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行 两校征文评选 2022年
  • 2022年
    对于红树林,你了解多少?
    作者:高兵兵 访问量: 20

    在美丽迷人的海岸边有一种别致的动态美:涨潮时,海水浸淹滩涂,海面露出郁郁葱葱的树冠,如同一座座绿岛在碧波荡漾中漂浮摇曳;退潮时,盘根错节的植株犹如巨人般挺立在海滩,绿意盎然,朝气蓬勃。这就是由红树林形成的奇特景观。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主题是“保护红树林 保护海洋生态”。7月26日是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那么,你真正了解红树林吗?

    红树林是生长于海洋与陆地的动态交界面的木本植物群落,是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在净化水质、固岸护堤、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海岸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被称为“海洋卫士”和“消浪先锋”。

    在我国,现有红树植物近40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份。在全球红树林持续减少的态势下,我国红树林面积增至2.9万公顷,“海岸卫士”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

    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海榄、秋茄树、角果木等红树成排“站”在水里,鱼儿在水下嬉戏,螃蟹在泥土里横冲直撞,白鹭等水鸟从林中飞过……这幅和谐美景令游人心醉

    明明是一片绿油油的植被,为何偏偏叫“红”树林呢?

    “红树林是红色的树林吗?”在第一次听说红树林时,你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会有这样的疑问。千万别让你的耳朵欺骗了你的眼睛,红树林并非像它的名字般呈现红色,而是四季常绿。

    由于红树林的树皮里富含一种名叫单宁酸的物质,当其与空气接触时会发生反应迅速氧化成红色,类似于削了皮的苹果发生氧化,因此当我们扒开红树植物树皮时就会发现红红的一片,红树林正因此而得名。所以,红树林的“名不副实”只与树皮有关,与花、叶颜色无关。

    潮涨潮落,海浪冲刷,盐水浸蚀,很难想象,还有哪种生物能像红树林一样,如此坚韧顽强,筑起一道生命防线。为了在这险恶之地占有“一席之地”,红树林练就了许多“独门秘笈”。

    1. 功能各异的根系

    红树植物生长环境多周期性海水浸淹,导致土壤泥泞松软且厌氧。为能“立足”,红树植物的进化智慧,使其发育出了功能各异的根系。从树干基部长出牢牢抓住地面的支柱根;为呼吸到足够的氧气,红树植物“绞尽脑汁”,各种大出树冠十多倍,板状、拱形撑托、指状等造型不一的呼吸根背地向上生长,露出土壤,形成了被誉为“海底森林”的红树林奇观。

    2. 抗盐专家

    一般来说,大多生物存于淡水之中,而红树林却偏偏生活在高盐的咸海水中,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拥有排盐、吸收淡水的技能。红树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主要通过保持叶片较高的渗透压来实现,对于不得不进入体内的多余盐分,则通过盐腺泌盐、落叶脱盐等方式排出去。白骨壤、桐花树、老鼠簕等红树植物,叶片表面具有盐腺,可以主动富集盐分并把多余的盐分排出叶面,干燥后现出白色的盐晶体,类似于我们人体排汗这一过程。

    3. 胎生繁殖

    红树植物最奇妙的特征是胎生现象:由于生长于潮水之中,如果红树种子成熟后马上脱落入海,就会被汹涌的海浪卷走,从而失去生长繁殖的机会。于是,植物种子直接在果实中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吊在树上。发育成熟后的幼苗就会掉落到海滩淤泥中,并迅速扎根生长成为新的植株。而如果遇上涨潮,没有及时扎根的胚轴,一方面由于密度小于水、表皮耐腐蚀,另一方面由于体内含有单宁酸,味道发涩,多数海洋动物不愿意吃,会随海流远距离漂流数月,最后在千里之外的滩涂生根发芽。

    正是这些奇妙的生存绝技,让红树林即使历经风雨,却依旧傲然屹立,郁郁葱葱。

    小身体,大作用

    红树林坚固强大的根系以及茂密枝叶构成海岸防护林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守护沿海生命与生产安全。

    红树林湿地为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提供觅食、繁殖与栖息的家园,维系了近海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作为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物种的“托儿所”,维持着当地渔业、粮食安全。

    红树林在固碳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滨海湿地既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能促进潮水中颗粒态有机碳的沉降。研究表明,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0.1%的红树林,其固碳量却占全球总固碳量的5%,成为海岸带蓝碳碳汇的主要贡献者

    红树林同时还是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保护与修复,需要千千万万个你我他

    尽管目前我国红树林生态恢复小有成就,但红树林湿地生境退化比较严重,群落退化、生境破碎化、栖息地质量下降和生态功能降低成为突出问题。

    红树林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珍贵的种质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湿地保护的要求,也是红树林保护修复的要求。我们应将红树生态修复定为长期目标,在该过程中应因地制宜选择、搭配红树物种及适当密植以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提高植被的固碳作用。相信,随着红树林保护修复的不断深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必将在维护我国海洋生态安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希望在未来大家可以用自己专业所学,为保护红树林做出最大程度的努力,一定会成为这辈子最有意义的事。


    附:

    1. 对于红树林的保护,有不少有志之士为此做了贡献,这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http://www1.szzx.gov.cn/content/2015-10/26/content_12398598.htm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4LN57JR0534RQIU.html

    https://xw.qq.com/cmsid/20220216A0C1L90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848418085832616&wfr=spider&for=pc

    http://shenzhen.news.163.com/21/0305/12/G4ATUO4304179HU5.html

    2. 红树林基金会(MCF)http://www.mc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