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一颗神奇的红色星球。从地球上看去,它在夜空中闪烁着美丽的朱红色,引诱人们前去一探究竟。然而,地球到火星的距离非常遥远。对古人来说,它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是一片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土地。
火星和地球一样,围绕着太阳公转。因为和地球公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不一样,每过26个月,它才会运行到和地球最近的距离。此时太阳、地球、火星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种现象叫做“冲日”,简称“冲”。离得特别近的时候,就叫“大冲”。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位于靠近太阳的第三位,火星则位于第四位。如果从宇宙中鸟瞰,这两颗星球算得上是“宇宙邻居”。但对人类来说,这两家“邻居”,却住得一点都不近。
迄今为止,人类涉足过的最远的地方,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然而,即便是火星离地球最近的“大冲”的时候,地球到火星的距离也有将近5700万公里,是到月球距离的150倍。所以,想要飞到火星,对人类来说是个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
当火星、地球等天体运行到了合适的位置,有了合适的发射窗口时,就可以按照计划好的轨道进行火星探测了。按理来说,太空就像一个自由的游戏沙盘,飞到火星的路线也有无数种。那么,在无数种航线中,哪种最好呢?
如果把一个小秤砣系在绳子的一头,用手甩动绳子,秤砣就会被绳子拉着在空中画圈,这种圆形的运动轨道,在物理上叫做圆周运动。航天器在太空中环绕地球时,也像被绳子系着的秤砣一样,围绕地球进行圆周运动。不同之处在于,牵拉着航天器的不是一根有形的绳子,而是无形的万有引力。当航天器飞出大气层之后,就受到地球万有引力的约束,限制它在地球附近的轨道上飞行。这种离地球比较近的轨道,叫做航天器的“停泊轨道”。
但是,要想飞到火星,仅仅在地球周围环绕是不行的。在地球附近飞行的轨道高度通常只有数百公里,而哪怕在火星和地球相距最近的“火星大冲”时,火星到地球的直线距离也有将近5700万公里。要想探测火星,需要完成从“环绕地球”的轨道到“环绕火星”的轨道之间的转变。这个中间的艰难过程,被称作“地火转移轨道”。
那么,如何设计地火转移轨道,才能让停泊在地球附近的宇宙飞船最有效率地行驶到火星呢?
你可能会想:既然火星冲日时离我们最近,那么从地球发射一艘火箭,直接沿直线飞过去,不是最快捷吗?很遗憾,这虽然并不违反科学理论,但从现实角度考虑,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管是发射机器人探测车,还是发射能载人的太空舱,我们都需要火箭提供动力。但是在制造一架火箭的时候,发动机能推动多少重量,能携带多少燃料,都严重受到工业水平的限制。
在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太空任务中,火箭都是一次性用品。它所具备的推动能力,只够刚好把太空舱送到大气层外,就完成使命,自动脱落了。制造出一台飞到月球的火箭,几乎就是目前工业水平的极限。想要制造一架火箭,能够从地球一直推进到火星?这远远超出了人类的工业水平,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科学家发挥才智,找到了一条最省力又快捷的路线。回到开头的例子,挥舞绳子系着的秤砣,如果速度太快,秤砣可能挣断绳子飞出去。这是因为秤砣运动的速度超过了绳子最大弹力的极限,绳子已经拉不住它了。在太空中,如果宇宙飞船的速度足够快,超出地球引力所能牵引的极限,也会像挣脱的秤砣一样,从圆周轨道上“甩”出去。这时它飞行的轨迹不再是圆形,而是一个椭圆。而且速度增加得越多,椭圆就越扁。科学家通过控制飞船加速,可以让椭圆轨道的最远点刚好处在火星附近,航天器飞到最远时,就能正好和火星相遇。
这种转移方式的最理想状态,叫做“霍曼转移”,非常节省时间和能量。它属于一类叫“合点航线”的飞行轨道,顾名思义,就是当航天器从地球出发的时候,火星处在和地球相距最远的合点附近。不过,虽然这种方案的飞行时间短,但是因为火星和地球的运行,要想从火星回到地球,需要在火星上呆一年半左右,才能等到适合返航的时机。
为了缩短等待的时间,在载人航天任务中,可以采用“冲点航线”的轨道,也就是航天器从地球出发时,火星位于离地球最近的冲点附近。虽然这种方式在飞行途中需要花更长时间,但宇航员只需要在火星上呆一到三个月,总体来看,整个任务的时间还是缩短了不少。
在冲点航线中,我们还可以借助太阳系中的天体加速,缩短飞行时间,这就是神奇的“引力弹弓”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知道,如果在桌面上放一颗小钢珠,用磁铁吸引它,小钢珠就会朝磁铁的方向加速滚过去。这是因为磁铁给了它一个吸引的力,让它的速度增加了。类似地,当航天器经过天体的附近时,也会受到它们的吸引,速度骤然增加。
航天器受到“助推”的时间相对来说很短暂,从整个轨迹来看,它就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引力突然弹射出去一样。金星、月球和地球,都能够被当作探火航天器“引力弹弓”的来源。当这些天体运行到合适的位置时,从地面发射探测火星的航天器,就能恰好在路上被它们助推,最大程度地节省能量。
经过地火转移轨道,宇宙飞船就进入环绕火星的飞行轨道了。对于好奇号、机遇号这样“用完即弃”的一次性探测器来说,航天器可以直接降落在火星表面。在载人任务或者需要采样返回的任务中,航天器将派出登火舱落到火星表面,其余部分仍然围绕火星运转。等待有一日任务完成后,接上从火星表面返回的登火舱,再飞回地球。
这样,只需要两次短暂的加速,就能抵达火星。这种方法巧妙地借助地球公转的速度和太阳的引力,大大降低了对火箭的要求。在未来的火星之旅中,这条接近霍曼转移的路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