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地震研究—地震发生过程中建筑物(体)倾斜倾倒原因及实例分析
投稿人:hh372372 投稿时间:2025-10-11 08:44 访问量:

在地震能量释放过程中,人受到的伤害主要是建筑物体)的倾斜倾倒所造成的,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因素,地表介质在复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是建筑物倾斜倾倒的主要原因,现就地震过程中惯性的产生、作用于建筑物体)及倾斜倾倒方向等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当地震发生时,正确判断地震震中方向,最大限度减小地震对人们的伤害。

一、惯性的产生过程

地震在能量释放过程中,释放极强的冲击波作用于地表介质,地表介质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向上抬升,当地表介质抬升到一定高度时,地表介质地表面发生拉伸而破损,形成地震裂缝,地表介质内的的强压气流通过地震裂缝向地表外急速释放,地表内的压力急速下降,压力减小,失去对地表介质的有效支撑,地表介质在重力作用下,急速下降复位。在这一过程中,地表介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地表介质表面的可移动物体和人保持相对运动状态,运动方向与震中正向垂直。地表面不可移动物体与地表介质连接部分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连接部分以上的建筑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与震中正向垂直。

二、惯性的作用

惯性作用于可移动物体和人体时,发生移动与跌倒,不可移动物体及建筑物受惯性作用从与地表介质连接处发生断裂、破损后倾斜倾倒,倾斜倾倒方向与震中正向垂直。

三、惯性的灾害

惯性作用于地表面建筑物时,地表建筑物发生倾斜倾倒破损,建筑物内的人及物受到严重的伤害与损坏。地表面的人因建筑倾倒受到伤害。地表面的人因地裂缝受到伤害等其他伤害是惯性产生前发生的灾害。

四、为进一步分析其成因,现通过地震实时图进行具体分析,图源于网络,未证实)如图:

 

上图为破坏性地震的冲击波传递到地表面地表建筑物因地表介质急速复位时,地表介质保持相对静止,地表面的建筑物处于相对运动状态而产生惯性作用于建筑体时,建筑体与地表面连接处所承受的拉力最大,使建筑体从连接处折断而发生倾斜倾倒。(一)图建筑物从地表面连接处折断并倾倒,倾倒方向正对震中方向,建筑体保持相对完整。(二)图建筑体结构为三角形结构,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在地震过程中发生了建筑物与地表面连接处受强大的惯性作用发生折断而倾斜。(三—九)图同理。(十)图建筑物整体结构保持相对完整,建筑体与地表面的连接处因惯性作用,所承受的拉力最大而发生折断并倾斜。

判断地震震中方向是根据震区内人体在不同时点上的失稳方向、液态物质受地震作用运动方向、可移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及悬挂物体的运动方向等进行判断,合理采取有效的自救方法,最大限度减小地震对人们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