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了第一批国家公园,包括位于青海省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四川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东北省的虎豹国家公园;位于海南省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以及位于福建省的武夷山国家公园这5处国家公园,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一定有许多人会有疑问,我们国家怎么在2021年才建立了国家公园?我国难道不是早就有一大批国家公园了?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因为我们对国内现存的大量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有所耳闻,导致了我们认为国家公园早已建成的错觉。当然这也说明了“国家公园”这一概念在我国还没有进行广泛的普及工作。
国家公园是什么?
事实上,新设立的国家公园与我们较为熟悉的“公园”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它不是供人们休闲游玩的“公园”,也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那么国家公园究竟是个什么“公园”?“国家公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提出,是美国社会民主、荒野体验、自然保护等多种理念相结合的产物。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美国人自豪地称它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其目的就是保护自然原貌,并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为游人提供游憩大自然的机会,这是一种科普教育和科研的有效结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国家公园定义为:“为现代人和后代提供一个或更多完整的生态系统;排除任何形式的有损于保护地管理目的的开发或占用;提高精神、科学、教育、娱乐及参观的基地,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及娱乐活动的保护地。”如今,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近10000个国家公园。
自1956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我国已建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00多处,覆盖陆域国土面积约18%,领海面积约4%,它们对保护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大大小小的自然保护地存在着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这影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效率和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于2015年启动了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之后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19年,中共、中办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文件。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国家战略的国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家公园的特性
国家公园有三个根本特性:科学性、公益性、国家主导性。
首先,国家公园的运营、管理等模式的制定都需要经过严格且科学的规划。减少人类活动对保护地的破坏、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对物种多样性的维护当然是建立自然保护地的首要目标。维护生态系统的原真性的同时,国家公园的设立还可以减少保护地的破碎程度,还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2015年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的启动,学者们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工作,以及对其体制、规划、管理进行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如今首批国家公园的正式成立。
其次是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国家公园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存在,但国家公园并不只有完全封闭的核心区,在一些对游客开放的观光区,人们也可以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国家公园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保护和服务公众为目的,因此,国家公园的门票较为低廉。国家公园利用其自身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来教育民众,向民众普及自然及人文知识,是公众获取生态知识的来源,在国家公园实地获得的知识比从书本上、电视上获得的知识要更加形象。同时,对国家公园的宣传也可以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全民参与到保护大自然的工作中来。
最后是国家公园的国家主导性。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来主持建设和运营的,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大多由国家相关部门对国内的资源进行评估并将合适的地区确立为国家公园,然后与地方共同保护,国家公园不会通过私人进行投资,而是由政府进行财政资助。国家公园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珍贵名片,现如今,每个国家在建设国家公园的过程中,都根据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色和自然资源,构建了各国特有的国家公园体系,我们国家也正在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公园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努力讲好中国国家公园故事,使每位国家公民都为我们的国家公园感到自豪。
国家公园是我们宝贵的自然遗产,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如今,我们也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管理机构级别和类型参差不齐、法律制度不健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等。但是,在各行业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和学者的努力下,未来我国一定会有更多美丽而富有生机的国家公园走进大众视野,走出国门,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使更多的人触摸国家公园之美,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记录者和分享者。
参考文献
[1] 张建强,王凯韬,杨东伟.美英国家公园建设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J].特区经济,2022,(08):50-53.
[2] 王枫,樊宝敏,沈瑾兰,张德成.论国家公园文化的内涵与培养路径[J].自然保护地,2022,2(02):41-47.
[3] Lynn Ross-Bryant. Ken Burns and American Mythology in The National Parks: America's Best Idea[J].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2010, 4(4) : 475-483.
[4] 臧振华,张多,王楠,杜傲,孔令桥,徐卫华,欧阳志云.中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经验与成效、问题与建议[J].生态学报,2020,40(24):8839-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