粉(氯胺酮)为例,在发现它们时,科学家严厉警告在明白其作用前,医学界不要轻易尝试,它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我们不得而知。现在看来,在不法分子的利用下,它们已经成为了魔鬼。我们看一下浴盐、摇头丸和K粉主要成分的结构:
从左至右以此为浴盐、摇头丸、K粉
可以看出,虽然结构变得复杂起来,例如在加上几个官能团、不同位置增加了环结构,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类似冰毒基本骨架的苯丙胺结构,可以说它们是冰毒的改进版、升级版,这样子还是无法躲避缉毒的逮捕。但是这一项项操作慢慢激发不法分子研发新型毒品的思路:添加新基团,逐渐复杂化,逐渐隐藏基本骨架,让缉毒人员检查不出,就可以让自己发现的毒品在全世界传播。
不法分子殚精竭虑,历经千百个日日夜夜,终于找到了一种我们很难把它往苯丙胺基本骨架上想的结构,例如在其中引入吲哚芳香杂环结构,LSD(麦角酸二乙酰胺)的产生即是如此。这样一处理,几乎很难有人一眼看出这原本是基本骨架,它已经被“魔改”的面目全非。这就是不法分子的“智慧”,我们如果没有经验,很难将它与基本骨架联想在一起,这使得缉毒的难度大大增加。
最后,再给大家展示几个我们平时经常在各种场合中有所耳闻的毒品,了解的更多一些。
可卡因 海洛因
为了不让这些新型毒品进入到社会中,需要全世界缉毒力量联合一起,共享缉毒发现,让新型毒品从摇篮就被消灭。为什么我们痛恨贩毒制毒人员?科学是为了造福人类,他们窃取科学成果谋取大量利益,危害全世界安全。并且他们只为了钱,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支离破碎,引起世界慌乱。毒品的战争是警察联合研究人员同贩毒制毒人员的斗智斗勇。
最后我想讲讲为什么我们这么痛恨毒品,林则徐虎门销烟就给了我们答案,烟就是我们所说的鸦片,是一种从罂粟花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在鸦片进入中国后,发现其具有较好的药效而被广泛使用,但随之而来就是大量使用导致的鸦片上瘾。大量中国人进行吸食,一家几口人聚众吸食屡见不鲜。我们都在初高中历史课本看到过大量吸食鸦片的人的样子,骨瘦如柴,面容枯槁,即使家徒四壁,也要吸上几口鸦片解瘾。外国侵略者,不费一兵一卒,不费一枪一炮,就靠这鸦片将中国搞垮,同时大量黄金白银进入到他们的口袋。为了挽救中国,林则徐做出了这一件惊天动地之事,虎门销烟,让鸦片消失在一阵阵白烟之中。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毒品的泛滥会让一个国家失去精气神。
我们为什么痛恨毒品,禁毒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都知道,毒品会致瘾,吸食毒品会让人出现大量幻觉,获得一时的快感;长久的吸毒会让人体的耐受性不断增加,吸毒者为了体验到极致的效果,则会逐渐加大剂量逐渐,间隔时间也会逐渐缩短,这样一来人体本身的平衡机制进一步遭到破坏,极易引发急性中毒,产生诸如惊厥、脑出血、昏迷致死,或者过度兴奋而导致的自杀或是杀人倾向,会使自己失去自我控制力,产生暴力倾向,会伤害周围人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在《破冰行动》大结局中,嫌疑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情绪激动,劫持人质,以命威胁,失去理智,这种种都是一个吸毒的人的表现,已经失去了人性,反社会、毫不在乎自己与别人的生死。电视剧如此,现实中更是如此,瘾君子一旦被发现,就会变成亡命徒,我国每年都有公安机关缉毒警察牺牲在缉毒第一线,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退缩,一直同毒品作斗争。
一些人会抱着试试看啦、就一点不会上瘾的心态去吸毒,但是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甩掉毒品,身心遭受到巨大的摧残,最后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基于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自己坚决不触碰毒品、坚决抵制毒品、与毒品斗争到底,让《破冰行动》中的塔寨村不要再重现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