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王秀杰的“特例”传奇
中国科学院青联委员:王秀杰 访问量:

多少年来,王秀杰一直扮演着一个“特例”的角色。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每年仅在全球范围内招收15至20名研究生,在她之前,这所学校从未在中国高校直接招收研究生读博,王秀杰却成为一个“特例”。录取通知单上,美国人写道——恭喜你成为本校从中国大陆招收的第一个学生。

海外读博归来,她又成为一个“特例”——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她曾因27岁获得博导头衔而饱受学术圈内、圈外的各种争议,多家平面媒体报道过她,电视台知名栏目采访过她,知名网络评论家质疑过她。

如今,回国7年,凭借卓越的科研成就,她续写着自己的“特例”传奇——30岁时成为生物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

媒体报道、公众评说,大多着眼于她头顶上那个耀眼的光环——前沿的科技成果、傲人的求学经历,《自然》、《遗传与发育》、《生物化学》杂志,南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洛克菲勒大学、中国科学院……一连串看似冰冷的“卓绝战绩”背后,支撑她的,是一股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特例”气质。

跨国公司在招聘新人时往往会强调这样一条——应聘者应具备在压力下完成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王秀杰不仅具备,而且已经成为“习惯”。

香港求学期间,她给自己定下目标,不仅要在两年内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还要在毕业后去美国读博。

那时,内地学生经常组织打网球、游泳、逛街等活动,这些活动中的90%她都不会参加。她每天严格按照自己制订的时间表作息——早上9时去实验室工作至晚7时,晚8时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凌晨2时。

有一次,香港遭“10号风球”袭击,当天全城停业。从宿舍楼到实验楼,短短六七十米的距离,王秀杰顶着大风,花了足足20分钟才走完,好几次感觉快要被风吹走了,“那天学校里连保安都没有了,整个系只有3个人去了实验室”。

回头再看,她庆幸自己早早就养成了这种不怕困难、不轻言放弃的“习惯”。这种“习惯”后来演变成她科研生涯中一种起到关键作用的“特例”气质。

那是一项令王秀杰和她的研究伙伴兴奋不已的研究,学术前沿、创新性强,但针对这项研究的国际竞争也非常激烈。面对这样的压力,王秀杰再次拿出了自己“不言放弃”的“习惯”,连续数日和自己的团队成员一起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终于率先将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

西方媒体对这项科研成果的报道标题振奋人心,他们没有使用惯常的标题——某某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生物学的什么规律,而是用了“中国科学家”5个字。这一刻,再次证实了王秀杰当年顶着各界“质疑”、在中科院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同仁们的支持下坚定回国的路是走对了。

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王秀杰在洛克菲勒大学读博时期的导师Terry Gasterland曾教给她一个小窍门——列表法。

那时,王秀杰在留美和回国之间摇摆不定,Terry告诉她,可以将这两种选择进行列表,详细罗列出这两条路在未来两年、五年、十年后可能会带给她什么样的生活。

留美的未来完全可以预测,王秀杰和丈夫甚至能预测未来20年直至退休的发展——在美国某所高校任教,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退休后福利待遇优厚,日子过得安逸、舒适;回国的未来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最终,夫妇俩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更有“挑战性”的后者,尽管这个选择起初带给她的,是一片始料未及的“质疑声”。但事实证明,后来她在国内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很好地回应了当初的“质疑”。

现在,王秀杰把“列表法”又教给了自己带的硕士生、博士生,以帮助他们养成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年轻时经常想想如果现在的生活持续下去未来会怎样,这样才能获得更多奋斗的动力。生命只有几十年,要尽量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大学毕业以后,对一个人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已经不再只是知识,而是能力与品德。这些能力与品德很多并不是写在书本上,而是需要大家用心去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去领悟与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