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主持人致辞】
【领导致辞】
【主旨报告】
【邀请报告】
【讨论与交流】
目录
【简介】
生物体中具有自我复制更新能力,能分化成其他细胞和器官的细胞称为Stem Cell,中文是“干细胞”。最典型的干细胞为胚胎干细胞,除胚胎干细胞外,成体细胞中也存在一些具有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称为成体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2012年,日本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用四因子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了iPS干细胞。此后,学术界不断发现了一系列更高效、安全的干细胞诱导技术。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如骨髓移植,神经损伤性疾病、肌萎缩症、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本次学术沙龙上,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专家、干细胞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国际干细胞组织轮值主席周琪研究员做了题为“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的学术报告。随后王秀杰研究员和陈秀兰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新学术新方法对干细胞的推动作用”及“奇特的干细胞”,随后大家对当下干细胞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展望。
【主旨报告】
周琪研究员: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干细胞的基本的概念、分类、应用现状
我们的身体里面充满了干细胞。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就是最典型的干细胞治疗。干细胞让我们身体里能够不断的更新,不断产生新的组织和器官。例如,因为有毛囊干细胞,头发可以不断生长;因为有皮肤干细胞,皮肤也在不断的生长。这些我们称为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机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类型,包括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一系列能够维持机体不断生长的细胞。这些细胞类型使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得到不断的更新,也是一些重要疾病能够不断被克服治疗的核心。
除了成体干细胞,我们更关注胚胎干细胞,因为成体干细胞的潜能非常有限。例如,毛囊细胞,理论上不会长成皮肤,也不会修复心脏,因为它的潜能非常有限。但胚胎干细胞不一样,它们是在早期发育过程里面分离出来的一类特化的细胞,这一小群特化的细胞经过培养以后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个几乎是可以无限制的繁殖,到目前为止人类有史以来冻存的最早的干细胞还具有分类和扩增的能力。另外一个是能够变成所有的组织类型细胞。这两大特性决定了胚胎干细胞是人们最关注的一个类型。但问题是到现在为止,如果按照发育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概念,干细胞从最早的受精卵一直到后面,可以分成无穷无尽的细胞类型。现在人的200多种组织,但实际干细胞的类型可能比它要多得多。那么这些干细胞如果从发育阶段来界定,一大部分可以定位成胚胎干细胞,一部分定位成成体干细胞,每一类细胞都有自己不同的调控的方式,怎么来用它?或者怎么来获得它?将是我们研究非常关注的领域。
干细胞潜在的应用和转化到底是什么?
在基础研究领域,干细胞对于了解人类发育过程是很好的研究模型。在药物研发领域,干细胞及其衍生物由于在毒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特性较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来说更接近人类正常组织,因而反映了一种新的药物筛选模式。更重要的是,干细胞这种可以自我复制且分化成其他组织器官的能力在再生医学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比如说包括中风、外脑损伤、退行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这些都可能通过细胞治疗得到治愈。还有脊髓损伤,每年因为意外伤害、车祸导致的高位截瘫、脊髓横断,粉碎性损伤等的数量是相当大的。此外,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失明、耳聋患者,还有包括多位点的高发肿瘤和癌症,这些是能够通过干细胞治疗得到克服的,但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前任干细胞学会主席预言:20世纪是一个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通过骨髓移植来治疗血液病。从骨髓中提取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分化成血细胞,用于临床治疗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也可以从外周血或者脐带血中分离干细胞来替代骨髓移植用于治疗白血病。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截至到目前,只有骨髓移植这一种干细胞治疗是不需要临床审批,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的,其他所有的可能涉及到干细胞治疗的,如果未经审批,理论上都是非法的、违规的。
中国开展的干细胞治疗跟国际上稍微有区别,国际上很多的治疗是针对于那些比较前瞻性的,包括胚胎干细胞、甚至日本最近批准了iPS细胞的临床研究。但中国大多数的细胞治疗还是用的成体干细胞,比如说脐血的干细胞,包括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还有一部分是流产胎儿的分离的细胞,这些在国际上并不是研究的主流。但干细胞治疗到底对未来人的健康有多大的作用,还有很多科学上的争论和争议。从临床的阶段来看,现在大量的干细胞治疗是临床早期的,绝大部分停留在一期二期,真正走到三期四期的项目比较少。
中国这些年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关于细胞治疗和干细胞研究上方面的负面评价,包括Nature杂志、CNN和BBC在内的很多媒体都有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在国外给我国造成了很大影响。前一阶段《焦点访谈》、《新闻联播》也播报了中国干细胞治疗的一些负面新闻和评述。这种以获得大量钱财为目的的细胞治疗跟干细胞的研究和转化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
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难以确定的到底是把干细胞作为新技术还是新药来管理,但在我们迷糊于在技术还是药的时候商业欺诈占了便宜,现在中国大部分的干细胞的治疗应该归为商业欺诈,是没有严格科学依据,没有透明度,没有严格监管,尤其是没有专业上的可信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收病人的钱。这里面安全性风险是很大的。例如,诺贝尔奖得主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将Oct3/4、Sox2、c-Myc和Klf4(OSKM)四种因子通过逆转录病毒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获得了与胚胎干细胞具有类似多能性的干细胞(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我们对以iPS细胞为供体获得的小鼠,及其后代和兄弟姐妹做了长期观察,最后发现,这些小鼠在发育、生长、存活、血糖、代谢上与正常小鼠都没区别,但真正的区别在于,这些小鼠成年以后,大概有10%到20%长肿瘤,而且得肿瘤的小鼠全身弥散性的四因子重新表达。所以可能是不安全的。那么这些技术在发展怎么有一个更安全的技术,这我们也一直在尝试。
如何来规范干细胞的转化应用
干细胞的治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种治疗手段,其过程监管、结果评估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其中的科研、管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要严格控制干细胞产品的审批,另外一个要加强细胞资源,要从源头建设,第三个要卡住生物医药转化的瓶颈,也就是临床前的试验。
在严格控制产品审批上,我们从2007年加入了国际干细胞组织,我们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是干细胞组织的轮值主席国了,多年来在我们的建议之下,有了轮值制度。中国是有了轮值制度之后的第一次作为成员国来主持这两年的工作。
如上图所示,在监管的道路上,干细胞临床非常复杂,每一个都是有选项的,最终走到是不是一个产品,这些干细胞是不是适用于人类。在干细胞整顿小组里面,我们基本上按照这三个方面在建议国家做整改的,在我们的建议下,当时的卫生部2011年底发布了《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之后2012年开始干细胞临床整顿。在当年7月1日之前停止一切的细胞移植工作的备案。到最后我们中国大概有350多项是备案的,但实际据我们了解全国现在开展干细胞移植和治疗的比较好的医院大概就有600多家。如果按照真正标准意义上的这种开发,我们还是不具备的,因为我们的监管体系。
下一个是源头,如何建设源头,到底哪些干细胞是可以用于治疗的?如何来规范干细胞源头,什么样的细胞可以用?2008年我们邀请了干细胞组织的17个成员国和WHO和FDA等几个机构的专家,召开了一个标准研讨会议,一起讨论了干细胞库的临床标准和干细胞系的临床标准。这让我们国家在干细胞库的建设上有了很多的跟国际上能够接轨的标准和参照。我们按照GMP标准建设了一个胚胎干细胞库,在这个干细胞库里面建了一批临床级的干细胞系。现在所有的都已经通过了鉴定,我想中国如果在今年或者明天能够批准临床级干细胞系的话,来自于科学院的这几个系将会成为中国的参照系,也是跟国际可以做一个交换的一个标准系。
如果有了很好的监管,有了细胞来源,怎么完成临床试验。这其中动物模型是不可或缺的,国内现在很多的细胞治疗是完全没有经过临床前研究、动物试验就直接在病人上使用了。我们应该有一个非常完善的动物模型的转基因的,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需求的一个动物平台。2009年我们在Science发表了一个绿色猴子的工作。猴子的结果跟啮齿类的结果看起来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更重要的信息:拿小鼠做这个试验跟人到底有多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抓住的机遇是动物模型,我们已经在昆明、广东和北京建立了灵长类基地,在昌平我们建设了猪基地。这些动物模型也支撑着我们的研究。
科学院的干细胞研究进展
我本人真正的兴趣点有三个:一个是获得合适的干细胞;另外一个干细胞一定要标记,一定要有marker;还有一个就是要非常清晰的安全性的评价。第一部分里面,最初开始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国际上已经有非常好的、关于人的干细胞的研究体系,我们也建了人的干细胞,但是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涉及到伦理学问题,所以我们想能不能绕开伦理。干细胞最大的伦理问题是要毁坏生命,那我们能不能不毁坏生命,从不是一个胚胎,不是一个生命的细胞里面得到胚胎干细胞,这就是卵。这个工作是从孤雌发育的卵获得胚胎干细胞。中国在孤雌发育研究方面有非常好的基础,我们把小鼠的和人的卵母细胞都做了孤雌激活,让它变成一个可以发育的胚胎,然后从中获得干细胞。结果令人兴奋,所有这些来自于卵的、来自于单性的干细胞都符合干细胞的特性。当时我们还做了一些尝试,用孤雌干细胞做了一个纯合的细胞系,结果这些细胞系有很好的纯合度。多年后国际上评价,孤雌干细胞可能是人的第三种选择,在细胞替代治疗方面可能跟胚胎干细胞和iPS细胞是有同样的发展前景的。
众所周知,单倍体细胞是研究隐性遗传病的有力工具,在低等动物和植物中单倍体经常存在。而人只有两类细胞有可能有单倍体,一个是配子,还有就是肿瘤细胞。我们用孤雌或者孤雄的办法,单独从精子或者卵子中诱导获得干细胞系,而且这些单倍体干细胞系最终可以发育并获得健康的小鼠。这是我们2012年发表的一个工作。我们同样将这些工作进一步拓展到大鼠,猴子。这些单倍体干细胞建立起来,还可以替代雄原核和雌原核,在细胞水平完成基因修饰,并且得到转基因的后代,这跟以往的基因敲除的办法相比至少可以节省一个世代。在传统的同源重组、基因敲除之外开创了一条新路。这些工作逐渐让我们建立一个非常完整的一个研究体系,目前我们已经建立7千个单基因突变的干细胞库,可以作为一个天然的药物筛选细胞库。
2006年,诺贝尔奖得主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的iPS细胞结果公布之后,很多人都在试图筛更多的因子来诱导iPS?我们却走了另外一条路——去证明iPS到底是不是干细胞。当年山中的技术体系只能让它发育到14.5天就死掉了,第14.5天是小鼠发育的最重要阶段,意味着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是我们把做克隆的经验移植到了iPS上,最终得到了一个完全来自于iPS的小鼠,这只小鼠基本上终结了领域里的长期的一个讨论——iPS到底是不是干细胞?这只小鼠的发表是中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破冰之做。干细胞学会前主席评价说:“这只老鼠起名叫小小,小小虽小,但意义是巨大的。”克隆多利羊的罗昕地研究所当时的主任评价说:“在克隆这条路上,小小接过了多利羊,点燃了火炬。”。这一结果入选了09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十大医学突破,也入选了中国基础研究的十大新闻和两院院士评选的十大科技进展。
世界上首只全部由诱导性干细胞生成的全能性小鼠“小小”
从啮齿类到人,我们也基本上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一个过渡和桥梁,让我们至少可以有能力去回答第二个问题,它的标记是什么?
单细胞领域的问题是所有的这些评判都要通过发育来走,所有的marker都不是做干细胞的人发现的,绝大部分是做肿瘤的人发现的,这些标记是可以把干细胞和体细胞分开,但这些标记永远分不开的是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尤其是在很多表面marker上,在人和小鼠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干细胞有没有一个共性内源的标记,这是我们特别想做的。我们找到一些表面marker,但更重要的工作是找到了内源的marker。我们做了非编码RNA深度测序,找到了五十几个小RNA的簇,最后验证至少有十几个是跟它直接相关的,它们可以把好的干细胞和不好的干细胞分开,这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可以把干细胞多能性分开的标记。这项工作入选了10年十大进展的三十个候选。将来我们希望能第一次能够把非编码RNA、甲基化调控,和干细胞多能性这几个不同的领域能够关联起来。
2011年,科学院在国家率先启动了干细胞的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一共有18个研究所参与,PI数量110人,固定人员大概是2600人,加上院外合作单位的话,最高接近3000人的体量。当时设计是围绕几个关键的科学问题,第一,要做出干细胞的家谱,要知道干细胞调控的前因后果才能做有序调控。第二,开发关键技术。日本人拥有iPS技术,美国人拥有其他干细胞技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另外一个是品牌,未来希望在先导专项完成之后,有打着中科院标志的产品面市。转化上我们已经有一大部分的工作开始进入临床,在一些重要疾病的诊治上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检验试剂,包括针对中国一些特有的职业疾病,如尘肺,也有了自己的新的疗法,以及最近发表的子宫壁修复等。我们的工作证明科学院这支队伍是一个可以打仗、可以打胜仗的一个队伍,我们期望未来这支队伍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邀请报告】
王秀杰研究员:新技术新方法对干细胞研究的推动作用
王秀杰研究员在报告中对干细胞研究领域采用的新技术进行了总结。
2006年,山中伸弥利用四因子法诱导得到了iPS细胞,iPS技术为疾病机理研究与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技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iPS技术涉及的安全性问题。为了发现更具安全性的技术以获得干细胞来替代iPS技术,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相对便捷、高效、安全的方法都可以用来诱导体细胞产生iPS细胞:例如,直接用外源RNA或蛋白质诱导也能产生体细胞重编程获得多能性细胞,最近日本美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提出用酸处理的物理方法诱导也可以获得多能性干细胞,但这一结果的真伪备受争议,并最终被Nature杂志撤稿。我国科学家裴钢院士在计算机技术辅助下筛选了大量小分子化合物之后,最终发现给体细胞“喂药”的化学方法也能诱导细胞重编程而获得多能性干细胞。
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因其测序通量大、速度快,大大推动了生物科学研究的变革,这其中也包括干细胞领域的研究。NGS技术使得选择可变性剪切转录本的发现成为可能。
lncRNA(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不编码蛋白的RNA。这类RNA起初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噪音”,不具有生物学功能。 2007年lncRNA被发现在表观遗传、基因转录、转录后剪切、翻译等多种水平上参与调控,参与了X染色体沉默、基因组印记以及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核内运输等多种重要的调控过程,与人类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借助NGS技术发现干细胞中存在大量的lncRNA。我们与周琪研究员合作,在干细胞中发现了可以特异性标记干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一个lncRNA簇,对于干细胞的临床和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潜在意义。
此外,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维持或分化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5hmc(5-羟甲基胞嘧啶) DNA甲基化修饰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的动态调控。我们也对核酸的甲基化修饰非常关注并在积极探索,期望能在不久这一领域取得成果。
总结目前干细胞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一、决定干细胞多能性和细胞定向分化的调控网络和 关键元件是什么?
二、新类型核酸修饰的调控机制及其对细胞命运调控的作用如何?
三、如何高效、准确地调控细胞命运获得可临床应用的功能组织与功能器官?
陈秀兰研究员:奇特的干细胞
陈秀兰研究员在沙龙上作了题为“奇特的干细胞”的科普报告,就干细胞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潜力进行了科普,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展示了干细胞应用已经或者未来可能会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哪些益处。例如,为什么要收集脐带血?干细胞对老年黄斑变性、不孕不育、聋哑有什么治疗作用?3D打印人造器官等等。
【讨论内容】
本次沙龙针对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一、干细胞目前应用的阻力来自什么?是成瘤性,是伦理,还是免疫排斥?二、对于目前机理还不清楚的疾病,干细胞如何治疗?又如何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三、目前市场上号称干细胞治疗的哪些是违规操作,哪些是伪科学?四、关于动物干细胞分化和去分化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
汤火顺:干细胞听了以后了解了一些,现在的研究方向主要方向在哪里,是应用还是提高发育的研究?第二个问题在应用上它的主要阻力是什么,免疫原性是不是最主要的阻力,还有就是胚胎干细胞和iPS干细胞,哪个在这方面阻力小一些,在应用上小一些。
孙方臻:如果说核心方向可能有几个,一个是,卵子为什么具有把任何一个细胞变成万能的干细胞的能力。这依然是一科学未知,所以这个即使拿到诺贝尔奖,这个科学的问题现在还需要再研究。我们说国际市场取得了部分的进展,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坚持了20年,还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些新的进展我觉得我们会陆续呈现出来。
第二个方面就是干细胞的应用问题,应用问题可能充满了很大的预期,但是干细胞它一个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具有成瘤的问题,本来是为了健康的原因,如果移植细胞的数量是很多,只要有一个细胞是异常的,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整个问题。所以安全性的问题可能是最根本的问题,我想未来的方向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如何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每一个人的体细胞脂肪细胞,变成一个干细胞,不是用日本的四因子,虽然今天讲了四因子的工作,我认为日本这种方法是有意思的,但是一定不是临床上的应用方向。如果选择了用日本四因子的方法去做iPS的话,我个人感觉可能在临床上还是会受到很多局限的。所以中国科学院要做的话,还是要研究重编程的新的方法,或者叫中国科学院的方法或者是新的方法。北大他们做的小分子药物的方法就是方法之一,当然我相信未来的方法可能还会一样的简单,也就是说不要去动基因,然后通过人为的方法,通过外加的因子,调控相应的通路,来实现把衰老的或者皮肤的细胞,变成干细胞。所以一个是安全性的问题,一个新方法,第三个方面就是从编程的关键的因子通路。
提问:就是现在经常谈到的白血病的问题,因为我在过去接触过白血病人的染色体,他是变异很大的,现在我不能回答你到底是某个染色体的变异或者畸形,跟这个白血病有没有联系起来,如果是有联系来的话这个干细胞怎么来针对着这个治疗它这是一个问题。然后还有一个问题,你培养出来的干细胞,怎么会知道它是针对着它的,如果是这两个对不起来的话,它肯定治疗是无效的,是不能得到效果的。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经常谈到的一个脑瘫的问题,现在我看到很多,我说话可能说得过一点,有点胡来。为什么脑瘫的病根本还没有很好彻底的了解它,你怎么拿干细胞来治疗它呢?就跟白血病一样的,你说我治疗白血病,白血病这个原因病情你都不知道,因为我接触过的很多染色体异常的,他不是像PH1,他就是很针对性的,你能不能创造一个治疗PH1的,现在很难说。脑瘫也是这样,因为脑瘫现在小孩很多,智力低下,脑瘫的小孩子非常多,所以他的形形色色都非常多。现在为什么是脑瘫最后的结果,机制你没有闹清楚,怎么能够拿干细胞去治疗它。
焦建伟:我是动物所的,我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参加你们这个沙龙讨论,我还不知道我们所是不是也有这个老年协会。我觉得挺好的,刚才几位老师提的问题,包括最后这个老师提的都是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从06年开始就一直在研究,它的机理到底是什么,启动哪些基因,哪些基因被激活了,到现在还是个问题。所以这是最前沿的学术问题。
当然有些人也试图去找到过,但是这一块具体到哪一级哪一个网络,现在还没有答案。
另外一个我实验室是做神经干细胞的,所以刚才那个老师提的包括脑瘫的机理,确实是脑瘫至今的原因还不是太清楚。但是上海有一个真实的病例,我上次参加了一个干细胞会,他们把干细胞移植到小孩身上,他做了可能是五百例还是一千例,取得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当然他说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脑瘫是因为大脑的缺陷,因为他出来的时候,哪一块组织有缺陷,所以他把这个干细胞,觉得哪一个地方有缺陷,把干细胞打到哪个地方去,还是取得了一些恢复的效果。包括录像,我上两周之前看他录像,那小孩最开始脑瘫,他不会动的,走路都不会走,但是会师是细胞移植之后,小孩会走了,还会跑了。
当然他移植的这个细胞,从小孩自己骨髓培养的细胞,这风险小一些,至少免疫原性,包括肿瘤这些问题暂时看问题不是太大,但长远来看,可能这些还需要长期的追踪。干细胞移植临床实验做了才两三年,所以包括那个病人他都是随访追踪,真的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没有,我觉得倒是一条路可以去探索。包括他讲的现在因为国家干细胞太乱,在移植治疗这块,国家现在一刀切全停了。包括现在好多病人,他说他做了一千例,还有上万个家庭都想让他去做,但是他说还要再等等看看。
另外一个移植包括刚才那位老师提的一个免疫原性的问题,这些都是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包括从自身细胞出来,然后培养之后再移植回去,到底有没有免疫原性,这些还需要有长期的追踪。因为他取出来之后,毕竟用细胞培养皿去培养的,可能跟体内正常的也许有些不一样,这就是最没有免疫原性那些细胞了。包括你说从皮肤细胞到IPS细胞到胚胎干细胞,这个免疫原性肯定比没有移植的还要大。最近发现多多少少还是有免疫原性的,只不过免疫原性还比较低,但是低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到安全应用的这方面,这个也还在探索。不知道我回答完你的问题了没有。
还有一个血液的,我不是做血液的,所以那一块我不是太清楚。
提问:我是搞植物的,植物细胞有愈伤组织,我可以通过任何的组织,培养出,然后再分化,对于干细胞也就是有一知半解。今天听了报告,确实是对这方面的东西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作为我们已经退休的这些老同志来讲,刚才周老师说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我们应该和伪科学去做斗争,好多治疗这那,刚才听了周老师讲,允许从事这方面干细胞治疗的相当少,其他的都是非法的。我们就是要宣传这些东西,让老百姓不要上当,这是我们的一个任务。现在造假的太多了,他打着科学的旗号,去疯狂的敛财,所以这一点是我们今后像这样的沙龙,有条件的话我们还要更多的做一些,让大家伙能更多的了解。
建议:我还有一个希望,因为我很喜欢看我们的航天,刚才周老师提到了一个团队的问题,所以我就想我们科学院能不能组织一个像航天那个团队,来攻克这个干细胞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团队的话,我想困难还比较多,尤其是现在我总有一个感觉,一个组他们之间联系的不知道会不会很密切,你的想法有没有共同的交换、共同的来应用这些有利的东西。因为如果你没有这些东西的话,只搞我自己的东西,他搞他的东西,不可能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力量,来攻克这个目前我认为还是很有用的一个干细胞的这个技术的问题。科学院应该可以形成的。
【结论和建议】
本次沙龙对干细胞领域最新最热点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与会专家对干细胞在克服人类重大疾病方面表现出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应用前景一致认可。我国人口众多,因创伤、疾病和衰老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数量巨大,因此干细胞的研究和临床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长远意义。iPS,单倍体诱导干细胞、小分子诱导都是获得干细胞的有效技术手段。
科学院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有一批素质优良、基础扎实的年轻科学家,代表了国内干细胞研究的中坚力量。科学院科研工作者在推动我国干细胞基础和临床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对干细胞应用方面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乱象,建议科学院科研人员能够以科学为武器,加大对公众干细胞知识的科普力度,提高公众本身的科学素养,自觉抵制伪科学。
希望科学院在干细胞这个热点领域能做大做强,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更好的发挥科学院的社会责任。
【总结与建议】
目录
【简介】
生物体中具有自我复制更新能力,能分化成其他细胞和器官的细胞称为Stem Cell,中文是“干细胞”。最典型的干细胞为胚胎干细胞,除胚胎干细胞外,成体细胞中也存在一些具有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称为成体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2012年,日本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用四因子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了iPS干细胞。此后,学术界不断发现了一系列更高效、安全的干细胞诱导技术。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如骨髓移植,神经损伤性疾病、肌萎缩症、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本次学术沙龙上,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专家、干细胞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国际干细胞组织轮值主席周琪研究员做了题为“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的学术报告。随后王秀杰研究员和陈秀兰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新学术新方法对干细胞的推动作用”及“奇特的干细胞”,随后大家对当下干细胞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展望。
【主旨报告】
周琪研究员: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干细胞的基本的概念、分类、应用现状
我们的身体里面充满了干细胞。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就是最典型的干细胞治疗。干细胞让我们身体里能够不断的更新,不断产生新的组织和器官。例如,因为有毛囊干细胞,头发可以不断生长;因为有皮肤干细胞,皮肤也在不断的生长。这些我们称为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机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类型,包括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一系列能够维持机体不断生长的细胞。这些细胞类型使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得到不断的更新,也是一些重要疾病能够不断被克服治疗的核心。
除了成体干细胞,我们更关注胚胎干细胞,因为成体干细胞的潜能非常有限。例如,毛囊细胞,理论上不会长成皮肤,也不会修复心脏,因为它的潜能非常有限。但胚胎干细胞不一样,它们是在早期发育过程里面分离出来的一类特化的细胞,这一小群特化的细胞经过培养以后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个几乎是可以无限制的繁殖,到目前为止人类有史以来冻存的最早的干细胞还具有分类和扩增的能力。另外一个是能够变成所有的组织类型细胞。这两大特性决定了胚胎干细胞是人们最关注的一个类型。但问题是到现在为止,如果按照发育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概念,干细胞从最早的受精卵一直到后面,可以分成无穷无尽的细胞类型。现在人的200多种组织,但实际干细胞的类型可能比它要多得多。那么这些干细胞如果从发育阶段来界定,一大部分可以定位成胚胎干细胞,一部分定位成成体干细胞,每一类细胞都有自己不同的调控的方式,怎么来用它?或者怎么来获得它?将是我们研究非常关注的领域。
干细胞潜在的应用和转化到底是什么?
在基础研究领域,干细胞对于了解人类发育过程是很好的研究模型。在药物研发领域,干细胞及其衍生物由于在毒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特性较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来说更接近人类正常组织,因而反映了一种新的药物筛选模式。更重要的是,干细胞这种可以自我复制且分化成其他组织器官的能力在再生医学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比如说包括中风、外脑损伤、退行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这些都可能通过细胞治疗得到治愈。还有脊髓损伤,每年因为意外伤害、车祸导致的高位截瘫、脊髓横断,粉碎性损伤等的数量是相当大的。此外,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失明、耳聋患者,还有包括多位点的高发肿瘤和癌症,这些是能够通过干细胞治疗得到克服的,但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前任干细胞学会主席预言:20世纪是一个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通过骨髓移植来治疗血液病。从骨髓中提取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分化成血细胞,用于临床治疗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也可以从外周血或者脐带血中分离干细胞来替代骨髓移植用于治疗白血病。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截至到目前,只有骨髓移植这一种干细胞治疗是不需要临床审批,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的,其他所有的可能涉及到干细胞治疗的,如果未经审批,理论上都是非法的、违规的。
中国开展的干细胞治疗跟国际上稍微有区别,国际上很多的治疗是针对于那些比较前瞻性的,包括胚胎干细胞、甚至日本最近批准了iPS细胞的临床研究。但中国大多数的细胞治疗还是用的成体干细胞,比如说脐血的干细胞,包括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还有一部分是流产胎儿的分离的细胞,这些在国际上并不是研究的主流。但干细胞治疗到底对未来人的健康有多大的作用,还有很多科学上的争论和争议。从临床的阶段来看,现在大量的干细胞治疗是临床早期的,绝大部分停留在一期二期,真正走到三期四期的项目比较少。
中国这些年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关于细胞治疗和干细胞研究上方面的负面评价,包括Nature杂志、CNN和BBC在内的很多媒体都有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在国外给我国造成了很大影响。前一阶段《焦点访谈》、《新闻联播》也播报了中国干细胞治疗的一些负面新闻和评述。这种以获得大量钱财为目的的细胞治疗跟干细胞的研究和转化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
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难以确定的到底是把干细胞作为新技术还是新药来管理,但在我们迷糊于在技术还是药的时候商业欺诈占了便宜,现在中国大部分的干细胞的治疗应该归为商业欺诈,是没有严格科学依据,没有透明度,没有严格监管,尤其是没有专业上的可信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收病人的钱。这里面安全性风险是很大的。例如,诺贝尔奖得主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将Oct3/4、Sox2、c-Myc和Klf4(OSKM)四种因子通过逆转录病毒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获得了与胚胎干细胞具有类似多能性的干细胞(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我们对以iPS细胞为供体获得的小鼠,及其后代和兄弟姐妹做了长期观察,最后发现,这些小鼠在发育、生长、存活、血糖、代谢上与正常小鼠都没区别,但真正的区别在于,这些小鼠成年以后,大概有10%到20%长肿瘤,而且得肿瘤的小鼠全身弥散性的四因子重新表达。所以可能是不安全的。那么这些技术在发展怎么有一个更安全的技术,这我们也一直在尝试。
如何来规范干细胞的转化应用
干细胞的治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种治疗手段,其过程监管、结果评估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其中的科研、管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要严格控制干细胞产品的审批,另外一个要加强细胞资源,要从源头建设,第三个要卡住生物医药转化的瓶颈,也就是临床前的试验。
在严格控制产品审批上,我们从2007年加入了国际干细胞组织,我们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是干细胞组织的轮值主席国了,多年来在我们的建议之下,有了轮值制度。中国是有了轮值制度之后的第一次作为成员国来主持这两年的工作。
如上图所示,在监管的道路上,干细胞临床非常复杂,每一个都是有选项的,最终走到是不是一个产品,这些干细胞是不是适用于人类。在干细胞整顿小组里面,我们基本上按照这三个方面在建议国家做整改的,在我们的建议下,当时的卫生部2011年底发布了《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之后2012年开始干细胞临床整顿。在当年7月1日之前停止一切的细胞移植工作的备案。到最后我们中国大概有350多项是备案的,但实际据我们了解全国现在开展干细胞移植和治疗的比较好的医院大概就有600多家。如果按照真正标准意义上的这种开发,我们还是不具备的,因为我们的监管体系。
下一个是源头,如何建设源头,到底哪些干细胞是可以用于治疗的?如何来规范干细胞源头,什么样的细胞可以用?2008年我们邀请了干细胞组织的17个成员国和WHO和FDA等几个机构的专家,召开了一个标准研讨会议,一起讨论了干细胞库的临床标准和干细胞系的临床标准。这让我们国家在干细胞库的建设上有了很多的跟国际上能够接轨的标准和参照。我们按照GMP标准建设了一个胚胎干细胞库,在这个干细胞库里面建了一批临床级的干细胞系。现在所有的都已经通过了鉴定,我想中国如果在今年或者明天能够批准临床级干细胞系的话,来自于科学院的这几个系将会成为中国的参照系,也是跟国际可以做一个交换的一个标准系。
如果有了很好的监管,有了细胞来源,怎么完成临床试验。这其中动物模型是不可或缺的,国内现在很多的细胞治疗是完全没有经过临床前研究、动物试验就直接在病人上使用了。我们应该有一个非常完善的动物模型的转基因的,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需求的一个动物平台。2009年我们在Science发表了一个绿色猴子的工作。猴子的结果跟啮齿类的结果看起来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更重要的信息:拿小鼠做这个试验跟人到底有多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抓住的机遇是动物模型,我们已经在昆明、广东和北京建立了灵长类基地,在昌平我们建设了猪基地。这些动物模型也支撑着我们的研究。
科学院的干细胞研究进展
我本人真正的兴趣点有三个:一个是获得合适的干细胞;另外一个干细胞一定要标记,一定要有marker;还有一个就是要非常清晰的安全性的评价。第一部分里面,最初开始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国际上已经有非常好的、关于人的干细胞的研究体系,我们也建了人的干细胞,但是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涉及到伦理学问题,所以我们想能不能绕开伦理。干细胞最大的伦理问题是要毁坏生命,那我们能不能不毁坏生命,从不是一个胚胎,不是一个生命的细胞里面得到胚胎干细胞,这就是卵。这个工作是从孤雌发育的卵获得胚胎干细胞。中国在孤雌发育研究方面有非常好的基础,我们把小鼠的和人的卵母细胞都做了孤雌激活,让它变成一个可以发育的胚胎,然后从中获得干细胞。结果令人兴奋,所有这些来自于卵的、来自于单性的干细胞都符合干细胞的特性。当时我们还做了一些尝试,用孤雌干细胞做了一个纯合的细胞系,结果这些细胞系有很好的纯合度。多年后国际上评价,孤雌干细胞可能是人的第三种选择,在细胞替代治疗方面可能跟胚胎干细胞和iPS细胞是有同样的发展前景的。
众所周知,单倍体细胞是研究隐性遗传病的有力工具,在低等动物和植物中单倍体经常存在。而人只有两类细胞有可能有单倍体,一个是配子,还有就是肿瘤细胞。我们用孤雌或者孤雄的办法,单独从精子或者卵子中诱导获得干细胞系,而且这些单倍体干细胞系最终可以发育并获得健康的小鼠。这是我们2012年发表的一个工作。我们同样将这些工作进一步拓展到大鼠,猴子。这些单倍体干细胞建立起来,还可以替代雄原核和雌原核,在细胞水平完成基因修饰,并且得到转基因的后代,这跟以往的基因敲除的办法相比至少可以节省一个世代。在传统的同源重组、基因敲除之外开创了一条新路。这些工作逐渐让我们建立一个非常完整的一个研究体系,目前我们已经建立7千个单基因突变的干细胞库,可以作为一个天然的药物筛选细胞库。
2006年,诺贝尔奖得主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的iPS细胞结果公布之后,很多人都在试图筛更多的因子来诱导iPS?我们却走了另外一条路——去证明iPS到底是不是干细胞。当年山中的技术体系只能让它发育到14.5天就死掉了,第14.5天是小鼠发育的最重要阶段,意味着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是我们把做克隆的经验移植到了iPS上,最终得到了一个完全来自于iPS的小鼠,这只小鼠基本上终结了领域里的长期的一个讨论——iPS到底是不是干细胞?这只小鼠的发表是中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破冰之做。干细胞学会前主席评价说:“这只老鼠起名叫小小,小小虽小,但意义是巨大的。”克隆多利羊的罗昕地研究所当时的主任评价说:“在克隆这条路上,小小接过了多利羊,点燃了火炬。”。这一结果入选了09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十大医学突破,也入选了中国基础研究的十大新闻和两院院士评选的十大科技进展。
世界上首只全部由诱导性干细胞生成的全能性小鼠“小小”
从啮齿类到人,我们也基本上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一个过渡和桥梁,让我们至少可以有能力去回答第二个问题,它的标记是什么?
单细胞领域的问题是所有的这些评判都要通过发育来走,所有的marker都不是做干细胞的人发现的,绝大部分是做肿瘤的人发现的,这些标记是可以把干细胞和体细胞分开,但这些标记永远分不开的是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尤其是在很多表面marker上,在人和小鼠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干细胞有没有一个共性内源的标记,这是我们特别想做的。我们找到一些表面marker,但更重要的工作是找到了内源的marker。我们做了非编码RNA深度测序,找到了五十几个小RNA的簇,最后验证至少有十几个是跟它直接相关的,它们可以把好的干细胞和不好的干细胞分开,这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可以把干细胞多能性分开的标记。这项工作入选了10年十大进展的三十个候选。将来我们希望能第一次能够把非编码RNA、甲基化调控,和干细胞多能性这几个不同的领域能够关联起来。
2011年,科学院在国家率先启动了干细胞的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一共有18个研究所参与,PI数量110人,固定人员大概是2600人,加上院外合作单位的话,最高接近3000人的体量。当时设计是围绕几个关键的科学问题,第一,要做出干细胞的家谱,要知道干细胞调控的前因后果才能做有序调控。第二,开发关键技术。日本人拥有iPS技术,美国人拥有其他干细胞技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另外一个是品牌,未来希望在先导专项完成之后,有打着中科院标志的产品面市。转化上我们已经有一大部分的工作开始进入临床,在一些重要疾病的诊治上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检验试剂,包括针对中国一些特有的职业疾病,如尘肺,也有了自己的新的疗法,以及最近发表的子宫壁修复等。我们的工作证明科学院这支队伍是一个可以打仗、可以打胜仗的一个队伍,我们期望未来这支队伍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邀请报告】
王秀杰研究员:新技术新方法对干细胞研究的推动作用
王秀杰研究员在报告中对干细胞研究领域采用的新技术进行了总结。
2006年,山中伸弥利用四因子法诱导得到了iPS细胞,iPS技术为疾病机理研究与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技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iPS技术涉及的安全性问题。为了发现更具安全性的技术以获得干细胞来替代iPS技术,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相对便捷、高效、安全的方法都可以用来诱导体细胞产生iPS细胞:例如,直接用外源RNA或蛋白质诱导也能产生体细胞重编程获得多能性细胞,最近日本美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提出用酸处理的物理方法诱导也可以获得多能性干细胞,但这一结果的真伪备受争议,并最终被Nature杂志撤稿。我国科学家裴钢院士在计算机技术辅助下筛选了大量小分子化合物之后,最终发现给体细胞“喂药”的化学方法也能诱导细胞重编程而获得多能性干细胞。
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因其测序通量大、速度快,大大推动了生物科学研究的变革,这其中也包括干细胞领域的研究。NGS技术使得选择可变性剪切转录本的发现成为可能。
lncRNA(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不编码蛋白的RNA。这类RNA起初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噪音”,不具有生物学功能。 2007年lncRNA被发现在表观遗传、基因转录、转录后剪切、翻译等多种水平上参与调控,参与了X染色体沉默、基因组印记以及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核内运输等多种重要的调控过程,与人类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借助NGS技术发现干细胞中存在大量的lncRNA。我们与周琪研究员合作,在干细胞中发现了可以特异性标记干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一个lncRNA簇,对于干细胞的临床和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潜在意义。
此外,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维持或分化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5hmc(5-羟甲基胞嘧啶) DNA甲基化修饰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的动态调控。我们也对核酸的甲基化修饰非常关注并在积极探索,期望能在不久这一领域取得成果。
总结目前干细胞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一、决定干细胞多能性和细胞定向分化的调控网络和 关键元件是什么?
二、新类型核酸修饰的调控机制及其对细胞命运调控的作用如何?
三、如何高效、准确地调控细胞命运获得可临床应用的功能组织与功能器官?
陈秀兰研究员:奇特的干细胞
陈秀兰研究员在沙龙上作了题为“奇特的干细胞”的科普报告,就干细胞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潜力进行了科普,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展示了干细胞应用已经或者未来可能会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哪些益处。例如,为什么要收集脐带血?干细胞对老年黄斑变性、不孕不育、聋哑有什么治疗作用?3D打印人造器官等等。
【讨论内容】
本次沙龙针对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一、干细胞目前应用的阻力来自什么?是成瘤性,是伦理,还是免疫排斥?二、对于目前机理还不清楚的疾病,干细胞如何治疗?又如何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三、目前市场上号称干细胞治疗的哪些是违规操作,哪些是伪科学?四、关于动物干细胞分化和去分化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
汤火顺:干细胞听了以后了解了一些,现在的研究方向主要方向在哪里,是应用还是提高发育的研究?第二个问题在应用上它的主要阻力是什么,免疫原性是不是最主要的阻力,还有就是胚胎干细胞和iPS干细胞,哪个在这方面阻力小一些,在应用上小一些。
孙方臻:如果说核心方向可能有几个,一个是,卵子为什么具有把任何一个细胞变成万能的干细胞的能力。这依然是一科学未知,所以这个即使拿到诺贝尔奖,这个科学的问题现在还需要再研究。我们说国际市场取得了部分的进展,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坚持了20年,还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些新的进展我觉得我们会陆续呈现出来。
第二个方面就是干细胞的应用问题,应用问题可能充满了很大的预期,但是干细胞它一个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具有成瘤的问题,本来是为了健康的原因,如果移植细胞的数量是很多,只要有一个细胞是异常的,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整个问题。所以安全性的问题可能是最根本的问题,我想未来的方向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如何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每一个人的体细胞脂肪细胞,变成一个干细胞,不是用日本的四因子,虽然今天讲了四因子的工作,我认为日本这种方法是有意思的,但是一定不是临床上的应用方向。如果选择了用日本四因子的方法去做iPS的话,我个人感觉可能在临床上还是会受到很多局限的。所以中国科学院要做的话,还是要研究重编程的新的方法,或者叫中国科学院的方法或者是新的方法。北大他们做的小分子药物的方法就是方法之一,当然我相信未来的方法可能还会一样的简单,也就是说不要去动基因,然后通过人为的方法,通过外加的因子,调控相应的通路,来实现把衰老的或者皮肤的细胞,变成干细胞。所以一个是安全性的问题,一个新方法,第三个方面就是从编程的关键的因子通路。
提问:就是现在经常谈到的白血病的问题,因为我在过去接触过白血病人的染色体,他是变异很大的,现在我不能回答你到底是某个染色体的变异或者畸形,跟这个白血病有没有联系起来,如果是有联系来的话这个干细胞怎么来针对着这个治疗它这是一个问题。然后还有一个问题,你培养出来的干细胞,怎么会知道它是针对着它的,如果是这两个对不起来的话,它肯定治疗是无效的,是不能得到效果的。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经常谈到的一个脑瘫的问题,现在我看到很多,我说话可能说得过一点,有点胡来。为什么脑瘫的病根本还没有很好彻底的了解它,你怎么拿干细胞来治疗它呢?就跟白血病一样的,你说我治疗白血病,白血病这个原因病情你都不知道,因为我接触过的很多染色体异常的,他不是像PH1,他就是很针对性的,你能不能创造一个治疗PH1的,现在很难说。脑瘫也是这样,因为脑瘫现在小孩很多,智力低下,脑瘫的小孩子非常多,所以他的形形色色都非常多。现在为什么是脑瘫最后的结果,机制你没有闹清楚,怎么能够拿干细胞去治疗它。
焦建伟:我是动物所的,我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参加你们这个沙龙讨论,我还不知道我们所是不是也有这个老年协会。我觉得挺好的,刚才几位老师提的问题,包括最后这个老师提的都是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从06年开始就一直在研究,它的机理到底是什么,启动哪些基因,哪些基因被激活了,到现在还是个问题。所以这是最前沿的学术问题。
当然有些人也试图去找到过,但是这一块具体到哪一级哪一个网络,现在还没有答案。
另外一个我实验室是做神经干细胞的,所以刚才那个老师提的包括脑瘫的机理,确实是脑瘫至今的原因还不是太清楚。但是上海有一个真实的病例,我上次参加了一个干细胞会,他们把干细胞移植到小孩身上,他做了可能是五百例还是一千例,取得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当然他说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脑瘫是因为大脑的缺陷,因为他出来的时候,哪一块组织有缺陷,所以他把这个干细胞,觉得哪一个地方有缺陷,把干细胞打到哪个地方去,还是取得了一些恢复的效果。包括录像,我上两周之前看他录像,那小孩最开始脑瘫,他不会动的,走路都不会走,但是会师是细胞移植之后,小孩会走了,还会跑了。
当然他移植的这个细胞,从小孩自己骨髓培养的细胞,这风险小一些,至少免疫原性,包括肿瘤这些问题暂时看问题不是太大,但长远来看,可能这些还需要长期的追踪。干细胞移植临床实验做了才两三年,所以包括那个病人他都是随访追踪,真的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没有,我觉得倒是一条路可以去探索。包括他讲的现在因为国家干细胞太乱,在移植治疗这块,国家现在一刀切全停了。包括现在好多病人,他说他做了一千例,还有上万个家庭都想让他去做,但是他说还要再等等看看。
另外一个移植包括刚才那位老师提的一个免疫原性的问题,这些都是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包括从自身细胞出来,然后培养之后再移植回去,到底有没有免疫原性,这些还需要有长期的追踪。因为他取出来之后,毕竟用细胞培养皿去培养的,可能跟体内正常的也许有些不一样,这就是最没有免疫原性那些细胞了。包括你说从皮肤细胞到IPS细胞到胚胎干细胞,这个免疫原性肯定比没有移植的还要大。最近发现多多少少还是有免疫原性的,只不过免疫原性还比较低,但是低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到安全应用的这方面,这个也还在探索。不知道我回答完你的问题了没有。
还有一个血液的,我不是做血液的,所以那一块我不是太清楚。
提问:我是搞植物的,植物细胞有愈伤组织,我可以通过任何的组织,培养出,然后再分化,对于干细胞也就是有一知半解。今天听了报告,确实是对这方面的东西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作为我们已经退休的这些老同志来讲,刚才周老师说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我们应该和伪科学去做斗争,好多治疗这那,刚才听了周老师讲,允许从事这方面干细胞治疗的相当少,其他的都是非法的。我们就是要宣传这些东西,让老百姓不要上当,这是我们的一个任务。现在造假的太多了,他打着科学的旗号,去疯狂的敛财,所以这一点是我们今后像这样的沙龙,有条件的话我们还要更多的做一些,让大家伙能更多的了解。
建议:我还有一个希望,因为我很喜欢看我们的航天,刚才周老师提到了一个团队的问题,所以我就想我们科学院能不能组织一个像航天那个团队,来攻克这个干细胞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团队的话,我想困难还比较多,尤其是现在我总有一个感觉,一个组他们之间联系的不知道会不会很密切,你的想法有没有共同的交换、共同的来应用这些有利的东西。因为如果你没有这些东西的话,只搞我自己的东西,他搞他的东西,不可能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力量,来攻克这个目前我认为还是很有用的一个干细胞的这个技术的问题。科学院应该可以形成的。
【结论和建议】
本次沙龙对干细胞领域最新最热点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与会专家对干细胞在克服人类重大疾病方面表现出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应用前景一致认可。我国人口众多,因创伤、疾病和衰老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数量巨大,因此干细胞的研究和临床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长远意义。iPS,单倍体诱导干细胞、小分子诱导都是获得干细胞的有效技术手段。
科学院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有一批素质优良、基础扎实的年轻科学家,代表了国内干细胞研究的中坚力量。科学院科研工作者在推动我国干细胞基础和临床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对干细胞应用方面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乱象,建议科学院科研人员能够以科学为武器,加大对公众干细胞知识的科普力度,提高公众本身的科学素养,自觉抵制伪科学。
希望科学院在干细胞这个热点领域能做大做强,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更好的发挥科学院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