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行 两校征文评选 2022年
  • 2022年
    猪价上涨二三事
    作者:刘杰 访问量: 20

    最近,猪肉价格总是牵动民众的心弦。与年初“车厘子自由”的调侃不同,猪肉作为一种必需品,其价格变动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有人认为,是非洲猪瘟的爆发导致了猪价上涨;也有人觉得,是环保政策的“一刀切”致使价格暴增;同时也有声音说,这是猪周期的正常循环。

    是什么导致了此次猪价上涨?

    1. 产能严重不足

    这是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自2017年来全国仔猪、活猪和猪肉价格曲线,可以发现自今年2月起仔猪价格快速上升,自7月起,猪肉与活猪价格随之迅速上涨。

    直接原因,也是最表层的原因。是产能的严重不足,养殖成本大幅度提升。据农业农村部数据近一年来,在400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数下降速度越来越快,8月份存栏数相比7月份下降了九个百分点。这就导致了仔猪的供给严重不足,可以解释为什么仔猪价格达到了如此之高。

    2. 非洲猪瘟

    上面的原因只是从数据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猪价高。这次猪价上涨最主要的原因,就要归结到非洲猪瘟上。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但和禽流感等不同的是,它是一种非人畜共患病,也就是说不用担心病猪会感染人,它主要是对猪的生产产生巨大的破坏效果。

    接触感染猪或病毒污染物(餐厨剩余物、饲料、饮水、用具),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同时它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它有5~19天的潜伏期,因此一旦一头猪感染病毒,很可能在潜伏期内,病毒会在整个养殖场蔓延。目前没有疫苗。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非洲猪瘟病毒的环境耐受力非常强,能存活非常久。这也就对于养殖场的卫生条件,以及爆发非洲猪瘟后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旦消毒不彻底,很可能会再次爆发)

    根据农业农村部制定的《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年版)》,对于疫区会进行隔离监视、扑杀(扑杀疫点所有生猪)、无害化处理。一般解除疫区都会在六个星期的观察期之后,并且按照《感染非洲猪瘟养殖场恢复生产技术指南》的要求,从发生非洲猪瘟,清栏到再次补栏,要有四到六个月的空栏期,显然,这就会导致猪肉供应源的减少。有人认为扑杀是导致存栏量下降的直接原因,但从数据上来说并不是这样,据新华社消息,截止7月3日,扑杀生猪116万余头,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底生猪存栏数为四亿余头,因此从扑杀的角度,对于存栏数的影响并不大。

    但是其间接影响非常巨大,首先,当非洲猪瘟爆发后,疫点所有猪都会被扑杀,然而其中并不是所有猪都感染病毒。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许多养殖户就会提早出栏,避免感染后造成更大的损失,这就会在短时间出现猪肉供应量增加的情况,猪肉价格还会相应下降。

    比如图上圆圈所示的位置。但之后,由于存栏数下降,加上还没感染瘟疫的养殖场的养殖户不敢补栏,爆发了瘟疫的养殖场无法迅速恢复生产,就导致产能的大幅度下降,相应的猪肉价格飙升。

    3. 环保政策?

    当下有很多这样的言论,环保工作的推进,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不能否认一些地方实施一刀切政策,没有过渡期,导致养猪户数量下降。但就这次猪肉价格上涨来看,环保工作的影响不是最主要的,相反,取缔散养户,建立大型的、现代化、标准化的养殖场反而有助于猪瘟的防控。

    根据水十条的要求,自2016年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最终的效果是减少了散养户,建立了大型的、现代化、标准化的养殖场。


    观察国家统计局给出的近几年生猪存栏数,可见从15年起,每年猪年底存栏数都有下降,但是所占百分比并不高,确实会对猪肉供应产生影响,但不至于到达现在的程度。

    事实上,这样的举措在防治非洲猪瘟上有重要的作用。

    散养更容易导致非洲猪瘟的爆发与蔓延-

    1、普遍喂食泔水,不使用合格合规的饲料

    泔水的卫生状况无法保证,病毒在泔水中存活时间长。

    2、无害化处理不健全,缺少消毒

    绝大多数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没有健全的消毒措施,也没有能力做无害化处理,导致一旦猪瘟爆发只能退出市场。

    3、放养猪容易与野猪接触

    一些地方的散户会放养猪,这就加大了家猪与野猪解除的概率,野猪身上可能携带猪瘟病毒

    4、没有灭虫的意识

    非洲猪瘟也可能会通过蜱虫传播,而小型养殖场的灭虫或防虫意识一般不好

    综上,建立现代化养殖场不仅对于环境友好,还能有效地抵御非洲猪瘟。

    4. 猪周期推波助澜

    猪周期指的是这样一个循环:

    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当前正处于“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的阶段,因此加上猪周期的作用,价格上涨的更为迅速。

    措施角度来说。应该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养殖户补栏,从产能上应对此次肉价上涨。同时,要尽快开展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制,虽然当下研究进度较慢,但是一旦研制成功就能很好地控制之后的疫情。

    同时也要指出,环保工作虽然有很多好处,在推进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和手段,杜绝“一刀切”“一律关停”,不以“无猪县”“无鸡县”作为政绩指标,帮助养殖户良好度过过渡期。

    更重要的是,面对类似猪肉价格上涨这样的现象,我们做的不应是根据过往的经验或者印象判断。而应该以科学数据说话,不能以谣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