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科学与高技术
遥感技术在公益诉讼检察中的应用
访问量:
举办时间:2024-08-29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老科协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空天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分会
支持单位: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中心、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目录
主要专家简介:
展开

【简介】

我国以立法形式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这是党中央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一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卫星遥感应用,检察机关不到现场可以发现土地、草原、水域等资源环境的变化状况,进而确定相关权属和公共利益影响状况,这也是检察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性条件。将遥感数据和技术应用在检察办案中,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深刻反映。探讨卫星遥感应用科技如何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实践有效结合,让科技服务于人民利益和造福于人民意义非常重大。

[返回]

【主持人致辞】

赵忠明:各位领导、各位亲爱的老师、老朋友,大家早上好!今天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昨天才刚刚过了党的103岁的生日,今天又和老同志聚在一起,共商遥感如何拓展的问题。首先代表空天院老科协,欢迎各位老师的光临,特别感谢以李老师为首的团队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使得我们可以在一起交流。上次在一起聚的时候,当时我参加的是郭子琪的沙龙报告,一晃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

今天我们请到了刘朔研究员就卫星遥感与空间信息在诉讼检察领域中的应用和思考进行主旨报告。之后进行讨论,由于是学术沙龙,是平等的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老科协何局、曹局讲话。

刘朔是遥感应用研究所的毕业生,他的导师是乔彦友老师。刘朔当时是咱们所的学生会的主席,毕业后却到了地面站。

刘朔做了一些非常突出和优秀的项目。我印象当中有一年他曾把检察院的同志带来我们这里参观。刘朔至少是遥感检察取证领域主要的推动者。由于工作比较出色,最高检对刘朔也很重视,三年前就把他引进最高检挂职信息中心副主任。本来挂职是一年时间,已经延续了两次。他在检察院参与了一些研究工作,最高检一些重点研发计划也是由他立项推动管理的。我们今天非常荣幸请到了刘朔研究员,下面欢迎他作报告。

[返回]

【领导致辞】

[返回]

【主旨报告】

刘朔:遥感技术在公益诉讼检察中的应用

刘朔: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我非常的惶恐给大家做报告,同时也很荣幸。有这么一次宝贵的机会向大家汇报工作,各位大多数都是我的老师,有些还是我老师的老师。作为一个小学生能够再次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聆听各位老师的教诲,今天非常的幸运。 2009年我博士从遥感所毕业,之后是空天院的整合合并。今天对我非常有意义,是我博士毕业的十五周年,博士毕业参加工作整整十五年。十五年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崭新的学科一直在发展,在这个领域我又做了两件事:一是如何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实时动态的数据相结合,在新疆反恐特别是南疆主要的信息系统是由我设计的;二是五年前拓展了诉讼检察过程中,应用时效性比较强的遥感空间信息这件事。下边主要讲的是最近五年多做的遥感技术在公益诉讼检察中的应用这件事,我从五个方面介绍此项工作。


一、面向法律监督的卫星遥感检察应用

首先我通过实例介绍面向法律监督的卫星遥感检查应用。

说到“法律监督”,检察机关、检察院是我国司法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最后的环节。

最前面是公安、中间有审判的法院、有司法和国家安全。检察是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履行法律对司法和各行业监督的职责,所有的案件最后一个环节,不同的环节最后一步也都在检察机关。在这个领域卫星遥感应用起步比较晚,2017年是关键节点。我国的治理体系监督方面特别是反贪和反渎职犯罪的监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就是检察机关重要的工作。之后转立移到国家监委和纪委,但是作为司法机关“两反”也在检察院。

图片 1.png

中央专门部署增加了公益诉讼监察这项新的工作。从过去的三大检察、“两反”工作变为四大检察: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监察。这项工作是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此项制度,2014年全面实行公益诉讼监察。作为四大检察之一的公益诉讼监察发展非常快,目前的案件仅次于刑事检察。已经超过了民事检察和行政检察之和,所以发展非常快。在前期近五年来的工作是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相关的工作,60%以上的案件集中于这个领域。对于以英雄烈士的名义保护、国有资产、土地资产、食品药品、互联网其他的领域也在拓展,从原来的四项主要领域变为现在的将近十三项领域,未来会更多。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的法制思想的交汇点,就是从局部到试点全面推开,形成了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重要的体现。公共利益保护主要是公共部分的保护(没有公权和私权)进行监督保护。

图片 2.png

2017年至2020年案件量,生态、环境、资源三个领域占了56.33%。加之国有土地和其他的案件超过了60%,统计60.16%都需要密切用到遥感技术。截止到2023年6月各类资源环境案件统计:2018年以来全国82.3万件,其中卫星遥感可以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几乎90%以上用遥感卫星技术的话会办得更好。这种背景下,卫星遥感用于检察这项跨界的工作就推上了日程。作为空天院的科研团队也是最早接触了这个领域,面向这个领域的检察机关也是迫切需求。之前我们调研了多个部门,包括自然资源部、测绘和其他的部门,最终都与我们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面临着的问题主要是资料调取繁琐。行政部门比如自然资源部是被监督机关,他们自己内部的数据共享都比较难,把这个数据交给检察机关在管理上很难接受的,发现线索的效率也很低。检察机关作为独立的国家机关,人员配制也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司法公务员编制更少,而且没有事业单位支撑。进行大范围的获取资源环境生态相关的线索非常难,全靠两条腿。一个县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官是三至五名,一个地级市市级检察官十几名。调取自然难,量刑取证也很困难。因为专业不同,作为学法律的国家公务员搞这方面的取证非常难。但法律又是非常严谨的,非常讲究证据和精准性,所以应用技术体系就显得非常欠缺。在此问题的牵引下我们做了一些设计,形成了构建天空地一体化遥感检察应用体系。卫星遥感,每个检察院都配备了无人机,通过无人机小范围的取证,根据线索发现各种各样的举报。并与政府的网站、舆情和遥感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形成一个这样的体系。

图片 3.png

图片 4.png

这样一来,遥感应用业务和用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应用模式发生了改变,要求时效性更高。办案时效性要求非常高,不能一年后再去取证,十年一次普查,这是不能接受的。就是要及时的发现线索及时的取证,才能保证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时序性要求比较高,85%以上的案件要求常识性比对,需要和一年前、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四十年前的变化进行精密的比对才能发现线索。

多模态,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文书、网络上其他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在线化,用户发生了改变,用户从专业遥感工作者变为学法律的工作者。甚至计算机都不懂的用户,如何一键式、更加操作方便的用遥感这项技术,深入到这样的文科生的桌面上来做,需要在线化,对于遥感技术也提出了挑战。

我本人是做地理信息系统的人,我们考虑遥感应用的时候往往从系统的角度考虑这样的问题。过去做遥感技术的在线,现在要做一个系统变为海量数据的在线。不仅仅是遥感地图,而是把二级产品遥感数据放在线上进行在线化,这样就很慢。海量数据的一次性处理,往往一个一大堆图像导入一个系统进行运算。运算半天算出结果,对于检察官办案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司法不是黑盒,需要在线的交互,实时针对遥感数据的计算进行在线交互,才能司法应用。从图像处理变为空间处理多模态处理,不仅仅是遥感图像,而是各种线索有关的数据综合在一块儿,形成证据链和线索交叉碰撞才能解决问题。

遥感数据应用从调查向调查线索、司法证据化,遥感数据本身在司法体系当中没有列入。作为证据是很明确有门类的,比法医,包括外伤、毒伤、病理、微量痕迹等等,形成很严密的司法证据门类。作为遥感能不能应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证据化进入我国的司法证据体系中在庭审中才不会有问题。

图片 5.png

以专家的办案为牵引积累事实代码化,形成系统建模,形成综合运用地理信息和遥感的图像处理的系统,变为平台和系统来开展工作。系统上尽量解决四个主要环节:案源发现、线索,案件中抽取线索、调查取证形成司法证据。公益诉讼检察和其他的检察不同,刑事检查一抓人一判就完了,公益检查是需要恢复的。比如把树砍了,判决之后要把树重新种上达到原来的效果。所以在成效推进的环节,遥感也可以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利用系统,特别是前期主要是专家支持,逐渐的摸索取得了一些效果。

图片 6.png

以下介绍一些案例,就可以看到遥感等新技术在办案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具体应用案例略。

 

二、大数据法律监督建模的现状与拓展

现在整个作为空天院支撑全国遥感办案团队,我们覆盖了25个省,当然不是所有的地级市。25个省都涉及到了相关案件,团队亲自做支撑,包括系统做支撑有338件,指导了一千多件,同时也搞了培训。全国每个地级市培训一至三名检察官,使用相应的系统和技术对全国的这项工作进行普及性推广。因为最高检没有事业单位进行支撑全是司法人员,大部分是学文科的,技术信息中心也是公务员没多少人,只能是形成网络。优势是全国3600个检察院,每一个检察院都有技术部门和公益诉讼部门及技术处,可以抽调人员形成遥感技术的应用网络,支撑本项工作。

这项工作有很多问题,包括系统需要进一步的智能化,同时需要各方面的支撑。在此工作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拓展,遥感作为切入点为法律监督进行服务,逐渐的推开。作为总书记的司法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的交汇点,实际上对于检察机关办案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2022年是全国检察机关的大数据元年,共同推动下形成了数字检察战略,战略最重要的方面是获取各种各样的数据,对全社会不公平不公正违法的现象进行全面的发现和进一步的监督。其中空天信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仅是遥感,更多的信息是带有空间和时间性质、社会属性的各行业的信息。所以大力推动要把纯文科靠法律条文和发散思维的工作变为定量化、建模性、数据定量化的技术来做此项工作。

图片 7.png

做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各行各业的数据特别是司法数据获取比较麻烦。各方面都防着检察院,不给数据。数据建设也是重复性的工作,但是建一个模型适用面比较窄的时候实际上是不值得的。一类模型是为了办一类案子而不是一件案子。我们做了从理论和业务如何建立技术的桥梁、建立方法,做了大量的统计,特别是最近两年来最高检做了大量的工作。还为此搞了比赛,比如2023年宣传检察机关优秀法律监督建模的比赛。前二十多名做了统计,涉及更多的领域,司法、政务、民生、金融、行业企业等等的数据。但是地理信息数据几乎跨越了所有的领域,都会应用到地理信息数据,和空天院做地理信息应用规律是吻合的。现实中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80%或更多的是与地理信息和时间信息关联,时空信息作为统一的框架进一步的促进建模的深入。针对有些方面进行了分析,从法院、公安、海关、银行流水等等的数据。这些数据都与地理信息时间信息相关,主要的数据源类似和时空信息一起构成了大数据法律建模的基础。

图片 8.png


三、法律监督的时空建模方法

针对这样的基础设计了一个方法。从业务方面很明确,从技术方面也有云计算、建模平台也比较多,社会上已经成为了当前针对智能化社会建模作为重要的手段,已经成为了普适性的工作。针对这个领域仍然缺少方法,我们设计把司法人员思想和空间地理信息的思想结合在一块,叫“同心圆影射叠加法”。如右下图。

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人行为活动在数字社会都会产生数据。比如购物,购物产生银行数据、物流数据,无形中整个社会已经数字化的情况下,任何一个行为,特别是主要的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数据,存在于某一个地方,甚至产生几套数据存在于不同的地方。针对这样的数据针对行为进行监督,检察人员提出同心圆行为监督。把人类生产生活行为作为大圆,犯罪行为只是一个小圆,作为检查立案是犯罪行为中的一部分,只有把立案小圆和犯罪行为大圆无限的接近才能更好的实现检察机关法律的监督,这是司法方面的基本原理。映射到不同的数据级中,归结为七个方面,一是人员,包括身份证、企业法人、车牌号这些带有ID性质的信息,比如坐高铁身份证一买刷卡,包括住宿;资金流,生产活动离不开钱,这是很重要的数据,票证数据,开了发票、买了车票,这类数据体现了活动,包括物流,买了什么、用了什么、从哪来并且去哪,很多行为以文档形式记录下来,比如档案,经济活动的额度,行政文书、观测数据,这是一类特殊的数据,有些数据不好被动的获取,主动安装一些传感器来探测相关行为,比如摄像头,为了安全很多场合都有摄像头,包括其他的传感器,比如火车站检票系统RFID要主动的探测信息,加上空间数据,只有空间数据是第三方容易获取的,其他的方面并不容易获取或者是特定部门才能获取。所有的生产生活行为映射到这些类数据上有很大的空间去运用这些数据构建模型,来体现行为的规则,从中挖掘出违法犯罪的线索,检查机关利用这些线索进行专门的监督,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些信息司法领域不牵扯到隐私,因此这些信息是公共产生的,留存在公共的领域,不是个人的领域,除非特别的刑事案件。无论如何建模,最后的方法都是数据的叠加,是时空的叠加最后确定线索,包括数据如何影射、如何获取数据、数据如何不断的叠加,如何建模和样本的分析,最后都是叠加分析,进行关联发现问题。

图片 9.png

数据是很重要的方面,数据不好获取,实际工作中检查机关也有特别履职的要求,作为非刑事案件也难以获取数据,包括行政部门监督的时候不给予数据,我们恰恰正是有这样的模型,因为一个行为会映射到不同的数据级上,而且产生在不同的部门,比如土地鸿雁数据自然资源部门有、农村农业部门也有,利用数据错位的存储,可以发挥监督牵引下的数据获取,比如监督资源环境土地相关的违法,比如农田的违法,自然资源部一般不配合,所以就找农业部门,农业部门粮食增长对其有利,他们会很乐意推出一些数据,发现一些线索之后再反之找自然资源部门,这个时候渠道会更加的畅通。空间数据是很重要的数据,空间数据是公共的数据,包括地图也比较容易获取,因为是中性数据,在中性数据统一数据关联下再把前期获取到的不完全的数据联系在一块,进而带来一些突破口去推动整个数据的获取和建模。

图片 10.png


四、基于同心圆映射叠加方法的案例(略)


五、结论与建议

观点方面。针对遥感技术,遥感空间信息在检察方面的应用与遥感应用脉络是一脉相承的。比如我国遥感信息数字化、计算定量化、模型的智能化,在应用模式方面逐渐的在线化。遥感应用门槛很高,比如检察官多是学法律的,计算机仅仅知道操作系统,如果不能在线化而需要专业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支撑的话,遥感应用往深发展就比较难。因此需要在前面三化基础上实现在线化。对于遥感应用往往不是遥感数据一种就可以完成业务的,很多时候处理是多模态数据。包括自然语言、视频、图像在一起综合的应用;智能的系统化,现在的智能很多是识别、大数据样本识别的学习。应用的角度是智能的系统化,很多智能包括自然资源的处理、自然语言识别。所谓的自然语言大模型,大模型发展也进入到了这一步。ChatGPT问答式智能已经变为生成图像和识别,是智能方法的系统化。多模态的数据和智能化方法的综合实现,应用的业务化,特别是问题的牵引和系统的方法解决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建模而言,数字化社会向智能化社会转型,模型会越来越广泛。作为空间信息统一时间框架是很重要的,建模时候方方面面的数据,空间数据是第三方数据,是最方便没有其他的行政障碍。而且作为任何一种数据最后要进行统一,因为数据是多源多模式的。空间数据容易获取,并且是全球统一的,时间、位置、经纬度全球统一,统一框架可以逐渐升级式把各种类型数据统一起来。比如最基层的统一时空框架,车牌和身份证是全国统一的,很多不统一的数据会逐渐统一起来,为建模形成智能化的发展并且智能系统化推广。检察模型将从个案办理向类案治理转变。现在通过模型可以把一类案子建一个模型,比如成品油领域,只是办一个案子。但是可以推广到市级、省级乃至全国,对这一类社会灰色地带进行治理。由办案向社会治理转变,由技术推动我国治理和社会治理模式上的转变,来达到相应效果,个案办理向类案办理升级到社会治理发展。


【邀请报告】

【讨论与交流】

赵忠明:下面进入讨论环节。咱们的问题尽可能的简短,前面讨论过的问题就不重复讨论了。

孙克忠:听了刘老师讲课以后收获很大。科学院的成果为检察机关提供了证据,而且这些证据是非常可靠的证据,谁也无法推翻。我有一个外行话,在找卫星遥感数据的时候,肯定不是找一张。这一张很大,之后缩小缩小到目的地,再找另一张进行对比。如果人工是比较的可靠,但是人工太浪费时间。智能化的应用方面有没有新的突破?比如数据处理方面,用的方法是提供数据,但是处理数据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这方面有没有新的看法和想法?

刘朔:谢谢!您问的问题非常好,也是做这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遥感应用已经不再是科研针对一种类型进行处理,而是多源数据综合应用。解决一个问题会面临如何把问题管理起来,怎么样方便地看到这些数据。我们有个系统,系统底层有一个引擎,基础是数字地球系统。经纬度、网格化,什么数据按照统一坐标引入就可以自动把数据按照类型和时间进行分类。当要在线浏览时候像谷歌地球一样,差别是遥感地图,这个系统进行动态索引看到各种各样遥感数据。反复的讲遥感数据在线化,这些数据底层进行了索引之后,在线化的不仅仅是快视图的浏览,而是在线真实数据可视化。同时及时地选定范围,可以把这个范围内所有相关数据按照前期的规则合适的全部拿出来,同时再后续选模型进行计算的过程。与传统的遥感图像导入再计算结果并不一样,我们的团队是做信息系统的。信息系统角度考虑遥感数据的内容,通过专门的方式解决您所说的问题,也是稍微进行了改进,实际上也并不是创新了。因为根据空天院的发展,很多部门也在做这项工作。

林世昌:关于检察的问题之前讲了六个案例,非常长。今天讲的案例我很感兴趣,刘朔老师讲了14个案例,显示了科技的力量。之前讲的案例三江源、熊猫保护基地,都得派人去查,遥感就简单多了,确实意义非常重大。之前在网上看到,刘朔老师被《检察日报》采访,非常受感动,讲到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内容和前景以及意义。

我自己进行了归纳,遥感用在检察院诉讼案件上,首先要看得清、二是算得准、三是判得正,检察院提起诉讼就要准。如何才能体现看得清,涉及到遥感当中提高分辨率,图像上是否可以更为清楚一些,经过大数据、云计算的算,要计算得准,才能判得正,这是我的体会。

还有一些疑问,现在大致上都在地面上观察环境、森林、矿产、水源。采访中你讲到,食品药品的问题,如何进行监督呢?因为食品药品在房间里面如何检测呢?总体而言,今天听了以后受益匪浅,谢谢刘老师。

刘朔:谢谢!遥感影像越清晰越有利于证据化。从司法角度而言证据是一门专门的科学。简单而言,证据之所以称之为证据,首先是真实性,另外获取方式合法、最后与案情直接关联的,这是证据的属性。作为证据属性真实性关联性,当然图像越清晰越好,但是往往并不是很理想。因为时间方面,当然有案发的时间是最好的。但是卫星是围绕地球转的,并不是很及时。由于很多卫星回来的时候拍到时间点合适往往不是最清晰的一刻,但是不影响应用、不影响计算、不影响最后的判决。因为是很多数据的叠加,比如前后、非卫星的数据和其他的数据都关联在一块,建立了证据链。作为证据而言,线索和证据是两码事,作为证据必须是比较准确。时间、空间、辐射都很清晰的体系,这是空天院的优势,从建模开始就有一整套的体系。遥感变为国家司法证据的基础,如果没有卫星的数据、没有把辐射传输说清楚、没有高精度定量的测量和位置,遥感这个技术或者这种数据就无法成为司法证据。现在这个工作我认为已经纳入新型证据的范围内,特别是我们团队的其他同志出席的庭审,经过严密的庭审,和高水平法官和高水平律师的置疑,这个链条已经是完整的。并且形成了典型性的案例,已经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当中很重要的证据源。

食品药品作为公益诉讼而言是很重要的方面,作为遥感很少可以发挥作用。但是在一些侧面,比如农业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溯源仍然可以发挥作用。遥感很多时候有室内遥感,用一些仪器检测食品药品,原理是同样的。通过光谱等等的方法来做相关工作,也是我在检察院很重要的工作之一。检察机关是有团队做这件事的,我相信遥感发展会越来越好。

谢谢!

魏成阶:我对这个工作是很了解的。今天听了刘朔的报告以后,我认为他在三点上有所创新:一是采用遥感的基础数据形成数据流,在系统的自动化应用模型支持下形成一整套的信息处理技术,这之前是没有做的,这大大发展了遥感应用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采用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对输送特别需要的一些定性、定量、定位需要的侦办的原始资料,满足了法院诉讼的需求,这比前人也提高了;三是应用上也有了很大的拓展。过去我也处理了一些司法问题,特别是温家宝、朱镕基亲自批示的方面,但是主要是土地纠纷或者是生态问题。加油站、油库方面过去连想都没想过,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方面,应用项目上更广泛更深入了,不仅仅是传统的土地纠纷为主要目标,而且发展到了更多的领域。

我作为遥感应用的老工作者,我也提点比较深入的需要应用的项目:

一是AI技术,智能化领域也要进一步的深入。卫星遥感数据或者是无人机所获得的资料,输入系统之后,能够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最后形成定性、定位、定量,特别是定量的数据是很重要的。希望在数学模型方面,针对不同的应用项目发展专用的数学模型。

具体应用项目之上,有些工作是否可以深入的开展,过去做了以后没有做完的项目。

1、中国红树林生态环境的重建,我搞这个项目没搞下去。这是朱镕基总理亲自督促的,在海南岛做了工作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和重视。但是我国的红树林从浙江的罗星港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八千多公里长的海岸分布着红树林,这在北半球是比较少有的,是我国所特有的,特别是海南岛。海南岛是一个独立的地理环境,红树林在我国分布特别广泛。

2、北京周边的垃圾场。我们曾经用北京小卫星,发现前十几年北京大小不同的垃圾场1126个,国务院都不相信,大都市北京周边这么多的垃圾场,综合局的副局长在野外一个一个验证,最后证实都是对的。这是涉及到首都的大问题,不知现在治理情况怎么样。

3、关于山西大同至秦皇岛的铁路对云冈石窟影响的问题。要挖山西的煤专门修一条铁路,运到秦皇岛,秦皇岛再上传运到日本。因为煤特别的便宜,日本把煤铺在海岸上,但是修这条铁路对云冈石窟破坏非常之严重,我们去申辩但是这件事没搞下来。

4、关于全国18亿基本农田的重建问题。现在还有18亿亩吗?当时调查的时候22亿亩,后来经过一些地物的扣除、零星地的扣除。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国七大河流,在我国的东部必须要加以保护,我在职的时候搞的洪水监测建立了七大河流的数据库。但是这七大河流的水量以及上游的环境保护、植树造林、水源涵养都是有问题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问题,所以河流的水生态问题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赵忠明:因时间关系,为了让更多的专家发表意见,后边刘朔老师就不要一一作答了,最后一并回答。

刘纪远:听了刘老师报告以后,我感觉到有特别大的收获,因为报告太精彩了,一开始先科普,对检察机关做了什么,为什么对公益诉讼如此重视。之后业务体系,如果不介绍的话我们没法进入今天讨论的角色。再往下是本人的实践,从空天院去检察院兼职,把技术应用做得如此淋漓尽致,产生重大的成效,被国家所重视,这是了不得的功绩,今天是给你大大点个赞。更难能可贵的对未来检察事业如何采用高新技术,不仅仅是遥感,包括大数据、大模型,全方位的支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相当有见得的规划,规划中有几项很重要的建议,检察机关采用后可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也有一些想法。检察机关是多少都得躲着的机构。中国是举国体制,所以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这件事上迫切的需要打通协同机制,我与相关部门联系比较多,举几个例子。自然资源部门特别是国家林草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前期后期建设起来的土地的二调三调建立的土地变更制度、地理模型制度、三维全国高精度的数据库体系,落在了测绘大楼那里;这是一条线索。大量的动态变化的数据和对资源破坏的执法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林草部门有国家的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基于业务的林草感知系统,落地是在林业规划院;生态环境部门对生态红线的监管,有国家的监管系统,做长期的定位大数据的分析监测;关于污染防控在监测总站下面的体系是极其完备的。

这几条线上土地变更、地理国情、林草感知、生态红线、环境污染,这几个国家大的部门建立的大的监测防控体系和检察院工作应该有协同的关系,而不是单打独斗、相互隔离、相互防范。你作为首席专家应该向检察机关建议在党中央的层次上打通协同关系,而不是各建各的。现在看到你的案例之后感觉到,你现在的技术系统和技术体系相对我介绍的几个方面是单薄的不足的,难以满足如此繁重的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整个工作的业务要求。

前期协同,案源发现,检察机关如何进入角色的协同关系。更深奥的是后期协同,检察机关自说自话是不足的。如果后期协同可以在成效的监测评估和全过程管理当中让这些部门有序介入,就变为多部门联动后完整的纠正、恢复、重建、评估,在中央可以占上一号,而不简单是执法部门检察机关的事业,而是国家的美丽中国建设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是否和检察机关最高领导进行协调。

刘朔:按您的要求我们写个报告。

刘纪远:各个部门相互防范是不对的。应该建立协同机制,利用各种基础设施和平台做到数字中国一体化协同建设而不是各自分兵把口。这样的咨询报告到总书记那里可能会引起重大的反响,因为现在数字中国建设发力和推动是总书记亲自抓的,发源于“数字福建”,现在发扬光大于全国,所以在大的框架下找定位,发展未来的战略,可能会写出一篇大文章、取得一个大成效。

领域角度而言,建议检察机关从现在开始与时俱进,与国家现在的整体的资源环境领域和公益诉讼要求密切衔接,一部分的精力考虑到案例当中没有涉及的领域,就是碳排放以及未来的碳中和,这方面如果做出几个案例来的话会震动一片。但是不是完全没手段,现在在国家安排下,第一颗碳卫星是实验卫星,新的一颗高分辨率的碳卫星正在运作和发展过程中,问问空天院刘良云等直接参与的老师和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你就会知道这方面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体而言,几年前中国科学院向检察院推荐专家,结果推荐我,我说我早过时了应该是年轻人,你现在在专家库当中,成绩显著,我们感到非常的欢欣鼓舞。建议站在国家层面考虑大问题,成为这个领域的战略性的大家。谢谢!

刘朔:谢谢!

洪延超:遥感信息在检察诉讼中的应用,听了报告以后的确有其优势。包括林地、树木、河流污染等方面。遥感信息,包括探月卫星遥感,扫描地面目标的频次怎么样,够不够用呢?遥感信息对目标的识别,无非是提供遥感地面目标数据。地面目标有些是接近于黑体,对于目标的识别是靠什么,是靠图像还是靠数据还是靠微波或者红外,或者是特征性的差异,如何识别和解释这个目标?这么复杂的话,有可能对地面上的不同物体,图像识别可能会有误,这些方面如何解决?包括雷达观测和遥感不同,但是都是获取目标物的信息,雷达观测比如降水天气,主要是考察反射回来的回波功率来对目标物进行判断。遥感信息也有相应的参数,我关心图像和数据来进行识别,如何去解释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在判断这些物体的时候发生一些错误。今天知道遥感信息可以应用于办案方面,前景值得期待。真正应用于办案当中是不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首先我们人员不在公安部门。公安部门的人要专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参与相关工作,将来大批公安队伍人员培训、专门化的提升任务很繁重,可能以后专门公安人员当中要学遥感方面的知识;遥感信息毕竟是单一的信息,地面上生态环境、地理目标、人类活动是很复杂的,因为办案部门要求是非常精确的,所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谢谢!

刘朔:谢谢!

魏成阶:准备打国际官司要应用遥感。前几年地理所请我去李保田那里。他做的是历史地理,我国的南海岛、钓鱼岛,很多岛屿判给了别国,需要我们遥感说提供一些数据,结合历史地理的资料,说明这些地方历来就是中国的,要做这方面的工作。

刘朔:也就是国际司法。

屠乃琪:遥感在公益诉讼当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举了14个案例,关于环境资源、土地纠纷、渔业、房产拆迁、税务等等方面的案例。遥感办案是现代科学应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普及到了25个省市,直接办案335件,指导办案1126件,大数据在遥感监测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公益诉讼当中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凭借其监测的范围、时间频次高、快速准确和图像合一的特点,可以为案源的发现、线索的研究、调查取证、追索、跟踪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案源的发现覆盖范围广,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无人机等平台可以覆盖数万平方公里的地面,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全面监测,有助于检察机关及时发现潜在公益诉讼案件。时间频次高,遥感技术实现高频次数据的获取,每日每时及时的更新,从而实时报告环境资源变化的情况,也为公益诉讼提供及时准确的线索。

线索研判。遥感图像数据是传感器远距离对地表面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呈现的数据,原始数据获取过程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是客观真实的电子数据记录,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判断环境资源变化情况,为公益诉讼提供有力线索支撑。

图像与其他数据相结合。遥感技术可以从图像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形成综合数据,有助于检察机关对线索进行追踪,更加精准的研判。

调查取证。现场平面图,通过无人机航拍和卫星遥感的结合,可以出现平面的布局图像,明确污染环境污染源的位置范围和扩散的情况,为公益诉讼提供强有力的直观的支持。

历史变化的追踪。通过调取对比历史性遥感卫星图像的成像,观察到逐年变化的案件情况。如企业排污和有关的规律,区域的变化情况,为公益诉讼提供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可溯源性追溯的证据支持。

追溯跟进周期性的重访。卫星遥感平台可以对同一地点进行周期性的重访,获取遥感图像是地面变化的时间的切片,清晰记录地表历史变化的情况,使检察机关可以追溯过去的地表情况,实时实现历史场景的重现,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通过多元遥感数据合理的分析构建完整证据链,为公益诉讼提供全面有力的数据支撑。

综上所述,遥感空间信息的技术在公益诉讼当中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和重要的价值。通过发挥其监测范围大、时间频次高、快速准确和图像数据真实的特点,可以为公益诉讼情况案例的发现、线索追踪、调查取证、追溯跟进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今后但更进一步的与大数据的结合、人工智能的推进,相信遥感技术在我国公益诉讼、环境治理、综合治理、国防建设以及其他等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马  兵:我是门外汉,今天听了刘朔讲的遥感在公益诉讼当中的应用很受启发。遥感数据的获取包括图像资料静态的比较多,都是靠比对,有没有对动态方面的应用,包括结合监控搞一搞。遥感比较大的事件,突发事件,比如马航飞机掉了就是找不到位置,实际上卫星遥感技术很先进,我国和美国都没有检测到,这方面是怎么能够加强。碳排放,大气污染,现在污染最厉害的是飞机航空排放的碳,汽车污染是很小的,作为碳排放碳中和汽车方面排放并不严重,但是大气污染,公益诉讼对二氧化硫的气体的监察,特别是空中如何采样取样也是大的难题,希望这方面加以改进。

田国良:我国现在越来越法制化,正规的法律越来越健全。所以遥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是最主要的需求。作为遥感的分支,作为综合性的遥感应用确实是比较难的。而且现在的要求是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模型各种都要应用上,这样才能够满足要求,逐步的加以实现。所以要站得高,要有法制化,健全国家的法制,要逐步适应。光有这些典型案例还是不够的,有些大的包括“三江源保护”干起来,这样有了影响力和动力,就能够建立三江源的保护区。到时候三江源保护自己也有一套系统,这套系统如何能够与遥感结合起来,并不是独立的办案,而是需要有监测站,但是又不能缺乏遥感的支持。这两者如何融合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科技攻关的问题,我希望进一步的围绕着法制化这样的重点来进行研究。

赵忠明:下面请刘老师进行交流。如何进一步的深耕、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的提高,老师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刘  朔:各位老师提了很好的建议,收获很大,也为很多困惑的方面指明了方向。刚才几位老师说的,比如魏老师的,每个地方资源环境不一样。海南是以海洋案件为主。海南红树林对我而言也是个启发,正好这个月我要去海南带队调研,也希望魏老师对我们加以指导,包括对红树林的保护方面。

各位老师都是我的老师、甚至老师的老师,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联系方式,好的线索可以随时联系我,并且对我进行指导。把我们的想法通过国家司法机关的履职,科技可以为社会直接赋能,各位老师高屋建瓴,看到的是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也是有渠道的,即便是挂职结束了,项目组空天院也有战略合作相应专班,可以不断的提供支撑。

做工作不能限于一域,很多部门也在发展类似的技术,数据也十分丰富。我会写个报告,也请各位老师把把关,写报告我们也是有渠道的,可以直接报主管检察官,他们可以勾选,也可以请他们看一看,真的是很好的建议。真正把这件事做好是很单薄的,通过一个团队的支持,仅仅是检察机关技术上还是初始阶段,需要更多的力量来重视这件事,形成报告各位老师替我把把关,争取可以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

各位老师提了很多意见,比如遥感的应用。办案是多要素的,也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和问题,包括孙老师说的问题,已经不是一种遥感数据能够发现一类的问题。遥感面临的传统的问题都会在过程中深刻的体现出来,现在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如何无缝利用提高现在计算水平来打通这些数据。包括可以及时的应用和计算,通过多种数据,甚至不是遥感数据而是多模态的数据提高取证的精度,把遥感数据全方位纳入。司法部主管证据的副部长就是之前主管第八检察院的庭长,也在推动相关工作。要把遥感数据作为完全被全国司法界接受的数据,作为一个新型证据纳入这个体系,这个体系要建立其规则。哪种数据可以用、哪种数据不可以用,什么情况用什么数据,数据的来源与传统的有些不同。

我们也在形成报告,也请各位老师帮忙把关。作为将来检察机关办案的标准,标准直接关联到培训,也要大规模的培训检察官,希望可以了解这个技术,知道技术的标准是什么,可以找相应的专家进行支持。以至于和律师抗辩中不要出现低级错误甚至是司法性错误;与遥感技术应用司法化和法制社会司法运用直接相关的,关注重大的领域也请各位老师多提意见,也是多提线索,这方面的工作可以直接进入最高检的办理事宜,我们也有相应的渠道。谢谢各位老师!

赵忠明:好,今天经过一上午的时间,请刘老师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中间也进行了交流,我们也有刘老师的联系方式,今天的会议是有结点的,但是交流可以一直保持下去,如果有好的意见建议可以随时沟通。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刘老师今天上午的精彩报告!提供一点点信息,之前科研大部分是在工业口上的问题,因为我们是制造业大国,大部分是围绕制造业展开的。关于社会方面,原来科技部有个“社发司”,但是大多数都是做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投入很多钱,但是数据共享是很难的一件事,其他方面就涉足得比较少。十三五开始国家在科技部体系下有重点研发计划,专门有社会治理和智慧社会的领域,到目前为止投了40多亿。

前期我退休前跟刘朔一起承担过一个“新疆反恐”的项目,目前刘朔他们仍然在承担检察机关相关的项目,咱们研究所有几个这样的项目。我希望表达的是,除了制造业这个领域以外社会上领域的钱也开始投了。检察院,公、检、法、司是一个很大的方面,包括海关总署、移民局。可以想像到的社会其他领域,包括有人立项的方面。总书记强调“枫桥经验”,把枫桥经验都变为技术手段进行拓展等等。围绕社会治理和智慧社会国家投入了很多的钱,现在科技体制改革了以后,这块的业务主责单位是发改委。今年改革当中近期要发布指南,今年发布二十几个项目,发改委的领导说还要加强。之前社会管理方面很落后,但是现在去大厅办事很方便,这些都是科技支撑的结果。包括提的“只跑一次”,后面有强大的科技给予支撑,这方面的强度会越来越大。所以有好的想法,除了公检法司以外方方面面社会治理的问题,都可以很好的考虑。他们委托我说空天信息在社会治理中能不能提几个大的方面,我想了半天没想好。现在还在进行机构调整,我们可以建议针对空天信息领域如何支撑社会治理,我们也可以提上来,与科技司平行。但是我没想得很透彻,现在的边界不清晰、问题找不准。

下面有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领导讲话。

何远光:我讲讲体会和感受。今天来参会非常高兴,刘老师报告非常精彩,信息量非常大,自己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我讲讲感受,首先刘老师和他的团队在个案、类案建模中做到知识天空地一体,而且快速处理,自动生成数据与结论,立即提供司法应用,因此这个平台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独到性。平台应用广泛,解决了检察办案中众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大面积、大流域、跨部门、时间长,解决了人工无法解决的调查取证问题。把遥感技术与司法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办案的科学性、可靠性、避免了冤假错案,避免了纠纷,提高了办案效率,非常好的造福了社会和造福了人类。

今天的沙龙是成功的、是圆满的。刘老师的付出也是巨大的,祝贺沙龙成功,感谢刘老师的贡献。有两点希望:

一是报告篇幅很大,但是过于平淡,我们讲的是学术报告,应该强调其创新性,强调在这个领域当中所占有的高度。讲了十四个案例,给人感觉到平淡一些,有一些科普性,所以学术拔高、提升、独创、开创、引领并不太够。如果要作为一个学术报告,更多的要强调其创新性和开拓性。案例可以讲,但不适宜讲得太多了。

二是既然今天来做沙龙,到底有没有弊端,找没找到要推动工作,有没有学科布局方面的问题、有没有人才培养、队伍组织、国家政策导向的问题。老科协希望听到类似和大家讨论以便于推动工作的方面。遥感所原来做得非常好,很多事情得到了温家宝的批准,包括几个所的合并是沙龙上提出来的多学科并不好,应该集中起来,这个建议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最后几个所进行了合并。沙龙当中有关南海等等的方面就不赘述了,之后温家宝批复了,作为九五、十五的规划,列入海洋局的规划中。沙龙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可以在以上方面:组织方面、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方面等等,还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议,把工作推动起来。科学院做了有关的工作,但是与团队的结合,把工作做大、做好、做强。现在强调制高点之类,是否可以攀登更高的制高点等等。谢谢!

曹以玉:刘朔老师的报告非常精彩。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空天院遥感分会组织的学术沙龙活动。经过半天三个小时的报告和讨论受益匪浅,我感到报告非常精彩、内容非常充实、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准确实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们沙龙讨论的主题很有科技意义和现实意义。解决了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科技创新所要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这是习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的四个面向之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具有很现实的意义。遥感技术应用于审查办案中,在案源的发现、线索的调查取证、追溯跟进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手段,解决了很多具体的案例,非常了不起。是我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也是科技造福人民的生动写照。

本次沙龙活动有四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是选题定位准确,按照沙龙要求的科学技术前沿,把科技成果应用于国家和社会需求中去;二是专家的参与比较广泛,七个院所的专家参与今天的沙龙,包括在职人员也有老专家们一起共同讨论相应问题;三是讨论比较充分热烈。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建议,碰撞了智慧的火花。有些意见建议对团队具有启发意义;四是本次沙龙活动的组织和会务保障方面比较好,现场组织规范。因此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组织成功、举办圆满。

建议方面:组织要求而言,主报告时间偏长,可以稍微压缩一些。后面的讨论可能略微有些仓促不够充分,思想没有完全碰撞出来;二是希望会后按照要求抓紧整理新闻稿和上网稿。因为相关文章要在院网站和中国老科协网站上进行刊载,上网稿依据刘老师的报告提炼概括。

最后感谢空天院遥感分会对院老科协、老干部工作所做的贡献。感谢分会老科协这几年积极的贡献。离退休局将继续支持遥感分会沙龙,发挥老同志的作用,感谢主持人、感谢做主旨报告的嘉宾。谢谢各位!

赵忠明:经过一上午的交流意犹未尽。其他的不赘述了,表个态,我们下面将按照何局、曹局的要求,实际上我理解是提高沙龙的质量与目标,使得大家有更多的收获,使得产出的结果更可以发挥作用。最后再次感谢刘老师、感谢各位领导、感谢我们自己!

[返回]

【总结与建议】

[返回]

赵忠明:下面进入讨论环节。咱们的问题尽可能的简短,前面讨论过的问题就不重复讨论了。

孙克忠:听了刘老师讲课以后收获很大。科学院的成果为检察机关提供了证据,而且这些证据是非常可靠的证据,谁也无法推翻。我有一个外行话,在找卫星遥感数据的时候,肯定不是找一张。这一张很大,之后缩小缩小到目的地,再找另一张进行对比。如果人工是比较的可靠,但是人工太浪费时间。智能化的应用方面有没有新的突破?比如数据处理方面,用的方法是提供数据,但是处理数据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这方面有没有新的看法和想法?

刘朔:谢谢!您问的问题非常好,也是做这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遥感应用已经不再是科研针对一种类型进行处理,而是多源数据综合应用。解决一个问题会面临如何把问题管理起来,怎么样方便地看到这些数据。我们有个系统,系统底层有一个引擎,基础是数字地球系统。经纬度、网格化,什么数据按照统一坐标引入就可以自动把数据按照类型和时间进行分类。当要在线浏览时候像谷歌地球一样,差别是遥感地图,这个系统进行动态索引看到各种各样遥感数据。反复的讲遥感数据在线化,这些数据底层进行了索引之后,在线化的不仅仅是快视图的浏览,而是在线真实数据可视化。同时及时地选定范围,可以把这个范围内所有相关数据按照前期的规则合适的全部拿出来,同时再后续选模型进行计算的过程。与传统的遥感图像导入再计算结果并不一样,我们的团队是做信息系统的。信息系统角度考虑遥感数据的内容,通过专门的方式解决您所说的问题,也是稍微进行了改进,实际上也并不是创新了。因为根据空天院的发展,很多部门也在做这项工作。

林世昌:关于检察的问题之前讲了六个案例,非常长。今天讲的案例我很感兴趣,刘朔老师讲了14个案例,显示了科技的力量。之前讲的案例三江源、熊猫保护基地,都得派人去查,遥感就简单多了,确实意义非常重大。之前在网上看到,刘朔老师被《检察日报》采访,非常受感动,讲到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内容和前景以及意义。

我自己进行了归纳,遥感用在检察院诉讼案件上,首先要看得清、二是算得准、三是判得正,检察院提起诉讼就要准。如何才能体现看得清,涉及到遥感当中提高分辨率,图像上是否可以更为清楚一些,经过大数据、云计算的算,要计算得准,才能判得正,这是我的体会。

还有一些疑问,现在大致上都在地面上观察环境、森林、矿产、水源。采访中你讲到,食品药品的问题,如何进行监督呢?因为食品药品在房间里面如何检测呢?总体而言,今天听了以后受益匪浅,谢谢刘老师。

刘朔:谢谢!遥感影像越清晰越有利于证据化。从司法角度而言证据是一门专门的科学。简单而言,证据之所以称之为证据,首先是真实性,另外获取方式合法、最后与案情直接关联的,这是证据的属性。作为证据属性真实性关联性,当然图像越清晰越好,但是往往并不是很理想。因为时间方面,当然有案发的时间是最好的。但是卫星是围绕地球转的,并不是很及时。由于很多卫星回来的时候拍到时间点合适往往不是最清晰的一刻,但是不影响应用、不影响计算、不影响最后的判决。因为是很多数据的叠加,比如前后、非卫星的数据和其他的数据都关联在一块,建立了证据链。作为证据而言,线索和证据是两码事,作为证据必须是比较准确。时间、空间、辐射都很清晰的体系,这是空天院的优势,从建模开始就有一整套的体系。遥感变为国家司法证据的基础,如果没有卫星的数据、没有把辐射传输说清楚、没有高精度定量的测量和位置,遥感这个技术或者这种数据就无法成为司法证据。现在这个工作我认为已经纳入新型证据的范围内,特别是我们团队的其他同志出席的庭审,经过严密的庭审,和高水平法官和高水平律师的置疑,这个链条已经是完整的。并且形成了典型性的案例,已经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当中很重要的证据源。

食品药品作为公益诉讼而言是很重要的方面,作为遥感很少可以发挥作用。但是在一些侧面,比如农业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溯源仍然可以发挥作用。遥感很多时候有室内遥感,用一些仪器检测食品药品,原理是同样的。通过光谱等等的方法来做相关工作,也是我在检察院很重要的工作之一。检察机关是有团队做这件事的,我相信遥感发展会越来越好。

谢谢!

魏成阶:我对这个工作是很了解的。今天听了刘朔的报告以后,我认为他在三点上有所创新:一是采用遥感的基础数据形成数据流,在系统的自动化应用模型支持下形成一整套的信息处理技术,这之前是没有做的,这大大发展了遥感应用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采用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对输送特别需要的一些定性、定量、定位需要的侦办的原始资料,满足了法院诉讼的需求,这比前人也提高了;三是应用上也有了很大的拓展。过去我也处理了一些司法问题,特别是温家宝、朱镕基亲自批示的方面,但是主要是土地纠纷或者是生态问题。加油站、油库方面过去连想都没想过,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方面,应用项目上更广泛更深入了,不仅仅是传统的土地纠纷为主要目标,而且发展到了更多的领域。

我作为遥感应用的老工作者,我也提点比较深入的需要应用的项目:

一是AI技术,智能化领域也要进一步的深入。卫星遥感数据或者是无人机所获得的资料,输入系统之后,能够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最后形成定性、定位、定量,特别是定量的数据是很重要的。希望在数学模型方面,针对不同的应用项目发展专用的数学模型。

具体应用项目之上,有些工作是否可以深入的开展,过去做了以后没有做完的项目。

1、中国红树林生态环境的重建,我搞这个项目没搞下去。这是朱镕基总理亲自督促的,在海南岛做了工作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和重视。但是我国的红树林从浙江的罗星港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八千多公里长的海岸分布着红树林,这在北半球是比较少有的,是我国所特有的,特别是海南岛。海南岛是一个独立的地理环境,红树林在我国分布特别广泛。

2、北京周边的垃圾场。我们曾经用北京小卫星,发现前十几年北京大小不同的垃圾场1126个,国务院都不相信,大都市北京周边这么多的垃圾场,综合局的副局长在野外一个一个验证,最后证实都是对的。这是涉及到首都的大问题,不知现在治理情况怎么样。

3、关于山西大同至秦皇岛的铁路对云冈石窟影响的问题。要挖山西的煤专门修一条铁路,运到秦皇岛,秦皇岛再上传运到日本。因为煤特别的便宜,日本把煤铺在海岸上,但是修这条铁路对云冈石窟破坏非常之严重,我们去申辩但是这件事没搞下来。

4、关于全国18亿基本农田的重建问题。现在还有18亿亩吗?当时调查的时候22亿亩,后来经过一些地物的扣除、零星地的扣除。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国七大河流,在我国的东部必须要加以保护,我在职的时候搞的洪水监测建立了七大河流的数据库。但是这七大河流的水量以及上游的环境保护、植树造林、水源涵养都是有问题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问题,所以河流的水生态问题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赵忠明:因时间关系,为了让更多的专家发表意见,后边刘朔老师就不要一一作答了,最后一并回答。

刘纪远:听了刘老师报告以后,我感觉到有特别大的收获,因为报告太精彩了,一开始先科普,对检察机关做了什么,为什么对公益诉讼如此重视。之后业务体系,如果不介绍的话我们没法进入今天讨论的角色。再往下是本人的实践,从空天院去检察院兼职,把技术应用做得如此淋漓尽致,产生重大的成效,被国家所重视,这是了不得的功绩,今天是给你大大点个赞。更难能可贵的对未来检察事业如何采用高新技术,不仅仅是遥感,包括大数据、大模型,全方位的支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相当有见得的规划,规划中有几项很重要的建议,检察机关采用后可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也有一些想法。检察机关是多少都得躲着的机构。中国是举国体制,所以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这件事上迫切的需要打通协同机制,我与相关部门联系比较多,举几个例子。自然资源部门特别是国家林草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前期后期建设起来的土地的二调三调建立的土地变更制度、地理模型制度、三维全国高精度的数据库体系,落在了测绘大楼那里;这是一条线索。大量的动态变化的数据和对资源破坏的执法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林草部门有国家的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基于业务的林草感知系统,落地是在林业规划院;生态环境部门对生态红线的监管,有国家的监管系统,做长期的定位大数据的分析监测;关于污染防控在监测总站下面的体系是极其完备的。

这几条线上土地变更、地理国情、林草感知、生态红线、环境污染,这几个国家大的部门建立的大的监测防控体系和检察院工作应该有协同的关系,而不是单打独斗、相互隔离、相互防范。你作为首席专家应该向检察机关建议在党中央的层次上打通协同关系,而不是各建各的。现在看到你的案例之后感觉到,你现在的技术系统和技术体系相对我介绍的几个方面是单薄的不足的,难以满足如此繁重的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整个工作的业务要求。

前期协同,案源发现,检察机关如何进入角色的协同关系。更深奥的是后期协同,检察机关自说自话是不足的。如果后期协同可以在成效的监测评估和全过程管理当中让这些部门有序介入,就变为多部门联动后完整的纠正、恢复、重建、评估,在中央可以占上一号,而不简单是执法部门检察机关的事业,而是国家的美丽中国建设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是否和检察机关最高领导进行协调。

刘朔:按您的要求我们写个报告。

刘纪远:各个部门相互防范是不对的。应该建立协同机制,利用各种基础设施和平台做到数字中国一体化协同建设而不是各自分兵把口。这样的咨询报告到总书记那里可能会引起重大的反响,因为现在数字中国建设发力和推动是总书记亲自抓的,发源于“数字福建”,现在发扬光大于全国,所以在大的框架下找定位,发展未来的战略,可能会写出一篇大文章、取得一个大成效。

领域角度而言,建议检察机关从现在开始与时俱进,与国家现在的整体的资源环境领域和公益诉讼要求密切衔接,一部分的精力考虑到案例当中没有涉及的领域,就是碳排放以及未来的碳中和,这方面如果做出几个案例来的话会震动一片。但是不是完全没手段,现在在国家安排下,第一颗碳卫星是实验卫星,新的一颗高分辨率的碳卫星正在运作和发展过程中,问问空天院刘良云等直接参与的老师和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你就会知道这方面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体而言,几年前中国科学院向检察院推荐专家,结果推荐我,我说我早过时了应该是年轻人,你现在在专家库当中,成绩显著,我们感到非常的欢欣鼓舞。建议站在国家层面考虑大问题,成为这个领域的战略性的大家。谢谢!

刘朔:谢谢!

洪延超:遥感信息在检察诉讼中的应用,听了报告以后的确有其优势。包括林地、树木、河流污染等方面。遥感信息,包括探月卫星遥感,扫描地面目标的频次怎么样,够不够用呢?遥感信息对目标的识别,无非是提供遥感地面目标数据。地面目标有些是接近于黑体,对于目标的识别是靠什么,是靠图像还是靠数据还是靠微波或者红外,或者是特征性的差异,如何识别和解释这个目标?这么复杂的话,有可能对地面上的不同物体,图像识别可能会有误,这些方面如何解决?包括雷达观测和遥感不同,但是都是获取目标物的信息,雷达观测比如降水天气,主要是考察反射回来的回波功率来对目标物进行判断。遥感信息也有相应的参数,我关心图像和数据来进行识别,如何去解释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在判断这些物体的时候发生一些错误。今天知道遥感信息可以应用于办案方面,前景值得期待。真正应用于办案当中是不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首先我们人员不在公安部门。公安部门的人要专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参与相关工作,将来大批公安队伍人员培训、专门化的提升任务很繁重,可能以后专门公安人员当中要学遥感方面的知识;遥感信息毕竟是单一的信息,地面上生态环境、地理目标、人类活动是很复杂的,因为办案部门要求是非常精确的,所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谢谢!

刘朔:谢谢!

魏成阶:准备打国际官司要应用遥感。前几年地理所请我去李保田那里。他做的是历史地理,我国的南海岛、钓鱼岛,很多岛屿判给了别国,需要我们遥感说提供一些数据,结合历史地理的资料,说明这些地方历来就是中国的,要做这方面的工作。

刘朔:也就是国际司法。

屠乃琪:遥感在公益诉讼当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举了14个案例,关于环境资源、土地纠纷、渔业、房产拆迁、税务等等方面的案例。遥感办案是现代科学应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普及到了25个省市,直接办案335件,指导办案1126件,大数据在遥感监测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公益诉讼当中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凭借其监测的范围、时间频次高、快速准确和图像合一的特点,可以为案源的发现、线索的研究、调查取证、追索、跟踪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案源的发现覆盖范围广,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无人机等平台可以覆盖数万平方公里的地面,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全面监测,有助于检察机关及时发现潜在公益诉讼案件。时间频次高,遥感技术实现高频次数据的获取,每日每时及时的更新,从而实时报告环境资源变化的情况,也为公益诉讼提供及时准确的线索。

线索研判。遥感图像数据是传感器远距离对地表面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呈现的数据,原始数据获取过程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是客观真实的电子数据记录,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判断环境资源变化情况,为公益诉讼提供有力线索支撑。

图像与其他数据相结合。遥感技术可以从图像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形成综合数据,有助于检察机关对线索进行追踪,更加精准的研判。

调查取证。现场平面图,通过无人机航拍和卫星遥感的结合,可以出现平面的布局图像,明确污染环境污染源的位置范围和扩散的情况,为公益诉讼提供强有力的直观的支持。

历史变化的追踪。通过调取对比历史性遥感卫星图像的成像,观察到逐年变化的案件情况。如企业排污和有关的规律,区域的变化情况,为公益诉讼提供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可溯源性追溯的证据支持。

追溯跟进周期性的重访。卫星遥感平台可以对同一地点进行周期性的重访,获取遥感图像是地面变化的时间的切片,清晰记录地表历史变化的情况,使检察机关可以追溯过去的地表情况,实时实现历史场景的重现,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通过多元遥感数据合理的分析构建完整证据链,为公益诉讼提供全面有力的数据支撑。

综上所述,遥感空间信息的技术在公益诉讼当中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和重要的价值。通过发挥其监测范围大、时间频次高、快速准确和图像数据真实的特点,可以为公益诉讼情况案例的发现、线索追踪、调查取证、追溯跟进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今后但更进一步的与大数据的结合、人工智能的推进,相信遥感技术在我国公益诉讼、环境治理、综合治理、国防建设以及其他等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马  兵:我是门外汉,今天听了刘朔讲的遥感在公益诉讼当中的应用很受启发。遥感数据的获取包括图像资料静态的比较多,都是靠比对,有没有对动态方面的应用,包括结合监控搞一搞。遥感比较大的事件,突发事件,比如马航飞机掉了就是找不到位置,实际上卫星遥感技术很先进,我国和美国都没有检测到,这方面是怎么能够加强。碳排放,大气污染,现在污染最厉害的是飞机航空排放的碳,汽车污染是很小的,作为碳排放碳中和汽车方面排放并不严重,但是大气污染,公益诉讼对二氧化硫的气体的监察,特别是空中如何采样取样也是大的难题,希望这方面加以改进。

田国良:我国现在越来越法制化,正规的法律越来越健全。所以遥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是最主要的需求。作为遥感的分支,作为综合性的遥感应用确实是比较难的。而且现在的要求是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模型各种都要应用上,这样才能够满足要求,逐步的加以实现。所以要站得高,要有法制化,健全国家的法制,要逐步适应。光有这些典型案例还是不够的,有些大的包括“三江源保护”干起来,这样有了影响力和动力,就能够建立三江源的保护区。到时候三江源保护自己也有一套系统,这套系统如何能够与遥感结合起来,并不是独立的办案,而是需要有监测站,但是又不能缺乏遥感的支持。这两者如何融合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科技攻关的问题,我希望进一步的围绕着法制化这样的重点来进行研究。

赵忠明:下面请刘老师进行交流。如何进一步的深耕、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的提高,老师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刘  朔:各位老师提了很好的建议,收获很大,也为很多困惑的方面指明了方向。刚才几位老师说的,比如魏老师的,每个地方资源环境不一样。海南是以海洋案件为主。海南红树林对我而言也是个启发,正好这个月我要去海南带队调研,也希望魏老师对我们加以指导,包括对红树林的保护方面。

各位老师都是我的老师、甚至老师的老师,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联系方式,好的线索可以随时联系我,并且对我进行指导。把我们的想法通过国家司法机关的履职,科技可以为社会直接赋能,各位老师高屋建瓴,看到的是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也是有渠道的,即便是挂职结束了,项目组空天院也有战略合作相应专班,可以不断的提供支撑。

做工作不能限于一域,很多部门也在发展类似的技术,数据也十分丰富。我会写个报告,也请各位老师把把关,写报告我们也是有渠道的,可以直接报主管检察官,他们可以勾选,也可以请他们看一看,真的是很好的建议。真正把这件事做好是很单薄的,通过一个团队的支持,仅仅是检察机关技术上还是初始阶段,需要更多的力量来重视这件事,形成报告各位老师替我把把关,争取可以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

各位老师提了很多意见,比如遥感的应用。办案是多要素的,也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和问题,包括孙老师说的问题,已经不是一种遥感数据能够发现一类的问题。遥感面临的传统的问题都会在过程中深刻的体现出来,现在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如何无缝利用提高现在计算水平来打通这些数据。包括可以及时的应用和计算,通过多种数据,甚至不是遥感数据而是多模态的数据提高取证的精度,把遥感数据全方位纳入。司法部主管证据的副部长就是之前主管第八检察院的庭长,也在推动相关工作。要把遥感数据作为完全被全国司法界接受的数据,作为一个新型证据纳入这个体系,这个体系要建立其规则。哪种数据可以用、哪种数据不可以用,什么情况用什么数据,数据的来源与传统的有些不同。

我们也在形成报告,也请各位老师帮忙把关。作为将来检察机关办案的标准,标准直接关联到培训,也要大规模的培训检察官,希望可以了解这个技术,知道技术的标准是什么,可以找相应的专家进行支持。以至于和律师抗辩中不要出现低级错误甚至是司法性错误;与遥感技术应用司法化和法制社会司法运用直接相关的,关注重大的领域也请各位老师多提意见,也是多提线索,这方面的工作可以直接进入最高检的办理事宜,我们也有相应的渠道。谢谢各位老师!

赵忠明:好,今天经过一上午的时间,请刘老师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中间也进行了交流,我们也有刘老师的联系方式,今天的会议是有结点的,但是交流可以一直保持下去,如果有好的意见建议可以随时沟通。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刘老师今天上午的精彩报告!提供一点点信息,之前科研大部分是在工业口上的问题,因为我们是制造业大国,大部分是围绕制造业展开的。关于社会方面,原来科技部有个“社发司”,但是大多数都是做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投入很多钱,但是数据共享是很难的一件事,其他方面就涉足得比较少。十三五开始国家在科技部体系下有重点研发计划,专门有社会治理和智慧社会的领域,到目前为止投了40多亿。

前期我退休前跟刘朔一起承担过一个“新疆反恐”的项目,目前刘朔他们仍然在承担检察机关相关的项目,咱们研究所有几个这样的项目。我希望表达的是,除了制造业这个领域以外社会上领域的钱也开始投了。检察院,公、检、法、司是一个很大的方面,包括海关总署、移民局。可以想像到的社会其他领域,包括有人立项的方面。总书记强调“枫桥经验”,把枫桥经验都变为技术手段进行拓展等等。围绕社会治理和智慧社会国家投入了很多的钱,现在科技体制改革了以后,这块的业务主责单位是发改委。今年改革当中近期要发布指南,今年发布二十几个项目,发改委的领导说还要加强。之前社会管理方面很落后,但是现在去大厅办事很方便,这些都是科技支撑的结果。包括提的“只跑一次”,后面有强大的科技给予支撑,这方面的强度会越来越大。所以有好的想法,除了公检法司以外方方面面社会治理的问题,都可以很好的考虑。他们委托我说空天信息在社会治理中能不能提几个大的方面,我想了半天没想好。现在还在进行机构调整,我们可以建议针对空天信息领域如何支撑社会治理,我们也可以提上来,与科技司平行。但是我没想得很透彻,现在的边界不清晰、问题找不准。

下面有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领导讲话。

何远光:我讲讲体会和感受。今天来参会非常高兴,刘老师报告非常精彩,信息量非常大,自己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我讲讲感受,首先刘老师和他的团队在个案、类案建模中做到知识天空地一体,而且快速处理,自动生成数据与结论,立即提供司法应用,因此这个平台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独到性。平台应用广泛,解决了检察办案中众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大面积、大流域、跨部门、时间长,解决了人工无法解决的调查取证问题。把遥感技术与司法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办案的科学性、可靠性、避免了冤假错案,避免了纠纷,提高了办案效率,非常好的造福了社会和造福了人类。

今天的沙龙是成功的、是圆满的。刘老师的付出也是巨大的,祝贺沙龙成功,感谢刘老师的贡献。有两点希望:

一是报告篇幅很大,但是过于平淡,我们讲的是学术报告,应该强调其创新性,强调在这个领域当中所占有的高度。讲了十四个案例,给人感觉到平淡一些,有一些科普性,所以学术拔高、提升、独创、开创、引领并不太够。如果要作为一个学术报告,更多的要强调其创新性和开拓性。案例可以讲,但不适宜讲得太多了。

二是既然今天来做沙龙,到底有没有弊端,找没找到要推动工作,有没有学科布局方面的问题、有没有人才培养、队伍组织、国家政策导向的问题。老科协希望听到类似和大家讨论以便于推动工作的方面。遥感所原来做得非常好,很多事情得到了温家宝的批准,包括几个所的合并是沙龙上提出来的多学科并不好,应该集中起来,这个建议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最后几个所进行了合并。沙龙当中有关南海等等的方面就不赘述了,之后温家宝批复了,作为九五、十五的规划,列入海洋局的规划中。沙龙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可以在以上方面:组织方面、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方面等等,还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议,把工作推动起来。科学院做了有关的工作,但是与团队的结合,把工作做大、做好、做强。现在强调制高点之类,是否可以攀登更高的制高点等等。谢谢!

曹以玉:刘朔老师的报告非常精彩。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空天院遥感分会组织的学术沙龙活动。经过半天三个小时的报告和讨论受益匪浅,我感到报告非常精彩、内容非常充实、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准确实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们沙龙讨论的主题很有科技意义和现实意义。解决了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科技创新所要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这是习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的四个面向之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具有很现实的意义。遥感技术应用于审查办案中,在案源的发现、线索的调查取证、追溯跟进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手段,解决了很多具体的案例,非常了不起。是我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也是科技造福人民的生动写照。

本次沙龙活动有四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是选题定位准确,按照沙龙要求的科学技术前沿,把科技成果应用于国家和社会需求中去;二是专家的参与比较广泛,七个院所的专家参与今天的沙龙,包括在职人员也有老专家们一起共同讨论相应问题;三是讨论比较充分热烈。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建议,碰撞了智慧的火花。有些意见建议对团队具有启发意义;四是本次沙龙活动的组织和会务保障方面比较好,现场组织规范。因此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组织成功、举办圆满。

建议方面:组织要求而言,主报告时间偏长,可以稍微压缩一些。后面的讨论可能略微有些仓促不够充分,思想没有完全碰撞出来;二是希望会后按照要求抓紧整理新闻稿和上网稿。因为相关文章要在院网站和中国老科协网站上进行刊载,上网稿依据刘老师的报告提炼概括。

最后感谢空天院遥感分会对院老科协、老干部工作所做的贡献。感谢分会老科协这几年积极的贡献。离退休局将继续支持遥感分会沙龙,发挥老同志的作用,感谢主持人、感谢做主旨报告的嘉宾。谢谢各位!

赵忠明:经过一上午的交流意犹未尽。其他的不赘述了,表个态,我们下面将按照何局、曹局的要求,实际上我理解是提高沙龙的质量与目标,使得大家有更多的收获,使得产出的结果更可以发挥作用。最后再次感谢刘老师、感谢各位领导、感谢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