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获得这个荣誉我有些意外。能够获奖,更多的是团队奋斗的结果。”7日下午,刚刚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青年学者李学龙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诚地说。
36岁的李学龙是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3年前他放弃了英国伦敦大学的终身教职,选择回国投身科研事业,虽然年轻,却已是在国际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中国学者之一,也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学者之一。在国际上,他较早研究视觉信息的张量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并在相关领域得以成功应用。
时至今日,李学龙的同事仍清楚地记得,这名“海归”初次“亮相”西安光机所,就显得与众不同。2009年5月18日,背着双肩包的李学龙悄无声息地找到所里的人事部门“毛遂自荐”,用他的话说,当时是“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而这与近年来许多科研单位引进高水平人才时“轰轰烈烈”的情形截然不同。简单攀谈后,李学龙与光机所“一拍即合”,自此便在这里“扎下了根”。
事实上,回国之举,李学龙经过了深思熟虑。“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海归’,我的学位全是在国内取得的。”26岁从中科大博士毕业后,李学龙获得了英国一所大学的教职,便远赴英国任教。4年后,他获得了终身教职。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镶了金边”的工作,然而李学龙却并不甘心。“人生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国内有更好的发展舞台。”他说。
曾有朋友这样问李学龙,为什么如此坚定地选择回来。他说,在前沿做了多年研究,就想回来为国家做点事情,解决一些重大工程面临的实际问题。“回国就等于回家,不需要什么理由。”
回国伊始,研究所为李学龙特别制定了数十万元的年薪,但他坚决只领取其中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一般研究员的待遇。李学龙说,这些工资足以满足他的生活需要。“不要搞特殊化,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样组建好一支国际一流的研究团队和做事的平台。”
比起在英国的生活,研究所的工作异常紧张而忙碌。“几个通宵不睡觉都是常事。”李学龙说,几天前的一个凌晨,通宵达旦熬夜的他抱着电脑睡着了,醒来后双手竟然还在键盘上,就又继续工作起来。
由于工作的缘故,回国后连续两个春节,李学龙都没能回家乡哈尔滨过年。短短3年不到,他的头发已经白了四分之一。“以前总觉得自己面相小,现在头发白了些,看上去成熟了,也更像个科学家了。”李学龙爽朗地笑了。片刻,他的语气又沉静下来,“其实,在航空航天科研领域,每个人都很辛苦。”
作为研究所光学影像分析研究的领军人物,李学龙带领的研究团队承担着众多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他曾受聘为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卫星立体相机图像主管设计师,在超分辨率图像重构和图像质量改善等方面重点开展研究,显著提高了影像质量,大幅提升了嫦娥二号卫星立体相机以及某遥感卫星光学相机获取的影像分辨率。
尽管已在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但李学龙仍习惯把自己称作“工兵”——“学工科的小兵”。他解释说:“‘工兵’其实都很类似,忙忙碌碌,连续几天待在实验室不回家是正常的,领域内知识更新非常快,若想轻松享受短短一周的假期,就有可能掉队。”
“未来我将抬头看天、低头走路。对我而言,‘抬头看天’就是创新,紧跟学术前沿;‘低头走路’就是脚踏实地奋斗,做好每一件事。”李学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