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话题,广泛见于人民网,中新网和百度等网络媒体报道,但最确切的报道应该是2013年2月24日辽宁日报转摘《人民日报》王鸿良先生所著“故宫那点事 北京中轴线为何偏移”一文。(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224/c40531-20580093.html)
在这篇文章中,夔中羽先生认为,故宫中轴线可能是按照忽必烈旨意指向元上都,偏离子午线的。愚以为,作为科学讨论而不是传统文化分析,首先应该确定故宫中轴线是否偏离?,然后再讨论“它为什么偏离?”比较合适。
在开始讨论之前,应该先明确子午线与正南北方向,中央经线三者关系。三者关系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子午线(经线)有N条,它和中央经线都是指向地球正南北方向的(即地球的地理两极),它们的区别在于,中央经线是地图投影采用的正南北方向的基准经线。①
本人认为造成“故宫中轴线偏离子午线”误判的原因,首先是“北京时间”与北京本地时间混淆。北京当地的正午时间和“北京时间”的12:00并不相同。 北京故宫的经度是:东经116.39度,与东经120度差异3.61度。对应的时间差应为 (120.00-116.39)/15=3.61/15=0.241小时=14分28秒。 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引文:
“夔中羽找来了大比例尺北京地形图。在地图上选择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南端永定门桥、北端钟楼和中间的地安门十字路口中心等几个点,进行量测。经地图上量测作业得知:北京中轴线与子午线的夹角为2度十几分。夔中羽还特意在永定门城楼下向北的甬路上,做了一次“立竿见影”试验。 他们在甬路中央设立了一根2米长的杆子。由杆子的下面,沿甬路中心线向北,粘上一条长6米的黑胶带,代表中轴线的指向。当太阳经过永定门上中天时,杆子的影子就是永定门子午线。而太阳经过上中天的时间,是在电台播出“北京时间中午12点”的时号上。结果是,子午线影子与中轴线黑胶带之间确实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也是2度十几分”②(正确测量结果应该是3.61度)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知道了夔中羽老先生“立杆测影”的时间是“北京时间”的12:00。而不是北京当地正午时间。所以他测量得到的其实是东经120度而非故宫所在的116.39度的子午线。通过上面的讨论分析,本人认为误判是这样造成的:夔中羽老先生“立杆测影”核查故宫中轴线采用的时间是世界标准时的“北京时间“,但他忽略了元代天文学家确定故宫中轴线时,是没有”北京时间“的。刘秉忠,郭守敬当时只能依据北京“本地时间”来确定中轴线方向。 由于北京处于东经120度线西面,北京本地正午时间应该比“北京时间”12:00,晚14分28秒。因此夔中羽老先生测量得到的,不是北京故宫真实的南北方向,而是东经120度线上城市(如杭州等城市)的南北方向。
元上都遗址位于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查资料得到元上都遗址的中心经度是:东经116.19度,与北京故宫中轴线仅有116.39-116.19=0.2度之差。元上都和北京故宫的经度差很小(0.2度)的事实,只能说明两个都城中轴线都是按照其所在地经度子午线确定的,并不能证明故宫中轴线是按照忽比烈旨意确定的。夔中羽先生用故宫中轴线与元上都中轴线经度基本重合(0.2度偏差)的事实,来证明北京故宫轴线偏离系人为故意原因引起的观点,则应是虚拟前提造成的判断失误。通过前面的讨论,所谓的“故宫中轴线偏离”的说法,只是对于东经120度子午线而言成立。对北京故宫所在东经116.39度子午线,故宫中轴线并不存在偏离问题。
本人认为,造成误判的第二个原因,是卫星地图投影的采用的“中央经线”与故宫所在经线之间的混淆。在卫星地图中,除北京故宫外,在西安,洛阳,成都等地,都可以发现它们的古皇城中轴线都不同程度存在逆时针偏移现象,显然这种共同现象是不能用忽必烈的主观意志干预来解释的。请大家再看下面的叙述:
“在多年科研工作中养成了严谨作风的夔中羽特意找到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负责人。那位负责人告诉夔中羽,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规划部门在测量中就发现了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事实。由于偏离得不太多,一般市民根本感觉不出来,这个事儿也没有对外说。 实测中轴线偏了2度多 ” ③
如果文章作者王鸿良先生的上述文字是如实,准确的,本人确实感到很困惑:夔中羽老先生不是地理和地图制作方面专家,就此问题求教很正常。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那位负责人竟然如此含糊应付夔老先生,真是匪夷所思!愚以为,假如那位负责人是地理和地图方面内行,他应该告诉夔老先生可能造成偏离现象的原因;如果是他外行,则应该让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总工或者其他专业人士来回答夔老先生的疑问。通过前面论述,造成“北京故宫中轴线偏离”这个错误判断的原因,不仅是测量时间误差,应该还有地图制作方面原因。那么这个地理和地图制作方面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请大家注意观察下面这张经过调整的北京故宫卫星地图。这是本人将原地图照片顺时针旋转2.11度以后得到的结果。(调整经度 118.5-116.39=2.11度)
从卫星地图照片中可以看到,故宫中轴线是垂直的,即和子午线是基本重合的。 这个旋转角度和夔老先生从中国地图出版社负责人那里咨询得到的“实测中轴线偏了2度多”基本吻合。从卫星地图上看,故宫中轴线确实是偏离了中央经线。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故宫中轴线真正偏离了正南北方向。
下面对“北京故宫中轴线偏离”这一判断的讨论结果作一总结:
夔中羽老先生实地“立杆测影”测量,采用的是“北京时间”(即东经120度标准时间)而不是北京当地时间。所因此测量得到的是东经120度线的子午线,并非故宫所在经度116.39度的子午线(正南北方向,也不是故宫卫星地图采用的118.5度经线(中央经线)。虽然从卫星地图上观察,故宫中轴线不是正南北方向,但不能据此得出故宫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结论。因为卫星地图投影采用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18.5度,而不是故宫中轴线所在的东经116.39度,所以不能据此判定故宫中轴线偏离其所在经度116.39度子午线(正南北方向)。经过本人援引相关资料并分析论证,证明北京故宫中轴线并没有偏离116.39度子午线(正南北方向)。
综上所述,北京故宫中轴线偏离”这个判断,没有明确故宫中轴线究竟相对于什么发生了偏离,所以是一个含糊或者容易造成错误认识的判断。
最后郑重声明:本人早在多年前就知晓故宫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报道,由于这个现象可能涉及地球自转轴移动方式,故引起本人严重关注。但因为消息来源均不够准确,无法进行认真研究。最近在相关搜索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北京日报刊登的王鸿良先生的专题报道。通过对这个报道的认真仔细的分析,终于发现问题所在。在此发表研究结果,只是为了澄清是非,纠正误导误传,绝没有为难夔老先生的意思。
注释①----中央经线是投影区域内选择的一条投影后为直线,且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纵轴的经线。其它经线投影后对称于中央经线。在高斯投影中,按6度带或3度带划分,每一分带中心线都是一个中央经线,离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如中国,东西范围为E73°——E135°,可以划分为11个6°带或22个3°带,因此在投影过程中,拥有11个中央经线或22个中央经线。(《好搜.百科》)
注释②③ 见王鸿良《故宫那点事——北京中轴线为何偏移》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224/c40531-20580093.html)