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蜜蜂传染性疾病对养蜂业的影响
访问量:
举办时间:2024-06-21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武汉病毒所分会
支持单位:中国老科协、中国老科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目录
主要专家简介:
展开

【简介】

中国是世界上养蜂大国,蜂群数量近千万群,蜂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蜜蜂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它为森林,草原和农业授粉创造价值是蜜蜂产品生产价值的几十倍,全球85%的开花植物和95%的果树都需要蜜蜂授粉。几千年来蜂蜜等产品一直作为健康食品和传统中医药在民众中使用,蜜蜂的养殖和生产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

近代来,蜜蜂细菌病害、病毒病害流行发生。常有大面积暴发和频发,严重影响蜜蜂授粉,使生物多样性退化,农业减产。传统的施药治疗方法,严重影响蜂产品质量安全,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因子。蜜蜂细菌、病毒病防治技术建立在蜂产品安全生产基础上,发展新型蜜蜂细菌、病毒病检测技术,建设高效,低成本,快速的检测手段,及时检测和控制蜜蜂病害的传播,创造蜜蜂养殖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优质的生态条件。加强应用生物技术研究,筛选抗病高产的蜜蜂品种,培育优质蜂群,增强蜜蜂抗病性,把生物技术和生态友好的防治技术相结合。研究蜜蜂疫病中草药预防和生物技术防治方法,推广先进的养蜂技术,完善蜜蜂产业链。实现蜂产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使蜂产业成为乡村振兴中的生态产业和大健康产业。

[返回]

【主持人致辞】

何添福:2024年度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老科沙龙”活动开始啦!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院老科协顾问,原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局长何远光来指导工作。出席今天活动的有武汉病毒所和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专家,来自其它研究单位和大学的专家,还有养蜂企业公司的专家。首先请武汉病毒所纪委书记韩轶讲话。

韩轶:首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来武汉病毒所参加本次活动,非常感谢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院老科协和武汉分院提供给研究所的机会。也特别感谢徐红革书记,何添福所长,梁布锋研究员,张新军高级工程师和到场的领导专家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我们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从建所到2000年左右,研究所主要致力于昆虫病毒和动植物病毒的研究,为工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服务做了大量应用开发研究工作,解决了许多生产实际问题。期间取得的很多研究成果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多项研究空白。进入新世纪后,结合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研究所面向国家需求,积极将科研重点向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和新发传染病病原领域扩展。多年来,研究所在病毒学,应用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学科领域有深厚的积累。这次学术沙龙聚焦于国家及社会公众关心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科学前沿问题,以蜜蜂细菌,病毒性病害对蜂业发展的影响为主题,也是研究所长期工作积累的体现与传承。

徐红革:何局,各位老专家,老领导,大家上午好!老科技工作者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老科协成立30周年报告中批示,要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优势特长,积极作为。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更好发光发热,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老科学家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学术沙龙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助力科技创新发展。武汉分院历来重视离退休工作,持续竭诚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优势作用搭建交流平台,提供资源支撑。最后,预祝本次学术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返回]

【领导致辞】

[返回]

【主旨报告】

梁布锋《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蜜蜂病毒的研究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发现的蜜蜂病毒种类约30种,常见的有6种。大部分病毒对蜜蜂的生长生活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有少部分病毒对蜜蜂的养殖有重大影响。在我国对养蜂业危害最大的病毒是蜜蜂囊状幼虫病毒病,这是一种由囊状幼虫病毒(英文名Sacbrood.Virus.简称SBV)引起的在蜜蜂幼虫间传播的恶性传染病,特别是在中蜂种群中发病较为严重。主要感染蜜蜂幼虫使其致病死亡,SBV可在中华蜜蜂成虫体内繁殖,但不引起症状。本病死亡率高,常在早春、晚秋两季低温寒潮时流行。蜜蜂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在蜜蜂生命周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蜂是一种典型社会性昆虫,呈现型级分化,世代交替、社会分工协作特性。而蜜蜂病毒病则以蜜蜂生命周期四个不同型态生命体为永久宿主,周而复始,循环传播。它的传播速度快,迅猛,呈现急性发病,流行性爆发。具有毁灭性,灾难性,顽固性。

蜜蜂病毒传播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1)水平传播,蜜蜂病毒通过带病蜜蜂个体在同一时期的不同个体间水平扩散,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2)垂直传播,蜜蜂病毒可利用带病毒蜂王产卵,通过卵表病毒和卵核病毒在蜜蜂不同生长阶段传播给幼虫、蛹和成虫,呈现垂直方向传播。 

wps_doc_0.jpg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的潜伏期为5-6天,患病幼虫大多死于封盖后,体色由珍珠白变黄,继而变褐、黑褐色。尸体不腐烂,无粘性,无臭味,幼虫表皮增厚,里面充满颗粒状液体。若用镊子夹出时则形成“嚢状”。

蜂群中带病毒的成蜂是病毒的主要传播源头,蜂群中的病死幼虫和被污染的饲料(蜜、粉)也是病害的来源。当带毒的工蜂饲喂幼虫时,就可能将病毒传给健康的幼虫。被病毒污染的巢脾和蜂具也是中囊病的传染来源,工蜂在清理病死幼虫时也会感染带毒。至于病害在蜂群间的传播,则主要是在采集花蜜过程中种群交叉传染的。中囊病在夏季病情逐渐减轻,病情可以自愈,但在秋后或翌年春季又会复发。在蜜源缺乏,而幼虫又缺乏蛋白质饲料时,容易发病,且病情较重;相反,当外界蜜源丰富,巢内贮蜜和花粉充足,蜂群内蜂数密集,发病较轻且容易自愈。不同蜂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外来引进的意蜂抗病力较强。而就是在中华蜜蜂同一品种之间,也存在抗病性不同的种群。

SBV的直径约为30纳米,呈球状二十面体结构。它属于微小RNA病毒科,基因组为正链单股RNA。使用分子生物学RT-PCR技术,对病毒进行cDNA克隆,经基因测序仪分析。得知SBV的基因长约8.7kb,编码约2800多氨基酸。不同来源的病毒基因型不同,至少有欧洲型,远东型,南非型等,其基因组大小,基因排列略有差别。了解了SBV的基因组信息,对于病毒的检测,病毒复制的规律,抗病毒的机制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鉴于SBV对于养蜂业的巨大危害,在其发生的早期预防预警很重要,特别是成蜂即使带毒也不显示任何症状,更要随时检测提早预警。检测病毒的技术手段有很多种,一些技术应用多年,已经非常成熟。比如电子显微镜检查,基因芯片检查,核酸检查,酶联免疫检查等等。但从技术使用的成本,方便性,可及性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现在运用最多的是两种技术,一是PCR检测方法,二是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

PCR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技术,已有40年的发展历史。除了在生物学科研领域外,它还被广泛运用在医学,农业,发酵工业等很多场所。经过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在反应体系内的聚合酶的改造,添加剂的变化,PCR仪革新创造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的PCR仪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仪器的使用更为方便,价格更亲民。在检测方法上有常规RT-PCR技术,多重PCR技术,巢式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等等,根据不同场景选择使用。因为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很大,社会上也成立了很多基因检测公司,客户可以直接将样品送到公司,很快能得到结果。因为有这样完善的技术和服务体系,使得蜜蜂囊状病毒的核酸检测变得非常便捷。这种技术适应于在SBV流行的季节,防疫部门检查和跟踪病毒的传播。实际上另一方面我国大量的蜂农是个体户,随着季节,开花的地区变化而流动,无法使用该技术。于是就有了不使用专门的仪器和额外试剂,而可以测出蜜蜂体内的SBV病毒的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胶体金检测试纸也是一种成熟的技术,选择SBV的特定基因,经过原核表达扩增多肽抗原,制备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结合双抗体夹心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出SBV胶体金检测试纸条。使用起来很简单方便,按照说明书操作,在10多分钟就可以得到结果,适合流动的蜂农随时检测。

对中囊病的预防要大于治疗,预防的原则是切断病毒的传播路径。使其仅局限于已发病的范围,不影响整个蜂群,不影响更多的其它蜂群。一是要提前预警,在检测试剂完善的前提下,定期检测成蜂和幼虫,提早知道。二是加强蜂群的营养,补充花粉,维生素等,蜂群体格健壮才能抵御病毒病害。三是在早春,晚秋气温变化激烈的时期,要加强蜂巢的保暖。鉴于蜜蜂囊状幼虫病时不时在地区之间,严重时在国内跨地区间大范围流行。在病毒流行期检疫部门要实时通报,对疫区蜜蜂的转场严格控制。发现感染严重的蜂群要及时销毁,防止其继续传播。蜂农之间的蜂群交易,以及上市蜜蜂产品的交易也要谨慎对待。在蜂巢被病毒侵入,蜜蜂开始发病时,要果断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在确认蜂王没有被感染的情况下,把蜂王‘断子’隔离,此时工蜂会清理蜂巢中的病死幼虫,保障蜂巢的安全环境。对于蜜蜂接触过的器具要及时消毒,如对于蜂箱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消毒,用甲醛浸泡空脾,冰醋酸熏蒸花粉脾,二氯异氰尿酸纳浸泡巢脾等等。不同品种的蜜蜂,或者同一品种来源不同的蜜蜂对SBV的抗性也不相同,选择抗病品种培育新蜂王是一项长期任务。适时更换新的蜂王是预防中囊病的好办法,因为选育的新蜂王有更强的生活能力,本身带毒的可能性很小,阻断了病毒的垂直传播,这样就能保证蜂群的安全。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在长期抗瘟疫的流行中,凝聚了很多先辈的努力。数千年的医疗经验的积累,也发掘了很多抗病毒的药物。这些药物在用于治疗家畜,家禽,宠物等家养动物上也显示了它的疗效。中草药治病毒病的疗效好,性质温和,副作用较小,这是优势,它的劣势是服用时间比较长。选择一些清热解毒,消炎退热的药,比如金银花、连翘、半枝莲,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菊花、柴胡、甘草等中草药,对抗病毒都有比较强的作用。这些药物也同样可用于中囊病的治疗,有单独使用一味药的,也有几种药配合使用的。实际上现代中药也有一味药经深入开发而获得很好疗效的,比如用于疟疾病治疗的青蒿素,一直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首选药物。还有近年国内某药企开发的黄葵胶囊,也是一味,可以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降低尿蛋白。抗病毒的化学药也在临床上使用多年,同样能用于中囊病的治疗。比如常见的广谱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结合化学药和中草药的优点,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更显优势。如用金刚烷胺加中草药,治疗中囊病疗效可达80%以上。

【邀请报告】

张新军《蜜蜂细菌病、病毒病发生对蜂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在1000万群,养蜂生产主要有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两大种类,其次有东北黑蜂、新疆黑蜂、卡尼阿拉蜂等近10个蜂种。我国也是世界上蜂蜜生产大国,年产蜂蜜50万吨,出口数量世界和一。

蜜蜂是地球上传粉昆虫(15万种)中的优势物种,是植物传粉中最理想的授粉昆虫。蜜蜂为农业授粉带来品质提升、产量增加,实现农业增收。蜜蜂为完善生物多样性和现代农业绿色防控方面作出贡献。同时,现代养蜂业正在融入乡村振兴中的大康养、大生态、全域旅游产业之中。

我国中蜂产业发展存在着几方面突出问题:一是山区农户分散养殖,规模小,控制疾病难,造成蜜蜂细菌病、病毒病循环发生,带来产品品质下降。二是中蜂健康养殖和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技术应用程度不高,造成细菌病、病毒病害普遍发生,交叉、反复、长期侵害。三是蜂群流动过程,缺乏各项检疫,造成区域性疫病爆发。由于细菌病害、病毒性病害经常发生,对中蜂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一是蜂群养不强,生产能力弱。二是很多蜂场在对病害防治方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严格、不规范,造成蜂产品药物残留而带来产品不合格。

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与感染症状。有念球状蜂房球菌和米粒状蜂房芽杆菌两类。革兰氏阳性菌,带病菌工蜂饲喂1-2日幼虫时产生感染,3-4日幼虫发病死亡,腐败发臭,幼虫成为乳白色臭糊浆糊状,牙签挑起发臭。严重时打开蜂盖,提取蜂脾一股腥臭味。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原与感染症状,主要是中蜂囊状病毒微(RNA病毒),直径28-30nm,通过工蜂饲喂幼虫引起。1-2日龄幼虫感染,病毒在幼虫体内复制4-5d,6日以后的大幼虫发病,表皮完整,体内营养全被病毒溶解吸收,镊子挑起幼虫尸体,呈现囊状水袋。细菌、病毒病害发生趋势及特点,一是发病范围呈现区域性和全国性;二是时间上表现为长期性和常年性;三是病原具有可变异性和混杂性;四是病情发生具有反复性和突发性。

蜜蜂细菌、病毒病害对养蜂生产影响

蜜蜂细菌病、病毒病发生危害及对蜂业发展产生影响,特别是中蜂养殖区欧洲幼虫腐臭病及中蜂囊状幼虫病两个典型性细菌性病和病毒性病害发生危害及对蜂业影响较为严重。

我国蜂业爆发病害,历史上,1957年,全国爆发大蜂螨,蜂群数量下降50%左右;1960年前后,美洲幼虫腐臭病爆发流行;1972年早春,广东省佛网县首先发现中蜂囊状幼虫。1972-1973年,迅速蔓延广东、福建、云南、贵州、湖北、重庆、四川等,百万群蜂群死亡。1985-1987年,中蜂囊状幼虫病再次在武陵山区爆发,2004-2005年,中蜂囊状幼虫病再次在广东省爆发。

意大利蜜蜂转地养殖、中华蜜蜂分散养殖,盲目引种导致欧洲幼虫腐臭病、中囊病大面积爆发、频发,病源压力持续影响蜜蜂健康养殖,蜜蜂细菌病、病毒病具有顽固性、毁灭性,难以治疗 ,时常造成疫区大面积蜂群崩溃。蜂群死亡率15%-90%,养蜂生产减产30%-80%,蜂产品易产生抗生素残留、药物残留,严重不合格。发病区域严重影响蜜蜂授粉,生物多样性退化,农业减产减收,蜂农收入微薄。



蜜蜂细菌病、病毒病综合治疗方法

(1)培育优质良种和强壮蜂王,提高蜂群抗病性,完善与健全蜜蜂病虫害监测及预警体系。

(2)研发高效、低毒、新型防治药物,推广蜜蜂病害无害化防治技术。开展国际合作,分享技术资源与成果经验。严格蜜蜂疫病检疫,发现发病严重的蜂群应焚烧、销毁。

(3)蜂箱、蜂机具消毒杀菌

用4%-10%甲醛溶液杀灭欧腐病、中囊病、孢子虫病及其他病毒细菌病害;用2%-3%氢氧化钠溶液杀灭欧腐病、中囊病病原;用硫磺3%-5g/10脾  密闭薰蒸8-12h,杀灭病毒、细菌、真菌病原及各种虫害;用升华硫5-6g/箱  燃烧产生SO2,杀灭病毒、细菌、真菌病原及各种虫害。

(4)药物治疗方法

欧腐病:0.2%磺胺类药物糠浆,每2d饲喂一次,3次为1个疗程。0.1g土霉素或0.1g红霉素,加入500ml50%糖浆中,每3d饲喂50ml,3次为1个疗程

中囊病:少量水溶4-5片病毒灵,加入200-300ml糖浆中,每2d饲喂1次,5次为1疗程。

用13%盐酸金刚烷胺粉10-12g,加入500ml50%糖浆中,每2d饲喂1次,5次为1疗程。

(5)中草药预防与治疗

欧腐病:板蓝根、半枝莲、金银花各150g,煎汁3次,合并煎液500ml,加入到1500ml60%糖浆,进行饲喂,每2d1次,3次为1个疗程。

中囊病:桔梗、连翘、甘草、板蓝根、金银花各20g,煎汁3次,合并煎液,加入到60%糖浆中,再1%维生素,进行饲喂,每2d1次,5次为1疗程。

元胡60g,煎汁3次,合并煎液,加入到60%糖浆中,加1片病毒灵进行饲喂。

【讨论与交流】

何远光:今天学术沙龙报告内容符合学术活动要求,参加单位有武汉病毒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并邀请了蜂业企业参加。中科院以外多家单位的参加,为我们增添光彩,做到了院内外开门办沙龙,老中青结合,具有独特性、开拓性。两位报告人所作蜜蜂细菌病、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及其对蜂业发展影响的报告,内容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会议讨论是非常热烈的,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学术沙龙是成功的,是圆满的。

张新军老师报告中,报告了蜜蜂细菌病、病毒病发生对蜂业发展影响,在防治方面用中草药和化学药物。那么目前在我国有没有生产防治蜜蜂病害药物,解决养蜂生产问题?他们具备的生产规模怎样、产生的经济效益如何?

张新军:我国在蜜蜂细菌病、病毒病防治方面作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和进展。比如:北京中国蜜蜂研究所蜂药厂研制的保幼康,专门用来治疗蜜蜂幼虫腐臭病的。山西卫鹏制药公司生产的中蜂囊立克,专门用来治疗中药囊状幼虫病。山西卫鹏制药公司生产历史悠久,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在蜂业界有一定影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何远光:我们通过学术沙龙活动,开展学术和科学技术方面研究与探讨,是很好的,也是很有效的。我们报告人在报告中讲到利用中草药防治蜜蜂病害方面取得一些成效。那么,请问您在哪些地方做过这方面应用研究,取得效果如何?

张新军:我们在利用中草药作预防治疗,取得效果比较好。比如:在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板栗坪蜜蜂庄园,早春季节利用正常生产蜂群做预防性试验,将10个蜂群分为两个组,一组饲喂板蓝根、半枝莲、连翘、桔梗、甘草片中草药煎煮液兑糖浆水,进行饲喂中草药药物糖浆,作预防性治疗;一组不饲喂中草药药物糖浆,不作预防性治疗。对比结果很明显,作了预防性治疗的蜂群全部不感染欧洲幼虫腐臭病,不作预防性治疗的蜂群,不同程度患病。我们在神农架林区宋洛镇刘氏蜂场,用同样方法饲喂20个蜂群,治疗中度患欧洲幼虫腐臭病,治疗效果达96%以上。

杨伏生:蜜蜂细菌病、病毒病对养蜂业的危害很大,怎样用中草药和化学药来治疗?

梁布锋:有很多化学药是抗细菌感染的,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成本低的,杀菌效果好的,比如磺胺,红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抗病毒的化学药也很多,比如常见的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也是效果好、成本低的药。中草药的来源也很多,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寻找那些易于采集、成本低的中草药。而且化学药加中草药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金刚烷胺加半枝莲,抗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疗效可达80%以上。

熊又升:刚才听了两位报告人报告,把中药与化学药物治疗蜜蜂病害有很好效果。蜜蜂与人类生存条件息息相关,我们遵守科学、尊重知识、保护蜜蜂,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我想请问一下张老师,中药与化学药物可以同时使用治疗蜜蜂细菌病和病毒病吗?

张新军:是的。把中草药与化学药物结合使用,治疗蜜蜂细菌病、病毒病方法是可行的。第一,一般情况下,中草药作预防蜜蜂病害上是很好的,化学药物在治疗蜜蜂病害上也很有效。第二,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中草药与化学药物结合起来,治疗蜜蜂病害,使患病蜂群得到有效治疗,并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化学药物大多是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类和盐酸金刚烷胺片或粉,使用时要把握好治疗时间和方法。一是使用抗生素药物一定要同蜂产品生产期错开;二是对于用药物治疗的蜂巢脾要进行清理和更换,这样,才能保障蜂产品生产的安全。

梁布锋:刚才听了张老师报告,我提出一个问题,西方蜜蜂引进对我国中蜂物种生存有何影响?

张新军:120年前,意大利蜜蜂引进以后,我国养蜂生产实现快速发展。随着意蜂不断地引进,在生产中,转地养蜂,追花夺蜜,也使得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传播开来,各种细菌病、病毒病交叉感染,快速传播。在我国中蜂养殖区中蜂蜂群没有逃脱各种病害侵害,中蜂物种生存受到影响。但是,我国中蜂在各地山区高山峻岭中和各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下,种群同样得到保护。在山区无人区,只要有中蜂种群存在,只要生态条件好,有较丰富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泌蜜供粉,中蜂种群就会快速繁殖起来,不会造成中蜂物种成为濒危物种。

王沫我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是专门从事中药材专业技术研究的。今天很荣幸参加中科院及武汉病毒所举办学术沙龙活动,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很有收获。希望今后利用学术沙龙这个平台,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家们组织起来,多开展这方面学术交流,一定会起得很好的效果。

陈涛:今天开展的老科协沙龙活动中,听了两位专家的专题报告,讲解了人类有益昆虫蜜蜂病害(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在防治过程中,采用了具有创新性的中草药以及其与消毒药物综合防治技术,这种生物防治安全有效,对养蜂业的发展和蜂产品的安全做出了贡献。建议:如果再有此类沙龙活动,可以吸纳一些年轻科研人员参与,达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互动和学习。

杨宝玉:听了病毒所梁布锋研究员和华中农大张新军高级工程师的专题报告,很有收获。我也曾经在生物防治课题组,参加了一些研究工作,深感生物防治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推广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两位老师的研究成果,张新军老师在推广科学养蜂技术确实非常不容易,为国家实实在在做出了贡献,收到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返回]

【总结与建议】

建议,第一,在我国中蜂养殖区建设规范化的示范蜂场和安全生产示范基地,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第二,组织专家开展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的真实性调查,分析多个风险控制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第三,开展利用中草药预防与治疗蜂病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保障中蜂产品质量生产安全。

建议,中科院及中科院老科协组织多方面相关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返回]

何远光:今天学术沙龙报告内容符合学术活动要求,参加单位有武汉病毒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并邀请了蜂业企业参加。中科院以外多家单位的参加,为我们增添光彩,做到了院内外开门办沙龙,老中青结合,具有独特性、开拓性。两位报告人所作蜜蜂细菌病、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及其对蜂业发展影响的报告,内容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会议讨论是非常热烈的,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学术沙龙是成功的,是圆满的。

张新军老师报告中,报告了蜜蜂细菌病、病毒病发生对蜂业发展影响,在防治方面用中草药和化学药物。那么目前在我国有没有生产防治蜜蜂病害药物,解决养蜂生产问题?他们具备的生产规模怎样、产生的经济效益如何?

张新军:我国在蜜蜂细菌病、病毒病防治方面作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和进展。比如:北京中国蜜蜂研究所蜂药厂研制的保幼康,专门用来治疗蜜蜂幼虫腐臭病的。山西卫鹏制药公司生产的中蜂囊立克,专门用来治疗中药囊状幼虫病。山西卫鹏制药公司生产历史悠久,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在蜂业界有一定影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何远光:我们通过学术沙龙活动,开展学术和科学技术方面研究与探讨,是很好的,也是很有效的。我们报告人在报告中讲到利用中草药防治蜜蜂病害方面取得一些成效。那么,请问您在哪些地方做过这方面应用研究,取得效果如何?

张新军:我们在利用中草药作预防治疗,取得效果比较好。比如:在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板栗坪蜜蜂庄园,早春季节利用正常生产蜂群做预防性试验,将10个蜂群分为两个组,一组饲喂板蓝根、半枝莲、连翘、桔梗、甘草片中草药煎煮液兑糖浆水,进行饲喂中草药药物糖浆,作预防性治疗;一组不饲喂中草药药物糖浆,不作预防性治疗。对比结果很明显,作了预防性治疗的蜂群全部不感染欧洲幼虫腐臭病,不作预防性治疗的蜂群,不同程度患病。我们在神农架林区宋洛镇刘氏蜂场,用同样方法饲喂20个蜂群,治疗中度患欧洲幼虫腐臭病,治疗效果达96%以上。

杨伏生:蜜蜂细菌病、病毒病对养蜂业的危害很大,怎样用中草药和化学药来治疗?

梁布锋:有很多化学药是抗细菌感染的,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成本低的,杀菌效果好的,比如磺胺,红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抗病毒的化学药也很多,比如常见的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也是效果好、成本低的药。中草药的来源也很多,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寻找那些易于采集、成本低的中草药。而且化学药加中草药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金刚烷胺加半枝莲,抗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疗效可达80%以上。

熊又升:刚才听了两位报告人报告,把中药与化学药物治疗蜜蜂病害有很好效果。蜜蜂与人类生存条件息息相关,我们遵守科学、尊重知识、保护蜜蜂,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我想请问一下张老师,中药与化学药物可以同时使用治疗蜜蜂细菌病和病毒病吗?

张新军:是的。把中草药与化学药物结合使用,治疗蜜蜂细菌病、病毒病方法是可行的。第一,一般情况下,中草药作预防蜜蜂病害上是很好的,化学药物在治疗蜜蜂病害上也很有效。第二,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中草药与化学药物结合起来,治疗蜜蜂病害,使患病蜂群得到有效治疗,并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化学药物大多是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类和盐酸金刚烷胺片或粉,使用时要把握好治疗时间和方法。一是使用抗生素药物一定要同蜂产品生产期错开;二是对于用药物治疗的蜂巢脾要进行清理和更换,这样,才能保障蜂产品生产的安全。

梁布锋:刚才听了张老师报告,我提出一个问题,西方蜜蜂引进对我国中蜂物种生存有何影响?

张新军:120年前,意大利蜜蜂引进以后,我国养蜂生产实现快速发展。随着意蜂不断地引进,在生产中,转地养蜂,追花夺蜜,也使得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传播开来,各种细菌病、病毒病交叉感染,快速传播。在我国中蜂养殖区中蜂蜂群没有逃脱各种病害侵害,中蜂物种生存受到影响。但是,我国中蜂在各地山区高山峻岭中和各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下,种群同样得到保护。在山区无人区,只要有中蜂种群存在,只要生态条件好,有较丰富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泌蜜供粉,中蜂种群就会快速繁殖起来,不会造成中蜂物种成为濒危物种。

王沫我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是专门从事中药材专业技术研究的。今天很荣幸参加中科院及武汉病毒所举办学术沙龙活动,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很有收获。希望今后利用学术沙龙这个平台,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家们组织起来,多开展这方面学术交流,一定会起得很好的效果。

陈涛:今天开展的老科协沙龙活动中,听了两位专家的专题报告,讲解了人类有益昆虫蜜蜂病害(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在防治过程中,采用了具有创新性的中草药以及其与消毒药物综合防治技术,这种生物防治安全有效,对养蜂业的发展和蜂产品的安全做出了贡献。建议:如果再有此类沙龙活动,可以吸纳一些年轻科研人员参与,达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互动和学习。

杨宝玉:听了病毒所梁布锋研究员和华中农大张新军高级工程师的专题报告,很有收获。我也曾经在生物防治课题组,参加了一些研究工作,深感生物防治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推广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两位老师的研究成果,张新军老师在推广科学养蜂技术确实非常不容易,为国家实实在在做出了贡献,收到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