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抑郁与大脑
访问量:
举办时间:2024-06-27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老科协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心理所分会
支持单位:抑郁与大脑

【简介】

[返回]

【主持人致辞】

[返回]

【领导致辞】

[返回]

【主旨报告】

【邀请报告】

【讨论与交流】

目录    
简介                       
主持人致辞        
主旨报告            
邀请报告
交流与讨论        
主要专家简介:
展开

【简介】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抑郁症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后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根据2020年中国精神卫生报告的统计数据,抑郁症在中国的患病率约为3.4%,且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494亿元。抑郁症不仅危害着个人的生活品质,更是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物等多个因素。近年来,脑科学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揭示了抑郁症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明显异常,如海马体萎缩、神经递质失衡等,这些变化与抑郁症的症状密切相关。此外,心理免疫学的兴起也为我们理解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心理应激事件被认为是触发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心理免疫系统在应对应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公共卫生领域,抑郁症的防控同样至关重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抑郁症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和防治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疗和心理支持,是降低抑郁症发病率和缓解其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抑郁症、脑科学、心理免疫与公共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挖掘这些领域的内在联系,我们才能找到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返回]

【主持人致辞】

赵国胜: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参加我们的学术沙龙活动。今天特别高兴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严超赣研究员、王玮文研究员做学术沙龙的报告。同时,今天还请到了生物物理所、遗传发育所、地质地球所、动物所分会的领导参会。我要特别提出,心理所历史上曾经很困难、非常艰难,由于前期工作没有做好,经费短缺、科研成果不多。经过努力,在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关怀帮助下重新起飞站起来,这个过程中长期担任生物局的王贵海局长,对我们帮助非常大,今天借此机会向王贵海老师表示感谢!好,首先有请严超赣研究员做沙龙报告。

[返回]

【主旨报告】

严超赣: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参与咱们的沙龙,以前没有参加过,今天会介绍一些我们的工作,也同时介绍一些抑郁症最新的科研前沿的进展。今天主要的内容是讲讲抑郁症患者大脑有什么异常?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假如TA沉浸在痛苦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以及如何逆转抑郁的过程,或者是让抑郁的人群能够带着“抑郁”幸福的生活。

大脑在想什么?

在座有些老师不是来自心理所的或是从事心理领域的专家,你们可能没有体会,我出去经常说我是心理所的,人家就会想“你是不是知道我在想什么呢?心理学家会读心术吗?”哈哈,其实心理学并不会读心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现象、意识和行为的科学。我们研究人的大脑如何发育成长,大脑发育过程遇到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这是心理学,不是读心术。

但是大家有这样的刻板印象,是不是我们也应该做一些“读心术”的研究,去研究研究人到底在想什么?我之前有个毕业的博士就是专门研究了"我们在想什么"的这个问题,就是不用你说话也能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根据我们研究的思维范式,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做的时候,TA的大脑在想什么呢?比如,有人想割双眼皮,或者希望自己能长高点儿。这个想法是来自于一个男生还是一位女生呢?更可能是一位女生,对吧?看来,即便一个人什么都不做的时候,男女的想法还是有差别的。再比如有人想的是酷睿电脑、越南战争、美国空军多厉害,那大家肯定觉得这是个男生。所以,即便人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每天想的念头还是有区别的,这是正常男生和女生的区别。

男女的大脑各自在想什么?

男性和女性在什么都不做时,想法是有不同的倾向的。经过我们统计,女性会有更多关注本体感觉的想法,更多的关注自我、更多的关注未来、更多的问题解决、更多的反省和反刍的相关念头。同时,女性相比男生往往有更多的自责、担忧、厌恶、恐惧、悲伤等等负向的情绪,但是也有更多的正向情绪,更多的幸福、喜欢、愉悦的体验。所以女性会有更加情绪化的大脑。女性什么都不做时,想法有更多的情绪色彩,有更多负性,也有更多正性。

男女的大脑实际上是不同的,有一篇文章说,男女的大脑不能简单分成男性脑和女性脑。不过,经过我们采集的八万多个脑样本,来自217个站点的数据而训练出的模型,是可以以95%的正确率判断大脑主人是男是女。这时,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通过脑性别测试,我们发现孤独症患者(亦称自闭症)的大脑特征更接近于男性的大脑。而在抑郁症患者中,男性患者的大脑更容易被模型判断为女性的大脑,也更可能罹患抑郁症。

抑郁的大脑想什么

因此,我很关注为什么有些明明看起来很正常的人,TA想的却与我们不同,以至于会选择抑郁自杀。这里我要补充一些事实,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很多科学家、政治家、明星都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在中国的发病率是3.4%,相信在座每一位老师,或远或近的身边都有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

那抑郁是如何诊断的呢?抑郁包括了早醒、食欲不振、自杀念头、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等一系列症状。现在诊断抑郁症是医学问诊,医生一般询问:最近有没有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有没有以前觉得快乐的时候现在再做也感受不到快乐了?如果原来看电影很开心,现在看电影索然无味,这就是“快感缺失”。此外,抑郁症患者还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失眠,比如凌晨三四点钟醒来睡不着,或是晚上难以入睡,或者不能维持睡眠。除此之外还包括行动思维的迟滞,行动迟缓,反应缓慢。有时,患者会变得易怒;假如这个人本来脾气非常好,但是近来一点小事就发火,这时不一定是他性格出现问题,而是要怀疑他有可能抑郁了。因为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之一就是易怒,不是因为他性格想爆,而是因为大脑已经产生了改变。目前,临床上诊断抑郁症还没有统一客观的标准,比如通过验血、扫描大脑就知道患者是否抑郁了。所以我希望未来验血能联合脑扫描和认知测试的结合来给出统一客观的标准。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抑郁症患者即便什么都没做,TA的想法就很负面。抑郁症患者的想法会有更多的内部导向、更多的关注自我、更多的关注过去、更少的关注未来、更少关注积极的事情、更多关注消极的事情。即便在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想法也有差异:比如有更多的负面情绪,指责、担忧、厌恶、恐惧、悲伤等等,以及更少的惊喜、更小的幸福感、更少的喜欢、更少的愉悦。因此,人一旦陷入抑郁痛苦中就不易出来。

抑郁的病因

人为什么会抑郁?这话题一直难以解释清楚。很多抑郁症患者说,好像我的家庭、工作也还可以,为什么偏偏我就抑郁了呢?其实抑郁的病因复杂,大致有以下这些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因为抑郁症遗传度有40%,精神分裂症会达到70%;其次是童年经历,早期的创伤,比如被霸凌、性侵的经历,是导致抑郁的高风险;之后是社会因素,比如成年之后工作压力大、失恋、失业这些打击叠加起来致人抑郁。所以很多研究在探索人为什么抑郁,通过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等因素来研究抑郁为何会发生。比如从遗传视角看,海明威和他的家族像是受到了诅咒,家里几乎都抑郁自尽,也许因为他们家族抑郁的遗传因素非常高。

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也是一个重要角度,比如王玮文研究员将要提到的大鼠早期虐待的实验。老鼠也会展现抑郁的行为,比如以前它很爱喝糖水,长大以后抑郁了就不爱喝糖水了。还有强迫老鼠游泳的实验发现,老鼠在压力巨大情况下也会很快停止挣扎。脑科学研究发现,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婴儿大脑发育快,但是接下来大脑发育就缓慢了了,之后在青春期又会有快速发育的过程。在大鼠实验中,早期遭受虐待的老鼠大脑发育似乎出现了停滞,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不良的童年抚育环境可能是诱发人类抑郁症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国家如此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因为留守儿童成长期的环境比较恶劣,无疑会对他们大脑产生影响,导致之后产生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问题。

此外,抑郁症患者最难的一点是向别人解释他的抑郁。当他给别人解释自己闷闷不乐、自己觉得很疲倦、自己认知能力下降、自己想自杀时,可能别人只是说不要这么想,想想生活多阳光、多想一些快乐的事情,更有甚者说这是矫情。实际上,抑郁的大脑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们知道,大脑在加工信息时,是神经元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其本质上是化学信号。上一个神经元往下一个神经元传递信号过程中,有很多神经递质在囊泡中。而抑郁症患者的神经递质浓度下降,传递电信号的效率会降低。神经元受体等不来神经递质就会长出更多的受体来拼命吸收神经递质,这种大脑的细微改变是抑郁症患者产生诸多负面症状的根源。

反刍思维

大脑是宏观的网络,不同脑区有神经的交互。所以,要理解抑郁症患者,就要知道他们大脑神经网络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传统的抑郁症脑影像研究样本非常少,并且非常高昂,搜集数据很困难,所以针对这些严峻挑战,我们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多中心大数据去站点效应标准化推荐方案。如果医院用了我们设计的平台软件进行标准化的处理,最终的结果拿给我们就可以汇聚成多中心的数据。为此,我们还创立了抑郁症脑影像大数据联盟,联盟内把搜集整理的数据发了几十篇论文之后便向全世界开放共享。我们希望全世界通过脑影像大数据找到针对抑郁症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三四百个国际研究团队申请我们的数据进行分析,国际上也有很多论文用我们的数据发表,这无疑是推动了全世界抑郁症脑影象的开放科学。结合联盟内合作与研究,我们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默认网络和正常人是有差别的,抑郁的大脑默认网络是降低的,大脑网络连接减低,大脑信息传递的效率减低,大脑通信效率也减低。

这些抑郁的大脑的默认网络产生改变后,抑郁的患者便会在什么都不做时关注更多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抑郁往往和反刍思维相关。比如,抑郁症患者总是非常的痛苦,反复回想:我为什么这么倒霉?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偏偏发生在我身上?就像牛会反刍一样,抑郁症患者总是把过去痛苦的事情反复地咀嚼且沉迷其中。于是我们发现:在反刍思维活跃的时候,默认网络核心子系统与内侧颞叶子系统功能连接上升,与背内侧前额叶子系统功能连接减低。这时呈现的情况就是,患者过度沉湎于过去,不能充分的关注当下。

心花计划

当一个人陷入抑郁反刍思维当中,我们该怎么干预呢?

一种是心理上的干预方式,就是我们在进行的正念生活小组实验。正念,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本意是引导人关注当下、不加评判地关注当下。正念疗法则是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治疗抑郁症,目前有研究表明正念练习会改变大脑的功能连接。除此之外,其他干预措施还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理等方式。目前的很多抗抑郁药物都会降低抑郁症大脑的功能连接,所以有的医学研究开始关注氯胺酮,也就是K粉,在治疗复发性抑郁时有快速起效的作用。因为氯胺酮会马上在大脑起效,所以很多人在研究其神经机制,寻求替代性药物。物理治疗一般是通过脑外的高变磁场干预,高变磁场会诱发患者脑内的电流,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元以起到治疗抑郁的效果。也可以理解为“电休克”,就是用超大的电流把患者大脑电一下。但是,这会带来很大的记忆的损伤,并且电一下后不会持续很久,过一段时间患者又会产生抑郁。

抑郁症有很多亚型,不容易实现对每种类型的抑郁症进行精准的治疗,或者根据个体化靶点进行精确干预,所以需要开发相关的技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花计划”就是希望对入组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追踪十年的研究。我们很好奇,有些抑郁症患者可能控制得比较好,甚至有的会走上人生巅峰;而有些抑郁症患者最后颠沛流离,自杀死亡。我们希望通过十年的追踪研究,探索这些不同的人生方向。同时能引导抑郁症患者如何与抑郁共处,甚至活出比较心花怒放的人生,至少不是自杀死亡的人生。

传统的研究是以研究者为中心,研究员采集抑郁症患者的数据,分析其大脑,所以抑郁症患者是文章中的一个个数据点。但是在抑郁症研究之外,每一个抑郁症患者不止是一个数据点,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人生,所以项目要以病人为中心。“心花计划”就是要连接两者,将以研究者为中心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思路结合在一起,希望实现抑郁症的早期识别、抑郁症的预防、抑郁症的干预。预防阶段是亚临床抑郁状态,当一个人有抑郁的情况,但是还没有严重到重度抑郁的时候介入。至于说如何进行早期干预,甚至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如何进行干预,心花计划目前有六七十位心理咨询师提供标准的“移空疗法”的咨询,通过八周的心理干预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心花计划的愿景是构建基于患者的大脑模型,让每个抑郁症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同时要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网络,不仅有科学家、心理咨询师、医生、患者家属、社会工作者、教师、政府工作人员,共同形成一张社会网络,让陷入抑郁的人快速的获得来自各方的支持。

心花计划一期主要是对病人进行测查、确定相应的干预的流程、一对一心理咨询,也包括了医生给患者的测查和患者自身的抑郁测查、焦虑测查。一期工程会为患者提供很好的心理咨询,以初步减轻抑郁情绪的效果、减轻焦虑的效果、改善失眠、提升自我效能等等。接受了移空疗法的患者在做认知任务时,有更高的正确率,更强的反应速度,和更低的反应时。

心花计划二期是面对的亚临床抑郁症患者,因此我们提供了音乐疗法,心理剧疗法、坐禅、正念呼吸、行禅等一系列,目前发现我们使用的这些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抑郁和焦虑的相关情况。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结果,因为中国抑郁症患者目前只有0.5%得到了充分的治疗,其中包括了吃药、换药、心理治疗等方式,然而还有很多抑郁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即便是在得到了很好治疗的患者中,三分之一的人吃第一种药物就会起效,另外三分之一的人要不断的换药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最后三分之一的人是吃什么药也不行的。这些难治的抑郁症患者非常的痛苦,所以我们接下来还要用先进的TMS技术对大脑进行干预。

心花计划三期主要针对难治性、反复性抑郁症患者,采取物理治疗技术--经颅磁刺激技术,也就是斯坦福提出的TMS疗法,即通过脑影像精准的靶点,通过电脑控制机器人,机器人控制线圈可以刺激大脑精准的靶点。目前取得的初步结果显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取TMS技术五天后,抑郁有明显的下降,焦虑水平也有很好的下降。简言之,通过刺激大脑,难治抑郁症患者也有很好干预的效果。我们在TMS之后几个月随访这些患者,他们称效果也比较好,确实很多人生被改变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疗愈。

我们现在仍在持续的招募患者,所以各位在座的领导如果对心理咨询感兴趣可以找心花计划一期。如果没有严重的抑郁症,只是有抑郁的情绪,可以共同参与我们心花计划二期的团体音乐干预、正念生活小组干预。如果是有难治性抑郁症,也可以通过心花计划三期的经颅磁刺激进行干预。当然,大家周边的、或者周边的周边有受抑郁困扰和折磨的人群也可以参与我们的研究,心花计划就是希望让每一个陷入抑郁的人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干预。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

赵国胜:非常精彩的报告,下面请王玮文同志做报告。

[返回]

【邀请报告】

王玮文:   

我也是同严超赣研究员一样第一次参加学术沙龙,今天很高兴分享我们在抑郁症方面的研究。严老师提出了一个好问题,抑郁的时候大脑在想什么;而我们则比较关心在抑郁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在干什么?

脑和免疫系统

在健康疾病领域中,我们经常讨论两个问题: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对于参与身心健康的主要系统有所认识,那就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遍布了全身,包括各种各样的免疫器官、免疫器官中会分泌各种各样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会产生大量的免疫因子,它们在全身游走来维持躯体的健康。免疫这个词最早来自于拉丁语,意思是免除赋税,后来在人们面临感染疾病的时候,也被用来表示免除疾患,所以大家认为免疫系统是负责躯体健康最重要的系统。

在很早以前,学界认为头部以下的健康由免疫系统负责,头部以上的健康由大脑来单独负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因为大脑就像豆腐一样很脆弱,被颅骨所包裹,由大量的血管来提供营养。由于血管是由致密的内皮细胞构成的,外周的东西很难进入到脑子中。因此在很长时间中,大家认为精神健康需要看脑子,那是脑子中发生了某些问题,大家认为这两套系统各管各的,共同负责个体身心健康的维持和抵御疾病的发生。

心身一体

今天大家认为身心健康是一体的,讲健康的时候不会再进行分开,这背后是在健康和疾病研究的过程中,学界发现了脑和免疫系统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流对话的。2023年《科学》杂志上进行了论述,在上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家秉持了大脑是相对封闭的观点。因为大脑是具有免疫特权的,很多脑子中发生的问题和外周是不同的。然而,很快随着最新研究发现,身脑分离的观点开始被挑战,很多重要的研究揭示了:脑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发育才能功能完备且维持健康。如果把一些有先天免疫缺陷动物拿来研究,会发现他们的脑功能也无法保持正常完备。至少,脑健康需要依赖于外周免疫系统的完整性,大脑并不是被动的受外周免疫的调节,而是主动的。就比如,当外周免疫系统有炎症反应时,大脑也会开始活跃。

一个被列入年度十大进展的发现主要聚焦于脑和免疫之间如何进行互动。实际上,这两者有着间接的互动,就比如说大脑是北京城,不是谁都可以进入。但是北京城也需要有交易市场,才能满足城内正常的生活起居。大脑和免疫系统因此创造出来了大脑边缘的“免疫龛”,就是脑和免疫系统进行各方面的互动之处。虽然大脑不允许随便进,但是又很需要和外界交互,因此就呈现出活跃复杂的大脑交易和免疫调控的渐变效应。2015年《自然》杂志上发现了脑膜上有淋巴管,可以让免疫细胞包裹整个大脑进行界面的交互。外周免疫细胞来自于骨髓,所以脑交互的界面很活跃,会创造出来一个一个功能的合团来进行交互的促进。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系统就是以有限、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频繁的交互维持脑的健康。

身心失调

这两个系统的交互是如何影响到了我们特别关注的脑部疾病——抑郁症呢?抑郁症肯定是属于脑部疾病,但是从关注心身交互的视角看待抑郁的发生,就自然会关注到应激。我们现在天天压力都比较大,就会出现饮食紊乱、不爱运动、睡眠这些问题,这些都属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应激后果。

那么,应激事件发生时,我们大脑是如何与免疫系统交互,最终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病呢?其实,如果给与足够的应激,动物也会发生抑郁。通过多种应激和免疫炎性激活动物模型,研究发现主要应激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状态的差异可以影响个体对炎性所致抑郁易感性的差异。所以,抑郁的发生是由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决定了的。抑郁是否发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如果一个应激事件发生了,但是处理应激系统上行的途径被阻断,或者应激激素被阻断掉,那么这个动物就会迟迟处于此应激状态,无法及时复原。此外我们经过实验发现,海马脑区的肿瘤凋亡因子是慢性应激和炎性免疫造成的抑郁行为存在共同的风险性细胞因子,进而抑制了海马神经发生活动,补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可以逆转由炎性免疫造成的行为和可塑性改变,这可能是炎性致抑郁的重要发病机制。

免疫紊乱的疾病

从心身失调角度而言,抑郁症是心理神经免疫性紊乱的疾病,当身体中有炎症就会促发抑郁的发病。此外,其他研究还发现了应激中枢与外周免疫交互影响,通过脑-外周多器官轴(包括肠道、骨髓、骨骼肌、脾脏、肝脏、肺、脂肪组织等)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在过去几年,抑郁症领域中关于从系统性的视角理解心身失调如何导致抑郁的发病,有了爆炸性的增长。抑郁症开始被认为是系统性的疾病,因此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免疫系统在这种疾病发病时的作用。2014年学界创造出来“免疫精神疾病”的新词汇,就是希望能知道免疫系统在抑郁时是如何协调外周免疫系统与脑的关系。

抑郁是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和状态。那么,既然免疫这么重要,我们可否基于免疫系统的改变,找到一些特定功能的改变,以此来确定抑郁的分型呢?要知道,如果不能够进行精准的分型,这意味着很难对抑郁症缓则进行精准治疗。一项比较早的研究发现,抑郁症典型的症状是忧郁型抑郁,即快感丧失、情绪低落、明显感受不到积极情绪;还有一种亚型是非典型性抑郁,其中很多症状并不一定表现为积极体验减少,而且部分躯体症状和典型症状是相反的。非典型的症状包括嗜睡(而非失眠)、暴饮暴食(而非食欲不振)。超过40%的抑郁症人群就是非典型的,所以典型和非典型抑郁症需要分开。更进一步的研究调查中显示,抑郁症患者伴有和不伴有自杀意念是和神经炎性的因素相关的。伴有自杀意念的患者,他的炎性反应的激活更高。如果能够针对他的小胶质细胞进行治疗,是可以改善其抑郁症状。对抑郁症的进行免疫分型可以更加充分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抑郁的防护

真正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并不多,约占整体人群的3%至5%,但是受到抑郁情绪困扰的比例却非常多。比如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遇到学业、家庭、个体发展、同伴关系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关键的是要避免抑郁情绪最后达到病症的程度,这需要对早期抑郁情绪进行识别和干预。抑郁发生的过程中存在连续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点——体内慢性炎性的激活。这实际上是导致了许多疾病的发生,不只是抑郁症,也包括其他躯体性的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增强免疫调节能力,维持内稳态,避免身心失调,还需要积极进行心理调节、促发免疫系统进行正常免疫反应和复原。

各种各样的压力是损害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诱因,而现在有很多压力管理技术,是可以对抑郁情绪可以发挥作用的。大量的研究发现了对抑郁症进行正念干预、瑜珈干预、针灸、按摩的干预如何抗炎,其背后是增强了个体的免疫复原力,恢复免疫系统功能改善抑郁情绪。虽然抑郁是冲突、是纠结,但是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压力会带来饮食失衡问题,这也会关系到饮食不健康、营养不健康,不均衡膳食所带来的肠道菌群失衡的问题。膳食不合理可能造成肥胖,且体内过度的脂肪是慢性炎性的状态。那么,免疫系统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呢?首先是饮食均衡,要吃的科学营养。就身体而言,让其充分获得丰富均衡的营养,是维持免疫系统功能的要求所在。当肠道菌群有炎症发生,往往跟膳食失衡有关,高脂、高糖、缺乏纤维素、饮水过少等等。健康的饮食方式,比如高蛋白饮食是免疫系统所喜欢的;而且千万不要谈脂色变,健康的脂肪很重要;有一些健康的橄榄油也没问题;健康的肉类如鱼类白肉类都可以吃一些。除此之外,最好要有复合型的碳水化合物,就是不要吃的太精细,包括红薯、土豆、这些粗纤维的主食会更趋向健康。水是最好的饮料,所有的反应都可以发生在水当中,多饮水排尿可以移出废物,保持体内良好的生化的环境。饮食要有节制,古话说七八分饱是非常有道理的,偶尔让自己的身体有些休息,轻度断食也很好。

除了饮食,保证良好的睡眠、少熬夜,节律活动,也是免疫系统也喜欢的,因为良好的睡眠也是免疫系统自我修复的过程。研究显示,有很多睡眠扰动的人往往伴随着外周循环系统炎性细胞水平分子的激活,而且睡眠障碍会跟抑郁症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保持适量活动,大家会发现活动的时候骨骼肌会产生大量的物质,能够帮助平衡躯体活跃脑功能,往往很多时候具有通过抗炎调节情绪的作用。因此,合理的运动特别鼓励大家去自然环境中去,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会有更加充分的放松。

最后,我认为抑郁并不可怕,抑郁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是对自己未来缺少把握时产生的负面情绪。这是发展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当抑郁情绪出现的时候要解决各方面的风险因素,维持心身的协调平衡,维持内稳态,维持身心的健康。再次感谢大家!

[返回]

【讨论与交流】

赵国胜:

谢谢王玮文的报告。各位专家学者,下一个议题是自由讨论,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吴瑞华:

我听到今天的报告很高兴。我有一年在外地讲课,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我爱人心脏病,我只好委托别人帮忙把她送当地一家医院,之后三天急救病房、三天普通的病房出院了。后来一位专家说,她根本不是心脏病,而是抑郁的生理反应。这位专家是心脏病方面准院士级的水平,他的话让我意识到原来抑郁和抑郁症是两个概念。

两位都对心理学领域做了一定的深入研究,我挺想知道服用过某些药物后,再吃治抑郁的药物会起到什么效果呢?不过,今天听到报告以后我对抑郁的理解有进展,但是对大脑当中的情况不是很清晰,我只是觉得自己情绪很不好爱发火。而且,看来抑郁了还是要吃药,原来听到抑郁不敢吃药,因为怕把人吃坏了,结果现在首先是需要吃药、之后是心理调节。

当然了,这样的研究还要继续深入,不能再像前几年一样,某个医院把我爱人的抑郁的生理反应当成是心脏病,结果被专家批评这不胡闹嘛。不过也不用着急,科学是不断深入的。感谢大家!

金锋:

我现在成立了一家实验室,坚持做研究,这两年也发了很多的文章。我觉得,大脑结构的改变包括分子结构的改变,这是一个结果,而我特别爱做研究的时候去追究原因。我们实验室发现肠道菌群是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因为非常多的大数据发现,动物去除了肠道菌群后,它们的认知发生了问题。但是,补充了相应的微生物之后认知又改变了,那么为什么做完手术以后人爱发火,原因是动了肠道或者是腹腔的迷走神经网络。迷走神经网络被切后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对接上,而这个过程中人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认知问题,“迷走神经切断术”还是个新方向,有些精神分裂的人不一定非去切脑神经,也可以通过腹腔或肠道方面的手术调节迷走神经,所以人们也开始注重这个方面的研究了。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的精神分裂的治疗方法非常有效,他们给精神分裂症所有的遗传标记物做了扫描,发现最显著的共性是长炼脂肪酸Ω6的损失,所以推荐患者直接补充Ω6,因为脂肪酸在神经系统的保护和代谢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基于严教授的发现,脑扫描中发现脑结构有问题的、脑结构发生变化的抑郁症患者,如果给他们同时做饮食喜欢调查和粪便检测,应该可以进行完美的一一对应。近两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开展了一项创新研究,通过分析飞行员的肠道菌群来筛查抑郁症状。这项研究的背景是,根据以往的规定,抑郁症患者被认为不适合担任民航飞行员,主要原因在于担心他们可能存在自杀风险。然而,现在通过简单的粪便检测,不仅能识别出显性的抑郁症患者,还能发现潜在的抑郁倾向。如果飞行员存在这两种心理问题,他们将不能承担可能危害公众安全的相关工作。

现在关于血脑屏障问题的文章发表非常多。研究发现只要患者有幽门螺旋感染,他的血脑屏障就是开放的,因为其血氨值非常高,而氨可以打开血脑屏障。而且研究发现血液中多脂多糖多氨的话,脑子中也可以检测到类似物质。大脑也可以检测出细菌,因为细菌无孔不入,这两年遗体捐献,包括帕金森、抑郁症患者的脑子中就发现很多微生物存在。这说明血脑屏障随时可以被打开,被打开的因素应该是食物方面的原因。人们过去过贫瘠的生活以及没有添加剂的年代,血脑屏障是很稳固的,心理状态也很稳固。都说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因为享福的时候会出问题:吃“好”东西以后人的血脑屏障特别容易被打开!科研文章中提到血脑屏障被打开的基本条件就是食用含高抗生素的肉和少量膳食纤维的食物。反过来,对肠到菌群最有提升作用的,对肠血屏障、血脑屏障最有封闭作用的方面就是豆子。现在发现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都能通过吃杂豆子进行逆转,所以肠脑研究开始越来越多。人有两万多的基因,这些基因并不决定生老病死,人身上更庞大的基因组是肠道微生物。

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专业,严教授讲的内容我根本不懂,也没有相关设备验证,但是我非常感兴趣脑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大脑扫描可以认识到这个人有抑郁症,不过我更希望知道抑郁原因是什么、控制方法是什么。运动似乎可以解决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假如有半个小时超量运动或极限运动,抑郁症状就可以大幅度的减轻,因为剧烈有氧运动会让肠道菌群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抑郁症有很多治疗的方法,有氧运动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好方法。

从因果关系而言,心理所越来越庞大,在社会上和国内外影响力越来越大。全国层面对心理疾病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病人群体也越来越大。我们如果真的有效抑制抑郁了,那么现在一千多万自闭症孩子,加上两千多万多动症,将近五千万人,以及将近一亿个父母,就会有很大影响。假如解决方向指向肠道菌群,那么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在医院消化科做肠道菌群移植就解决问题了,所以要重视微生物。而且肠道菌群可以被食物来改变,如果抑郁症人群可以规范食物,一天就可以改变其肠道菌群。所以还要杜绝“好感觉”食品,而要真正吃到好食品,感谢大家。

赵保路:

我想要强调下氧化应激与氧自由基有关。目前有研究显示,学习兴趣减低与一氧化碳自由基有关系,因为一氧化碳自由基在人学习记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推测抑郁症可能是体内一氧化碳减少了。因此,我建议检测抑郁症当中的氧自由基和一氧化碳自由基的变化,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的核磁成像能产生很多好的结果,对治疗也有好处,但是核磁成像的缺点是分辨率低。那么,我就建议建立一套顺磁的成像系统来检测脑氧自由基和一氧化碳自由基。我们曾经研制过一套顺磁系统,只是没有商业化,目前国内上海师范大学有一套进口的顺磁成像的系统,我相信可以把这方面的机理搞得更清楚一些。核磁当中也可以做自由基的检测,因为氧自由基和一氧化碳自由基也有不同的电子自选,可以通过加宽核磁的信号判断氧自由基和一氧化碳自由基。如果不用核磁方法,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比如荧光成像技术就是用化学的方式测量这两个自由基,看看这两个自由基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氧自由基的特点是与炎症相关,而抗氧化剂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如果用抗氧化剂可以清除氧自由基,保护一氧化碳自由基,那么治疗炎症方面的问题就又多了一种方案。当然,膳食营养要均衡,这对正常人而言比较好,但是对有问题的人而言就需要“膳食不平衡”。因为他们体内氧化损伤很厉害,如果膳食很平衡的话,很难把氧自由基去掉的同时提高一氧化碳自由基。 

王二平:

今天我很长知识。不过呢,严教授提出的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让我有些小“失望”,没有涉及到更多的内容,结果王教授也没有更多的普及呀。我现在很感兴趣的是,抑郁症就诊的方面是城里人多还是乡村人多?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多还是低的人多?这能否反应出来他们各自面对挫折和社会打击时都有多少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以及涉及到他们自我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救助的方面。我现在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城里人,也听大家偶尔发发牢骚;不过我退休前十年做的研究更多的是接触农村人,一谈话大家都是牢骚。他们会说很多不幸福的方面,所以我想知道是不是农村人抑郁症发生率就高呢?

严超赣:

官方的调查目前是没有的,但是我看过一个外国人感兴趣中国抑郁症发病的问题,他的报道是说农村要比城市高,并且高得多。

王二平:

那和我预想的有些接近。毕竟现在这么大的社会变动会造成很多的应激,农村又缺乏应对的措施和手段,他们除了发牢骚外就可能采取一些反社会的极端行为,这也是今后进一步要研究探讨的方面。人一生会碰到的很多社会挫折,有些来自于家庭方面,有些是个人方面,还有很多不可控的、无力对抗的事。农村过去媳妇儿上吊自杀或者伤人的事常有发生,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采取极端反社会行为的下降许多。那么,是不是有可能一部分人受挫折后是采取反社会极端行为进行对抗,而还有更多人采取了抑郁的方式,有没有这种可能?

严超赣:

按照通常的说法和对抑郁症的理解,反社会行为应该不是抑郁症。我们通常认为抑郁症患者是针对自我的自杀,而对社会最大的危害是扩大性自杀,比如把孩子也一起杀了。他可能认为孩子在这个世上也和我一样太受罪了。所以目前最大的危害是扩大性自杀,但是其他精神类疾病在早年应激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比如精神分裂症造成的极端反社会行为就比较多,至于单纯的抑郁症,最严重的仅是扩大性自杀。不过呢,大家看新闻报道通常会认为知识分子抑郁得比较多,经常有自杀的商人、有钱人、有文化的城里人得抑郁症。但是实际上在农村,中国没有官方数据统计。有一位外国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很多喝农药自杀的人比较多,但是这些人因为没什么能量,发不出声音,所以会被认为农村抑郁自杀比较低。

孙克忠:

我们所里曾经真有跳楼的,就是因为抑郁症跳楼。可能他的课题比较多,工作压力也比较大,他家里面问题也比较多,结果承受不住就跳楼了,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张志林:

今天可长知识了。两位专家非常声情并茂地通过准确数据进行了讲解,我感觉到我们心理所又承接了一个社会上严峻问题。这也是社会上面临的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当下这个困难的境地,心理所能够有专家在进行科学化地解决,包括更多国内外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心理问题,这恰恰说明了中国科学院是具备了很重要的攻占高科技领域的水平。今天大姐是90岁的高龄了!如果从我的角度来说,可以将许多往事放下了。毕竟,我曾毫无愧疚地付出过。至于将来如何,就顺其自然吧。目前,我就专注于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把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的科普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给自己精神上有点支持。严教授说的一个概念我很赞成,我们的研究是开放性的研究,希望有更多的同行来参与这个心理层面工作,能够把这样的严峻现实问题解决掉,大姐就很幸福了,我们高高兴兴的活好每一天就可以了!

王贵海:

她根本不会得抑郁症的(笑)。我感触非常深,因为很久没来心理所了,感觉变化很大。今天听了两位教授的报告,让我感觉到心理所在学科发展上有很大的变化。心理所实验室很多项目我以前也参与了,但是听了你们的报告,我觉得抑郁与神经生物学、免疫生物学、疾病、药物相结合,这是在过去很少听到的。以前心理学很多是在认知、发展、社会干预的方面。心理所几任所长我都见过,最具特色的研究所就是咱心理所,这可是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大宝贝。

如何把心理所变成有社会影响力的、在科学理论方面和重大应用方面能够做出贡献的机构是个大问题。今天主要谈心理疾病,那就要搞清抑郁症在我国严重到什么程度,抑郁症在国际上的严重程度,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说明白才算深度研究。现在的教育、社会经济存在很多的社会性问题,所以心理学要与更多的学科结合在一起。首先,抑郁症与遗传有关,听严教授说抑郁与遗传相关性达到40%、精神分裂症达到70%多,那么抑郁与遗传的什么有关?遗传的标记在哪里?毕竟,遗传应该是基因的表现,通过基因分析应该能找到影响抑郁的一些基因片断和基因表达,以及后续调控基因的手段。现在测序很方便,在人和动物模型当中应该开始解决这种抑郁遗传基因的问题。抑郁症与社会的应激因素有关,所以也与外界有关。很多心理学问题和疾病都是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引起的,这种引起更多为基因的表观遗传,但是也影响了基因当中的甲基化和乙酰化。搞清楚应激和遗传在表观遗传上甲基化的程度,这样就可以直接跟药物挂钩,就会帮助我们寻找新的药物。所以,从遗传学角度看,既要找到抑郁遗传的基因调控的机理、也要找到表观遗传的调控机理。

关于应激反应方面,我觉得很大程度与免疫有关。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应激影响了免疫,免疫力低下后什么病都可以得,包括癌症。因此,很多重病是应激反应造成的,分子机理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发现,可以被用来产生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而且,肠道微生物不仅仅是和抑郁症有关,微生物也是老年痴呆病症的一个重要的诱因。肠道菌群长期失调的话,得病几率会比较高,但是肠道微生物影响方面太多了,不能一言以蔽之。

所有心理学层面的疾病其实跟整个生物学的各个层面都有关,所以要进行学科结合、学科交叉合作,我建议我们所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方面、学科发展方面,能够选择攻坚在国内影响特别大的心理学重大疾病,从儿童一直到老年,而且选择的疾病可不要仅仅一个两个。要以此为目标,在心理学层面指导下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生物物理所、微生物所、分子生物所合作等等,要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比如你的“心花计划”,不要仅仅是抑郁,需要把眼光放更大一些,要抢占学术的制高点。要知道,看到的制高点并不是制高点,去月球背面这并不是制高点,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可是生物学的制高点是看不到的,要通过深入研究比较得来。而且不能认为比国际上领先的就是制高点了,真正的学科制高点是看不见的,是要不断攀登攻克的。我建议院领导应该组织生命科学的科学家研究哪些是制高点,总不能让科学家自己一个一个去研究吧。比如,天津工业所的微生物二氧化碳转合淀粉是制高点,因为大家都疑惑二氧化碳怎么会成为淀粉呢?他们研究所也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多年的潜心研究,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是最后一下子抢占了科技制高点,这就非常了不起。当然了,我认为心理学会更困难一些,因为学科的热点现在不在这里。生物物理所学以前还有结构生物学的工作,现在搞结构早已经不是制高点了。自从AI出来以后,“AlphaFold”把全部的蛋白质结构都解析了。人类已经解析了三千多个蛋白质结构,现在AI全部都给解析了,所以结构生物学现在制高点就是与AI的结合。

现在所有的中央政策,包括习总书记的几个自信,这都是心理学的问题,文化自信也是咱心理学问题,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更是心理学问题。很多政策都涉及到心理层面的问题,也有全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些问题靠的可不是过去心理学的“梦的解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心理学面对的现实问题非常严重,要靠心理学家一方面提出重大的心理学理论,另一方面是切实解决社会的心理学问题。而且,中华民族的心理学问题有其文化特点,特别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这在国际上都是有特色的,因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必然反应到全民各个层面的心理问题。我也是有感而发,希望大家能够跳出心理学,往远看往高看哪些影响到整个心理所未来的发展。谢谢大家!

何远光:

我今天来参会是老科协的代表,在这里代表老科协祝贺我们的学术沙龙圆满成功。这次沙龙开得非常好,我来讲讲自己的感受。

我认为这个沙龙符合院里定的科技前沿沙龙的定位,这次开得非常好,报告非常的精彩,内容丰富,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让我倍受教育且收获满满。听了报告我十分振奋,心理所的研究具有世界水平,特别是抑郁症大数据能够为全球服务,这提升了我们在全球的影响力、提升了中国科学院的影响力,无疑是令人振奋令人骄傲。中国科学院正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这个心理健康方面做得非常突出,希望你们继续为国争光。而且,像是严教授把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落实,积极回报社会,开展了心花计划项目,令人感动。这不只是写论文,更是在造福社会、服务社会,把科研与应用紧密结合,走出了科研的新路子,也指明了科研与产业结合的路径。

王教授的报告告诉了我们,炎症是万恶之源,必须要治病抗炎,同时要提高免疫力,只有提高免疫力,才可以战胜抑郁症,这是给在座老同志的方向。我今年84岁了,我是大姐的弟弟,我们也要克服抑郁症和克服其他的炎症。因为我本人有喉癌和肺癌,已经做了肺的切除,所以我要增强免疫力,只要增强免疫力癌症就没有了。现在我的心态还算比较开朗,我要向大姐学习。这次会议还给我们老年人指明了长命百岁的方向,真是收获满满!

谢谢两位报告人精彩的付出,感谢刘斌书记来参会,也要感谢参会的老同志和各个所来参会的专家。报告很精彩,但是只在我们这个层面也不行,需要向社会散发,把今天讲的专业研究转化为大家都能够理解的科普文章。作为国家队,科普是应该做的事情,不光要做好自己的事,也要提高社会影响力。最后,对于本次会议成功举办表示祝贺,谢谢大家!

赵国胜:

谢谢大姐、贵海、远光,今天三位领导的发言非常中肯,高瞻远瞩又很具体地对我们专家进行了肯定和鼓励,严超赣、王玮文,二位的研究将来既要有宏观,也要与微观结合,要抢占科技制高点,也希望你们能把今天的精神反馈到所有的百人计划和课题组长们。那么,本次活动到此结束!

[返回]

[返回]

【总结与建议】

[返回]

目录    
简介                       
主持人致辞        
主旨报告            
邀请报告
交流与讨论        
主要专家简介:
展开

【简介】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抑郁症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后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根据2020年中国精神卫生报告的统计数据,抑郁症在中国的患病率约为3.4%,且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494亿元。抑郁症不仅危害着个人的生活品质,更是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物等多个因素。近年来,脑科学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揭示了抑郁症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明显异常,如海马体萎缩、神经递质失衡等,这些变化与抑郁症的症状密切相关。此外,心理免疫学的兴起也为我们理解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心理应激事件被认为是触发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心理免疫系统在应对应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公共卫生领域,抑郁症的防控同样至关重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抑郁症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和防治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疗和心理支持,是降低抑郁症发病率和缓解其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抑郁症、脑科学、心理免疫与公共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挖掘这些领域的内在联系,我们才能找到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返回]

【主持人致辞】

赵国胜: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参加我们的学术沙龙活动。今天特别高兴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严超赣研究员、王玮文研究员做学术沙龙的报告。同时,今天还请到了生物物理所、遗传发育所、地质地球所、动物所分会的领导参会。我要特别提出,心理所历史上曾经很困难、非常艰难,由于前期工作没有做好,经费短缺、科研成果不多。经过努力,在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关怀帮助下重新起飞站起来,这个过程中长期担任生物局的王贵海局长,对我们帮助非常大,今天借此机会向王贵海老师表示感谢!好,首先有请严超赣研究员做沙龙报告。

[返回]

【主旨报告】

严超赣: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参与咱们的沙龙,以前没有参加过,今天会介绍一些我们的工作,也同时介绍一些抑郁症最新的科研前沿的进展。今天主要的内容是讲讲抑郁症患者大脑有什么异常?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假如TA沉浸在痛苦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以及如何逆转抑郁的过程,或者是让抑郁的人群能够带着“抑郁”幸福的生活。

大脑在想什么?

在座有些老师不是来自心理所的或是从事心理领域的专家,你们可能没有体会,我出去经常说我是心理所的,人家就会想“你是不是知道我在想什么呢?心理学家会读心术吗?”哈哈,其实心理学并不会读心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现象、意识和行为的科学。我们研究人的大脑如何发育成长,大脑发育过程遇到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这是心理学,不是读心术。

但是大家有这样的刻板印象,是不是我们也应该做一些“读心术”的研究,去研究研究人到底在想什么?我之前有个毕业的博士就是专门研究了"我们在想什么"的这个问题,就是不用你说话也能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根据我们研究的思维范式,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做的时候,TA的大脑在想什么呢?比如,有人想割双眼皮,或者希望自己能长高点儿。这个想法是来自于一个男生还是一位女生呢?更可能是一位女生,对吧?看来,即便一个人什么都不做的时候,男女的想法还是有差别的。再比如有人想的是酷睿电脑、越南战争、美国空军多厉害,那大家肯定觉得这是个男生。所以,即便人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每天想的念头还是有区别的,这是正常男生和女生的区别。

男女的大脑各自在想什么?

男性和女性在什么都不做时,想法是有不同的倾向的。经过我们统计,女性会有更多关注本体感觉的想法,更多的关注自我、更多的关注未来、更多的问题解决、更多的反省和反刍的相关念头。同时,女性相比男生往往有更多的自责、担忧、厌恶、恐惧、悲伤等等负向的情绪,但是也有更多的正向情绪,更多的幸福、喜欢、愉悦的体验。所以女性会有更加情绪化的大脑。女性什么都不做时,想法有更多的情绪色彩,有更多负性,也有更多正性。

男女的大脑实际上是不同的,有一篇文章说,男女的大脑不能简单分成男性脑和女性脑。不过,经过我们采集的八万多个脑样本,来自217个站点的数据而训练出的模型,是可以以95%的正确率判断大脑主人是男是女。这时,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通过脑性别测试,我们发现孤独症患者(亦称自闭症)的大脑特征更接近于男性的大脑。而在抑郁症患者中,男性患者的大脑更容易被模型判断为女性的大脑,也更可能罹患抑郁症。

抑郁的大脑想什么

因此,我很关注为什么有些明明看起来很正常的人,TA想的却与我们不同,以至于会选择抑郁自杀。这里我要补充一些事实,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很多科学家、政治家、明星都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在中国的发病率是3.4%,相信在座每一位老师,或远或近的身边都有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

那抑郁是如何诊断的呢?抑郁包括了早醒、食欲不振、自杀念头、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等一系列症状。现在诊断抑郁症是医学问诊,医生一般询问:最近有没有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有没有以前觉得快乐的时候现在再做也感受不到快乐了?如果原来看电影很开心,现在看电影索然无味,这就是“快感缺失”。此外,抑郁症患者还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失眠,比如凌晨三四点钟醒来睡不着,或是晚上难以入睡,或者不能维持睡眠。除此之外还包括行动思维的迟滞,行动迟缓,反应缓慢。有时,患者会变得易怒;假如这个人本来脾气非常好,但是近来一点小事就发火,这时不一定是他性格出现问题,而是要怀疑他有可能抑郁了。因为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之一就是易怒,不是因为他性格想爆,而是因为大脑已经产生了改变。目前,临床上诊断抑郁症还没有统一客观的标准,比如通过验血、扫描大脑就知道患者是否抑郁了。所以我希望未来验血能联合脑扫描和认知测试的结合来给出统一客观的标准。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抑郁症患者即便什么都没做,TA的想法就很负面。抑郁症患者的想法会有更多的内部导向、更多的关注自我、更多的关注过去、更少的关注未来、更少关注积极的事情、更多关注消极的事情。即便在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想法也有差异:比如有更多的负面情绪,指责、担忧、厌恶、恐惧、悲伤等等,以及更少的惊喜、更小的幸福感、更少的喜欢、更少的愉悦。因此,人一旦陷入抑郁痛苦中就不易出来。

抑郁的病因

人为什么会抑郁?这话题一直难以解释清楚。很多抑郁症患者说,好像我的家庭、工作也还可以,为什么偏偏我就抑郁了呢?其实抑郁的病因复杂,大致有以下这些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因为抑郁症遗传度有40%,精神分裂症会达到70%;其次是童年经历,早期的创伤,比如被霸凌、性侵的经历,是导致抑郁的高风险;之后是社会因素,比如成年之后工作压力大、失恋、失业这些打击叠加起来致人抑郁。所以很多研究在探索人为什么抑郁,通过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等因素来研究抑郁为何会发生。比如从遗传视角看,海明威和他的家族像是受到了诅咒,家里几乎都抑郁自尽,也许因为他们家族抑郁的遗传因素非常高。

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也是一个重要角度,比如王玮文研究员将要提到的大鼠早期虐待的实验。老鼠也会展现抑郁的行为,比如以前它很爱喝糖水,长大以后抑郁了就不爱喝糖水了。还有强迫老鼠游泳的实验发现,老鼠在压力巨大情况下也会很快停止挣扎。脑科学研究发现,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婴儿大脑发育快,但是接下来大脑发育就缓慢了了,之后在青春期又会有快速发育的过程。在大鼠实验中,早期遭受虐待的老鼠大脑发育似乎出现了停滞,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不良的童年抚育环境可能是诱发人类抑郁症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国家如此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因为留守儿童成长期的环境比较恶劣,无疑会对他们大脑产生影响,导致之后产生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问题。

此外,抑郁症患者最难的一点是向别人解释他的抑郁。当他给别人解释自己闷闷不乐、自己觉得很疲倦、自己认知能力下降、自己想自杀时,可能别人只是说不要这么想,想想生活多阳光、多想一些快乐的事情,更有甚者说这是矫情。实际上,抑郁的大脑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们知道,大脑在加工信息时,是神经元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其本质上是化学信号。上一个神经元往下一个神经元传递信号过程中,有很多神经递质在囊泡中。而抑郁症患者的神经递质浓度下降,传递电信号的效率会降低。神经元受体等不来神经递质就会长出更多的受体来拼命吸收神经递质,这种大脑的细微改变是抑郁症患者产生诸多负面症状的根源。

反刍思维

大脑是宏观的网络,不同脑区有神经的交互。所以,要理解抑郁症患者,就要知道他们大脑神经网络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传统的抑郁症脑影像研究样本非常少,并且非常高昂,搜集数据很困难,所以针对这些严峻挑战,我们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多中心大数据去站点效应标准化推荐方案。如果医院用了我们设计的平台软件进行标准化的处理,最终的结果拿给我们就可以汇聚成多中心的数据。为此,我们还创立了抑郁症脑影像大数据联盟,联盟内把搜集整理的数据发了几十篇论文之后便向全世界开放共享。我们希望全世界通过脑影像大数据找到针对抑郁症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三四百个国际研究团队申请我们的数据进行分析,国际上也有很多论文用我们的数据发表,这无疑是推动了全世界抑郁症脑影象的开放科学。结合联盟内合作与研究,我们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默认网络和正常人是有差别的,抑郁的大脑默认网络是降低的,大脑网络连接减低,大脑信息传递的效率减低,大脑通信效率也减低。

这些抑郁的大脑的默认网络产生改变后,抑郁的患者便会在什么都不做时关注更多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抑郁往往和反刍思维相关。比如,抑郁症患者总是非常的痛苦,反复回想:我为什么这么倒霉?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偏偏发生在我身上?就像牛会反刍一样,抑郁症患者总是把过去痛苦的事情反复地咀嚼且沉迷其中。于是我们发现:在反刍思维活跃的时候,默认网络核心子系统与内侧颞叶子系统功能连接上升,与背内侧前额叶子系统功能连接减低。这时呈现的情况就是,患者过度沉湎于过去,不能充分的关注当下。

心花计划

当一个人陷入抑郁反刍思维当中,我们该怎么干预呢?

一种是心理上的干预方式,就是我们在进行的正念生活小组实验。正念,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本意是引导人关注当下、不加评判地关注当下。正念疗法则是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治疗抑郁症,目前有研究表明正念练习会改变大脑的功能连接。除此之外,其他干预措施还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理等方式。目前的很多抗抑郁药物都会降低抑郁症大脑的功能连接,所以有的医学研究开始关注氯胺酮,也就是K粉,在治疗复发性抑郁时有快速起效的作用。因为氯胺酮会马上在大脑起效,所以很多人在研究其神经机制,寻求替代性药物。物理治疗一般是通过脑外的高变磁场干预,高变磁场会诱发患者脑内的电流,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元以起到治疗抑郁的效果。也可以理解为“电休克”,就是用超大的电流把患者大脑电一下。但是,这会带来很大的记忆的损伤,并且电一下后不会持续很久,过一段时间患者又会产生抑郁。

抑郁症有很多亚型,不容易实现对每种类型的抑郁症进行精准的治疗,或者根据个体化靶点进行精确干预,所以需要开发相关的技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花计划”就是希望对入组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追踪十年的研究。我们很好奇,有些抑郁症患者可能控制得比较好,甚至有的会走上人生巅峰;而有些抑郁症患者最后颠沛流离,自杀死亡。我们希望通过十年的追踪研究,探索这些不同的人生方向。同时能引导抑郁症患者如何与抑郁共处,甚至活出比较心花怒放的人生,至少不是自杀死亡的人生。

传统的研究是以研究者为中心,研究员采集抑郁症患者的数据,分析其大脑,所以抑郁症患者是文章中的一个个数据点。但是在抑郁症研究之外,每一个抑郁症患者不止是一个数据点,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人生,所以项目要以病人为中心。“心花计划”就是要连接两者,将以研究者为中心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思路结合在一起,希望实现抑郁症的早期识别、抑郁症的预防、抑郁症的干预。预防阶段是亚临床抑郁状态,当一个人有抑郁的情况,但是还没有严重到重度抑郁的时候介入。至于说如何进行早期干预,甚至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如何进行干预,心花计划目前有六七十位心理咨询师提供标准的“移空疗法”的咨询,通过八周的心理干预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心花计划的愿景是构建基于患者的大脑模型,让每个抑郁症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同时要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网络,不仅有科学家、心理咨询师、医生、患者家属、社会工作者、教师、政府工作人员,共同形成一张社会网络,让陷入抑郁的人快速的获得来自各方的支持。

心花计划一期主要是对病人进行测查、确定相应的干预的流程、一对一心理咨询,也包括了医生给患者的测查和患者自身的抑郁测查、焦虑测查。一期工程会为患者提供很好的心理咨询,以初步减轻抑郁情绪的效果、减轻焦虑的效果、改善失眠、提升自我效能等等。接受了移空疗法的患者在做认知任务时,有更高的正确率,更强的反应速度,和更低的反应时。

心花计划二期是面对的亚临床抑郁症患者,因此我们提供了音乐疗法,心理剧疗法、坐禅、正念呼吸、行禅等一系列,目前发现我们使用的这些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抑郁和焦虑的相关情况。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结果,因为中国抑郁症患者目前只有0.5%得到了充分的治疗,其中包括了吃药、换药、心理治疗等方式,然而还有很多抑郁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即便是在得到了很好治疗的患者中,三分之一的人吃第一种药物就会起效,另外三分之一的人要不断的换药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最后三分之一的人是吃什么药也不行的。这些难治的抑郁症患者非常的痛苦,所以我们接下来还要用先进的TMS技术对大脑进行干预。

心花计划三期主要针对难治性、反复性抑郁症患者,采取物理治疗技术--经颅磁刺激技术,也就是斯坦福提出的TMS疗法,即通过脑影像精准的靶点,通过电脑控制机器人,机器人控制线圈可以刺激大脑精准的靶点。目前取得的初步结果显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取TMS技术五天后,抑郁有明显的下降,焦虑水平也有很好的下降。简言之,通过刺激大脑,难治抑郁症患者也有很好干预的效果。我们在TMS之后几个月随访这些患者,他们称效果也比较好,确实很多人生被改变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疗愈。

我们现在仍在持续的招募患者,所以各位在座的领导如果对心理咨询感兴趣可以找心花计划一期。如果没有严重的抑郁症,只是有抑郁的情绪,可以共同参与我们心花计划二期的团体音乐干预、正念生活小组干预。如果是有难治性抑郁症,也可以通过心花计划三期的经颅磁刺激进行干预。当然,大家周边的、或者周边的周边有受抑郁困扰和折磨的人群也可以参与我们的研究,心花计划就是希望让每一个陷入抑郁的人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干预。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

赵国胜:非常精彩的报告,下面请王玮文同志做报告。

[返回]

【邀请报告】

王玮文:   

我也是同严超赣研究员一样第一次参加学术沙龙,今天很高兴分享我们在抑郁症方面的研究。严老师提出了一个好问题,抑郁的时候大脑在想什么;而我们则比较关心在抑郁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在干什么?

脑和免疫系统

在健康疾病领域中,我们经常讨论两个问题: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对于参与身心健康的主要系统有所认识,那就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遍布了全身,包括各种各样的免疫器官、免疫器官中会分泌各种各样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会产生大量的免疫因子,它们在全身游走来维持躯体的健康。免疫这个词最早来自于拉丁语,意思是免除赋税,后来在人们面临感染疾病的时候,也被用来表示免除疾患,所以大家认为免疫系统是负责躯体健康最重要的系统。

在很早以前,学界认为头部以下的健康由免疫系统负责,头部以上的健康由大脑来单独负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因为大脑就像豆腐一样很脆弱,被颅骨所包裹,由大量的血管来提供营养。由于血管是由致密的内皮细胞构成的,外周的东西很难进入到脑子中。因此在很长时间中,大家认为精神健康需要看脑子,那是脑子中发生了某些问题,大家认为这两套系统各管各的,共同负责个体身心健康的维持和抵御疾病的发生。

心身一体

今天大家认为身心健康是一体的,讲健康的时候不会再进行分开,这背后是在健康和疾病研究的过程中,学界发现了脑和免疫系统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流对话的。2023年《科学》杂志上进行了论述,在上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家秉持了大脑是相对封闭的观点。因为大脑是具有免疫特权的,很多脑子中发生的问题和外周是不同的。然而,很快随着最新研究发现,身脑分离的观点开始被挑战,很多重要的研究揭示了:脑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发育才能功能完备且维持健康。如果把一些有先天免疫缺陷动物拿来研究,会发现他们的脑功能也无法保持正常完备。至少,脑健康需要依赖于外周免疫系统的完整性,大脑并不是被动的受外周免疫的调节,而是主动的。就比如,当外周免疫系统有炎症反应时,大脑也会开始活跃。

一个被列入年度十大进展的发现主要聚焦于脑和免疫之间如何进行互动。实际上,这两者有着间接的互动,就比如说大脑是北京城,不是谁都可以进入。但是北京城也需要有交易市场,才能满足城内正常的生活起居。大脑和免疫系统因此创造出来了大脑边缘的“免疫龛”,就是脑和免疫系统进行各方面的互动之处。虽然大脑不允许随便进,但是又很需要和外界交互,因此就呈现出活跃复杂的大脑交易和免疫调控的渐变效应。2015年《自然》杂志上发现了脑膜上有淋巴管,可以让免疫细胞包裹整个大脑进行界面的交互。外周免疫细胞来自于骨髓,所以脑交互的界面很活跃,会创造出来一个一个功能的合团来进行交互的促进。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系统就是以有限、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频繁的交互维持脑的健康。

身心失调

这两个系统的交互是如何影响到了我们特别关注的脑部疾病——抑郁症呢?抑郁症肯定是属于脑部疾病,但是从关注心身交互的视角看待抑郁的发生,就自然会关注到应激。我们现在天天压力都比较大,就会出现饮食紊乱、不爱运动、睡眠这些问题,这些都属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应激后果。

那么,应激事件发生时,我们大脑是如何与免疫系统交互,最终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病呢?其实,如果给与足够的应激,动物也会发生抑郁。通过多种应激和免疫炎性激活动物模型,研究发现主要应激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状态的差异可以影响个体对炎性所致抑郁易感性的差异。所以,抑郁的发生是由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决定了的。抑郁是否发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如果一个应激事件发生了,但是处理应激系统上行的途径被阻断,或者应激激素被阻断掉,那么这个动物就会迟迟处于此应激状态,无法及时复原。此外我们经过实验发现,海马脑区的肿瘤凋亡因子是慢性应激和炎性免疫造成的抑郁行为存在共同的风险性细胞因子,进而抑制了海马神经发生活动,补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可以逆转由炎性免疫造成的行为和可塑性改变,这可能是炎性致抑郁的重要发病机制。

免疫紊乱的疾病

从心身失调角度而言,抑郁症是心理神经免疫性紊乱的疾病,当身体中有炎症就会促发抑郁的发病。此外,其他研究还发现了应激中枢与外周免疫交互影响,通过脑-外周多器官轴(包括肠道、骨髓、骨骼肌、脾脏、肝脏、肺、脂肪组织等)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在过去几年,抑郁症领域中关于从系统性的视角理解心身失调如何导致抑郁的发病,有了爆炸性的增长。抑郁症开始被认为是系统性的疾病,因此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免疫系统在这种疾病发病时的作用。2014年学界创造出来“免疫精神疾病”的新词汇,就是希望能知道免疫系统在抑郁时是如何协调外周免疫系统与脑的关系。

抑郁是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和状态。那么,既然免疫这么重要,我们可否基于免疫系统的改变,找到一些特定功能的改变,以此来确定抑郁的分型呢?要知道,如果不能够进行精准的分型,这意味着很难对抑郁症缓则进行精准治疗。一项比较早的研究发现,抑郁症典型的症状是忧郁型抑郁,即快感丧失、情绪低落、明显感受不到积极情绪;还有一种亚型是非典型性抑郁,其中很多症状并不一定表现为积极体验减少,而且部分躯体症状和典型症状是相反的。非典型的症状包括嗜睡(而非失眠)、暴饮暴食(而非食欲不振)。超过40%的抑郁症人群就是非典型的,所以典型和非典型抑郁症需要分开。更进一步的研究调查中显示,抑郁症患者伴有和不伴有自杀意念是和神经炎性的因素相关的。伴有自杀意念的患者,他的炎性反应的激活更高。如果能够针对他的小胶质细胞进行治疗,是可以改善其抑郁症状。对抑郁症的进行免疫分型可以更加充分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抑郁的防护

真正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并不多,约占整体人群的3%至5%,但是受到抑郁情绪困扰的比例却非常多。比如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遇到学业、家庭、个体发展、同伴关系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关键的是要避免抑郁情绪最后达到病症的程度,这需要对早期抑郁情绪进行识别和干预。抑郁发生的过程中存在连续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点——体内慢性炎性的激活。这实际上是导致了许多疾病的发生,不只是抑郁症,也包括其他躯体性的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增强免疫调节能力,维持内稳态,避免身心失调,还需要积极进行心理调节、促发免疫系统进行正常免疫反应和复原。

各种各样的压力是损害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诱因,而现在有很多压力管理技术,是可以对抑郁情绪可以发挥作用的。大量的研究发现了对抑郁症进行正念干预、瑜珈干预、针灸、按摩的干预如何抗炎,其背后是增强了个体的免疫复原力,恢复免疫系统功能改善抑郁情绪。虽然抑郁是冲突、是纠结,但是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压力会带来饮食失衡问题,这也会关系到饮食不健康、营养不健康,不均衡膳食所带来的肠道菌群失衡的问题。膳食不合理可能造成肥胖,且体内过度的脂肪是慢性炎性的状态。那么,免疫系统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呢?首先是饮食均衡,要吃的科学营养。就身体而言,让其充分获得丰富均衡的营养,是维持免疫系统功能的要求所在。当肠道菌群有炎症发生,往往跟膳食失衡有关,高脂、高糖、缺乏纤维素、饮水过少等等。健康的饮食方式,比如高蛋白饮食是免疫系统所喜欢的;而且千万不要谈脂色变,健康的脂肪很重要;有一些健康的橄榄油也没问题;健康的肉类如鱼类白肉类都可以吃一些。除此之外,最好要有复合型的碳水化合物,就是不要吃的太精细,包括红薯、土豆、这些粗纤维的主食会更趋向健康。水是最好的饮料,所有的反应都可以发生在水当中,多饮水排尿可以移出废物,保持体内良好的生化的环境。饮食要有节制,古话说七八分饱是非常有道理的,偶尔让自己的身体有些休息,轻度断食也很好。

除了饮食,保证良好的睡眠、少熬夜,节律活动,也是免疫系统也喜欢的,因为良好的睡眠也是免疫系统自我修复的过程。研究显示,有很多睡眠扰动的人往往伴随着外周循环系统炎性细胞水平分子的激活,而且睡眠障碍会跟抑郁症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保持适量活动,大家会发现活动的时候骨骼肌会产生大量的物质,能够帮助平衡躯体活跃脑功能,往往很多时候具有通过抗炎调节情绪的作用。因此,合理的运动特别鼓励大家去自然环境中去,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会有更加充分的放松。

最后,我认为抑郁并不可怕,抑郁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是对自己未来缺少把握时产生的负面情绪。这是发展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当抑郁情绪出现的时候要解决各方面的风险因素,维持心身的协调平衡,维持内稳态,维持身心的健康。再次感谢大家!

[返回]

【讨论与交流】

赵国胜:

谢谢王玮文的报告。各位专家学者,下一个议题是自由讨论,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吴瑞华:

我听到今天的报告很高兴。我有一年在外地讲课,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我爱人心脏病,我只好委托别人帮忙把她送当地一家医院,之后三天急救病房、三天普通的病房出院了。后来一位专家说,她根本不是心脏病,而是抑郁的生理反应。这位专家是心脏病方面准院士级的水平,他的话让我意识到原来抑郁和抑郁症是两个概念。

两位都对心理学领域做了一定的深入研究,我挺想知道服用过某些药物后,再吃治抑郁的药物会起到什么效果呢?不过,今天听到报告以后我对抑郁的理解有进展,但是对大脑当中的情况不是很清晰,我只是觉得自己情绪很不好爱发火。而且,看来抑郁了还是要吃药,原来听到抑郁不敢吃药,因为怕把人吃坏了,结果现在首先是需要吃药、之后是心理调节。

当然了,这样的研究还要继续深入,不能再像前几年一样,某个医院把我爱人的抑郁的生理反应当成是心脏病,结果被专家批评这不胡闹嘛。不过也不用着急,科学是不断深入的。感谢大家!

金锋:

我现在成立了一家实验室,坚持做研究,这两年也发了很多的文章。我觉得,大脑结构的改变包括分子结构的改变,这是一个结果,而我特别爱做研究的时候去追究原因。我们实验室发现肠道菌群是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因为非常多的大数据发现,动物去除了肠道菌群后,它们的认知发生了问题。但是,补充了相应的微生物之后认知又改变了,那么为什么做完手术以后人爱发火,原因是动了肠道或者是腹腔的迷走神经网络。迷走神经网络被切后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对接上,而这个过程中人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认知问题,“迷走神经切断术”还是个新方向,有些精神分裂的人不一定非去切脑神经,也可以通过腹腔或肠道方面的手术调节迷走神经,所以人们也开始注重这个方面的研究了。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的精神分裂的治疗方法非常有效,他们给精神分裂症所有的遗传标记物做了扫描,发现最显著的共性是长炼脂肪酸Ω6的损失,所以推荐患者直接补充Ω6,因为脂肪酸在神经系统的保护和代谢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基于严教授的发现,脑扫描中发现脑结构有问题的、脑结构发生变化的抑郁症患者,如果给他们同时做饮食喜欢调查和粪便检测,应该可以进行完美的一一对应。近两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开展了一项创新研究,通过分析飞行员的肠道菌群来筛查抑郁症状。这项研究的背景是,根据以往的规定,抑郁症患者被认为不适合担任民航飞行员,主要原因在于担心他们可能存在自杀风险。然而,现在通过简单的粪便检测,不仅能识别出显性的抑郁症患者,还能发现潜在的抑郁倾向。如果飞行员存在这两种心理问题,他们将不能承担可能危害公众安全的相关工作。

现在关于血脑屏障问题的文章发表非常多。研究发现只要患者有幽门螺旋感染,他的血脑屏障就是开放的,因为其血氨值非常高,而氨可以打开血脑屏障。而且研究发现血液中多脂多糖多氨的话,脑子中也可以检测到类似物质。大脑也可以检测出细菌,因为细菌无孔不入,这两年遗体捐献,包括帕金森、抑郁症患者的脑子中就发现很多微生物存在。这说明血脑屏障随时可以被打开,被打开的因素应该是食物方面的原因。人们过去过贫瘠的生活以及没有添加剂的年代,血脑屏障是很稳固的,心理状态也很稳固。都说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因为享福的时候会出问题:吃“好”东西以后人的血脑屏障特别容易被打开!科研文章中提到血脑屏障被打开的基本条件就是食用含高抗生素的肉和少量膳食纤维的食物。反过来,对肠到菌群最有提升作用的,对肠血屏障、血脑屏障最有封闭作用的方面就是豆子。现在发现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都能通过吃杂豆子进行逆转,所以肠脑研究开始越来越多。人有两万多的基因,这些基因并不决定生老病死,人身上更庞大的基因组是肠道微生物。

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专业,严教授讲的内容我根本不懂,也没有相关设备验证,但是我非常感兴趣脑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大脑扫描可以认识到这个人有抑郁症,不过我更希望知道抑郁原因是什么、控制方法是什么。运动似乎可以解决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假如有半个小时超量运动或极限运动,抑郁症状就可以大幅度的减轻,因为剧烈有氧运动会让肠道菌群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抑郁症有很多治疗的方法,有氧运动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好方法。

从因果关系而言,心理所越来越庞大,在社会上和国内外影响力越来越大。全国层面对心理疾病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病人群体也越来越大。我们如果真的有效抑制抑郁了,那么现在一千多万自闭症孩子,加上两千多万多动症,将近五千万人,以及将近一亿个父母,就会有很大影响。假如解决方向指向肠道菌群,那么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在医院消化科做肠道菌群移植就解决问题了,所以要重视微生物。而且肠道菌群可以被食物来改变,如果抑郁症人群可以规范食物,一天就可以改变其肠道菌群。所以还要杜绝“好感觉”食品,而要真正吃到好食品,感谢大家。

赵保路:

我想要强调下氧化应激与氧自由基有关。目前有研究显示,学习兴趣减低与一氧化碳自由基有关系,因为一氧化碳自由基在人学习记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推测抑郁症可能是体内一氧化碳减少了。因此,我建议检测抑郁症当中的氧自由基和一氧化碳自由基的变化,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的核磁成像能产生很多好的结果,对治疗也有好处,但是核磁成像的缺点是分辨率低。那么,我就建议建立一套顺磁的成像系统来检测脑氧自由基和一氧化碳自由基。我们曾经研制过一套顺磁系统,只是没有商业化,目前国内上海师范大学有一套进口的顺磁成像的系统,我相信可以把这方面的机理搞得更清楚一些。核磁当中也可以做自由基的检测,因为氧自由基和一氧化碳自由基也有不同的电子自选,可以通过加宽核磁的信号判断氧自由基和一氧化碳自由基。如果不用核磁方法,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比如荧光成像技术就是用化学的方式测量这两个自由基,看看这两个自由基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氧自由基的特点是与炎症相关,而抗氧化剂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如果用抗氧化剂可以清除氧自由基,保护一氧化碳自由基,那么治疗炎症方面的问题就又多了一种方案。当然,膳食营养要均衡,这对正常人而言比较好,但是对有问题的人而言就需要“膳食不平衡”。因为他们体内氧化损伤很厉害,如果膳食很平衡的话,很难把氧自由基去掉的同时提高一氧化碳自由基。 

王二平:

今天我很长知识。不过呢,严教授提出的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让我有些小“失望”,没有涉及到更多的内容,结果王教授也没有更多的普及呀。我现在很感兴趣的是,抑郁症就诊的方面是城里人多还是乡村人多?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多还是低的人多?这能否反应出来他们各自面对挫折和社会打击时都有多少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以及涉及到他们自我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救助的方面。我现在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城里人,也听大家偶尔发发牢骚;不过我退休前十年做的研究更多的是接触农村人,一谈话大家都是牢骚。他们会说很多不幸福的方面,所以我想知道是不是农村人抑郁症发生率就高呢?

严超赣:

官方的调查目前是没有的,但是我看过一个外国人感兴趣中国抑郁症发病的问题,他的报道是说农村要比城市高,并且高得多。

王二平:

那和我预想的有些接近。毕竟现在这么大的社会变动会造成很多的应激,农村又缺乏应对的措施和手段,他们除了发牢骚外就可能采取一些反社会的极端行为,这也是今后进一步要研究探讨的方面。人一生会碰到的很多社会挫折,有些来自于家庭方面,有些是个人方面,还有很多不可控的、无力对抗的事。农村过去媳妇儿上吊自杀或者伤人的事常有发生,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采取极端反社会行为的下降许多。那么,是不是有可能一部分人受挫折后是采取反社会极端行为进行对抗,而还有更多人采取了抑郁的方式,有没有这种可能?

严超赣:

按照通常的说法和对抑郁症的理解,反社会行为应该不是抑郁症。我们通常认为抑郁症患者是针对自我的自杀,而对社会最大的危害是扩大性自杀,比如把孩子也一起杀了。他可能认为孩子在这个世上也和我一样太受罪了。所以目前最大的危害是扩大性自杀,但是其他精神类疾病在早年应激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比如精神分裂症造成的极端反社会行为就比较多,至于单纯的抑郁症,最严重的仅是扩大性自杀。不过呢,大家看新闻报道通常会认为知识分子抑郁得比较多,经常有自杀的商人、有钱人、有文化的城里人得抑郁症。但是实际上在农村,中国没有官方数据统计。有一位外国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很多喝农药自杀的人比较多,但是这些人因为没什么能量,发不出声音,所以会被认为农村抑郁自杀比较低。

孙克忠:

我们所里曾经真有跳楼的,就是因为抑郁症跳楼。可能他的课题比较多,工作压力也比较大,他家里面问题也比较多,结果承受不住就跳楼了,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张志林:

今天可长知识了。两位专家非常声情并茂地通过准确数据进行了讲解,我感觉到我们心理所又承接了一个社会上严峻问题。这也是社会上面临的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当下这个困难的境地,心理所能够有专家在进行科学化地解决,包括更多国内外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心理问题,这恰恰说明了中国科学院是具备了很重要的攻占高科技领域的水平。今天大姐是90岁的高龄了!如果从我的角度来说,可以将许多往事放下了。毕竟,我曾毫无愧疚地付出过。至于将来如何,就顺其自然吧。目前,我就专注于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把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的科普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给自己精神上有点支持。严教授说的一个概念我很赞成,我们的研究是开放性的研究,希望有更多的同行来参与这个心理层面工作,能够把这样的严峻现实问题解决掉,大姐就很幸福了,我们高高兴兴的活好每一天就可以了!

王贵海:

她根本不会得抑郁症的(笑)。我感触非常深,因为很久没来心理所了,感觉变化很大。今天听了两位教授的报告,让我感觉到心理所在学科发展上有很大的变化。心理所实验室很多项目我以前也参与了,但是听了你们的报告,我觉得抑郁与神经生物学、免疫生物学、疾病、药物相结合,这是在过去很少听到的。以前心理学很多是在认知、发展、社会干预的方面。心理所几任所长我都见过,最具特色的研究所就是咱心理所,这可是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大宝贝。

如何把心理所变成有社会影响力的、在科学理论方面和重大应用方面能够做出贡献的机构是个大问题。今天主要谈心理疾病,那就要搞清抑郁症在我国严重到什么程度,抑郁症在国际上的严重程度,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说明白才算深度研究。现在的教育、社会经济存在很多的社会性问题,所以心理学要与更多的学科结合在一起。首先,抑郁症与遗传有关,听严教授说抑郁与遗传相关性达到40%、精神分裂症达到70%多,那么抑郁与遗传的什么有关?遗传的标记在哪里?毕竟,遗传应该是基因的表现,通过基因分析应该能找到影响抑郁的一些基因片断和基因表达,以及后续调控基因的手段。现在测序很方便,在人和动物模型当中应该开始解决这种抑郁遗传基因的问题。抑郁症与社会的应激因素有关,所以也与外界有关。很多心理学问题和疾病都是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引起的,这种引起更多为基因的表观遗传,但是也影响了基因当中的甲基化和乙酰化。搞清楚应激和遗传在表观遗传上甲基化的程度,这样就可以直接跟药物挂钩,就会帮助我们寻找新的药物。所以,从遗传学角度看,既要找到抑郁遗传的基因调控的机理、也要找到表观遗传的调控机理。

关于应激反应方面,我觉得很大程度与免疫有关。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应激影响了免疫,免疫力低下后什么病都可以得,包括癌症。因此,很多重病是应激反应造成的,分子机理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发现,可以被用来产生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而且,肠道微生物不仅仅是和抑郁症有关,微生物也是老年痴呆病症的一个重要的诱因。肠道菌群长期失调的话,得病几率会比较高,但是肠道微生物影响方面太多了,不能一言以蔽之。

所有心理学层面的疾病其实跟整个生物学的各个层面都有关,所以要进行学科结合、学科交叉合作,我建议我们所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方面、学科发展方面,能够选择攻坚在国内影响特别大的心理学重大疾病,从儿童一直到老年,而且选择的疾病可不要仅仅一个两个。要以此为目标,在心理学层面指导下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生物物理所、微生物所、分子生物所合作等等,要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比如你的“心花计划”,不要仅仅是抑郁,需要把眼光放更大一些,要抢占学术的制高点。要知道,看到的制高点并不是制高点,去月球背面这并不是制高点,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可是生物学的制高点是看不到的,要通过深入研究比较得来。而且不能认为比国际上领先的就是制高点了,真正的学科制高点是看不见的,是要不断攀登攻克的。我建议院领导应该组织生命科学的科学家研究哪些是制高点,总不能让科学家自己一个一个去研究吧。比如,天津工业所的微生物二氧化碳转合淀粉是制高点,因为大家都疑惑二氧化碳怎么会成为淀粉呢?他们研究所也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多年的潜心研究,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是最后一下子抢占了科技制高点,这就非常了不起。当然了,我认为心理学会更困难一些,因为学科的热点现在不在这里。生物物理所学以前还有结构生物学的工作,现在搞结构早已经不是制高点了。自从AI出来以后,“AlphaFold”把全部的蛋白质结构都解析了。人类已经解析了三千多个蛋白质结构,现在AI全部都给解析了,所以结构生物学现在制高点就是与AI的结合。

现在所有的中央政策,包括习总书记的几个自信,这都是心理学的问题,文化自信也是咱心理学问题,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更是心理学问题。很多政策都涉及到心理层面的问题,也有全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些问题靠的可不是过去心理学的“梦的解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心理学面对的现实问题非常严重,要靠心理学家一方面提出重大的心理学理论,另一方面是切实解决社会的心理学问题。而且,中华民族的心理学问题有其文化特点,特别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这在国际上都是有特色的,因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必然反应到全民各个层面的心理问题。我也是有感而发,希望大家能够跳出心理学,往远看往高看哪些影响到整个心理所未来的发展。谢谢大家!

何远光:

我今天来参会是老科协的代表,在这里代表老科协祝贺我们的学术沙龙圆满成功。这次沙龙开得非常好,我来讲讲自己的感受。

我认为这个沙龙符合院里定的科技前沿沙龙的定位,这次开得非常好,报告非常的精彩,内容丰富,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让我倍受教育且收获满满。听了报告我十分振奋,心理所的研究具有世界水平,特别是抑郁症大数据能够为全球服务,这提升了我们在全球的影响力、提升了中国科学院的影响力,无疑是令人振奋令人骄傲。中国科学院正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这个心理健康方面做得非常突出,希望你们继续为国争光。而且,像是严教授把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落实,积极回报社会,开展了心花计划项目,令人感动。这不只是写论文,更是在造福社会、服务社会,把科研与应用紧密结合,走出了科研的新路子,也指明了科研与产业结合的路径。

王教授的报告告诉了我们,炎症是万恶之源,必须要治病抗炎,同时要提高免疫力,只有提高免疫力,才可以战胜抑郁症,这是给在座老同志的方向。我今年84岁了,我是大姐的弟弟,我们也要克服抑郁症和克服其他的炎症。因为我本人有喉癌和肺癌,已经做了肺的切除,所以我要增强免疫力,只要增强免疫力癌症就没有了。现在我的心态还算比较开朗,我要向大姐学习。这次会议还给我们老年人指明了长命百岁的方向,真是收获满满!

谢谢两位报告人精彩的付出,感谢刘斌书记来参会,也要感谢参会的老同志和各个所来参会的专家。报告很精彩,但是只在我们这个层面也不行,需要向社会散发,把今天讲的专业研究转化为大家都能够理解的科普文章。作为国家队,科普是应该做的事情,不光要做好自己的事,也要提高社会影响力。最后,对于本次会议成功举办表示祝贺,谢谢大家!

赵国胜:

谢谢大姐、贵海、远光,今天三位领导的发言非常中肯,高瞻远瞩又很具体地对我们专家进行了肯定和鼓励,严超赣、王玮文,二位的研究将来既要有宏观,也要与微观结合,要抢占科技制高点,也希望你们能把今天的精神反馈到所有的百人计划和课题组长们。那么,本次活动到此结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